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4)
2023(3965)
2022(3574)
2021(3524)
2020(3190)
2019(7122)
2018(7317)
2017(14282)
2016(7990)
2015(9359)
2014(9244)
2013(8782)
2012(7695)
2011(6938)
2010(7301)
2009(6654)
2008(6511)
2007(5699)
2006(4939)
2005(4368)
作者
(23290)
(19766)
(19433)
(18602)
(12562)
(9435)
(8949)
(7792)
(7488)
(7108)
(6737)
(6642)
(6447)
(6308)
(6127)
(6097)
(5900)
(5782)
(5753)
(5539)
(4964)
(4959)
(4915)
(4508)
(4468)
(4445)
(4442)
(4292)
(4188)
(3989)
学科
(30357)
经济(30338)
管理(19880)
(19284)
方法(17383)
数学(16022)
(15969)
企业(15969)
数学方法(15533)
(8340)
中国(7614)
理论(7018)
(6292)
业经(5914)
(5390)
贸易(5386)
地方(5333)
(5239)
(5183)
教学(5151)
农业(5085)
(5031)
技术(4682)
(4327)
环境(3863)
(3829)
(3788)
银行(3783)
(3759)
(3617)
机构
学院(109929)
大学(107154)
管理(42266)
(39381)
经济(38364)
理学(36736)
理学院(36342)
研究(35625)
管理学(35161)
管理学院(34996)
中国(25674)
科学(24383)
(22922)
(21647)
(19285)
业大(19130)
研究所(17830)
农业(17206)
(16545)
中心(16519)
(16197)
技术(14726)
北京(14452)
(13863)
师范(13658)
(13426)
财经(13076)
(12698)
(11800)
(11762)
基金
项目(76811)
科学(59296)
研究(53613)
基金(53410)
(47746)
国家(47359)
科学基金(40117)
(32669)
社会(31022)
社会科(29321)
社会科学(29312)
自然(28068)
基金项目(27526)
自然科(27505)
自然科学(27501)
(27232)
自然科学基金(26970)
教育(26504)
资助(23750)
编号(22501)
成果(17694)
重点(17663)
(16580)
课题(16568)
(16445)
(16037)
计划(15790)
创新(15296)
科研(14892)
大学(14062)
期刊
(40905)
经济(40905)
研究(27007)
中国(22481)
(19919)
学报(19494)
科学(16991)
管理(16409)
教育(15451)
大学(14222)
农业(13949)
学学(13440)
技术(12812)
(11719)
(7899)
统计(7860)
(7717)
金融(7717)
业经(7688)
(7135)
经济研究(6698)
决策(6514)
财经(5840)
科技(5750)
技术经济(5715)
职业(5673)
业大(5664)
(5560)
图书(5267)
(4999)
共检索到155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栋  白瑞瑞  
文章提出了一个新型病毒传播仿真组合模型SISR-HHO有效模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传播过程,帮助公众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其中,SISR模型是SEIR模型的改进模型,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但参数也更多,这些参数一旦设置不当,SISR模型的仿真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使用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算法对SISR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SISR-HHO模型与其他几种常用模型对COVID-19传播过程的仿真效果,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仿真精度,更适合模拟COVID-19的传播过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红亮  贾洪文  王雁  刘彬  姚洁  闫宣辰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后,我国各级政府采取积极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面对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多、罹患重症致死率高的特点,如何在疫情暴发早期科学判定病毒传播路径及感染规模非常重要。【设计/方法】利用甘肃省首次发现确诊病例以来最初8天的公开通报数据,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冠肺炎患者变动分析模型,对甘肃省首例确诊患者出现后连续20天内的确诊患者数量变动进行合理估计和预判,以期为相关防控措施实施提供参考。【结论/发现】通过分析比较,该分析模型对疫情暴发初期的传播规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相关国家或存在感染的地区估计传播规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捷  杨立成  孙子旭  
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是近年我国经历的一次波及范围广、影响巨大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不足是触发此次危机事件的重要诱因。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危机事件背景,构造了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与管理周期的双周期曲线模型,探讨了不同危机管理阶段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应急产业科技化发展、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科技发展资金管理体系、完善危机管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翟颖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口基本素质,为考察人口基本素质对加强疫情防控的积极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动态疫情监控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扫盲运动"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扫盲运动"对推进疫情防控、抑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扫盲运动"带来的人口基本素质提升来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尔卓  郝艺婷  张佳伟  张琦  
智能化的世界正逐步向人们走来,也逐渐成为新的科技潮流。文章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物流末端配送为切入点,从中观察物流末端配送状况,并就此分析我国物流末端配送存在的普遍问题,经分析研究后最终提出加快智能配送设备的应用,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忠  陆承平  杜念兴  徐为燕  陈溥言  
以纯化的牛冠状病毒(BCv)免疫 BALB/c 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0融合,用间接 ELISA 筛选,获得了4株分泌 BCV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_(12)、C_(31)、C_(42)和C_(54).它们系针对 BCV 不同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用 C_(12)和 C_(31)两株细胞制备的腹水混合包被聚苯乙烯微孔板,建立了以生物素标记的兔抗 BCV IgG 和酶标亲和素介导的 BAS—ELISA,并对 BCV 标准毒株和临床犊牛腹泻粪样作了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玉宝  陆承平  徐为燕  杜念兴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是已知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同时也感染成年牛、猪、马及多种家畜和人,感染相当普遍。为了深入了解 BCV 的生物学特性,国外学者对其病毒结构多肽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迄今尚未见此类报道。本实验则对 BCV MUC-270株进行了结构多肽分析,建立了非放射性标记 BCV 多肽的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岳玉环  黎诚耀  杨盛华  卢强  陶增思  王文东  邹啸环  杨振国  王振英  殷震  
实验选用4种鱼类传代细胞,对首次发现的鳗鲡“狂游病”的病原鳗鲡冠状病毒样病毒进行了细胞分离与培养。本研究在鲤上皮乳头状瘤细胞(EPC)中复制了鳗鲡冠状病毒样病毒粒子,并经病毒细胞培养物的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法检查得到了证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岑艺穗  林冠文  刘瑛  刘蕴婷  邹雅  范翠琼  林宇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新发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重要且艰巨。感控督导员队伍作为感染防控的应急队伍,应充分发挥作用,督导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文章通过对某医院感控督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及管理经验进行介绍,为我国应对重大疫情时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提供相关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德洋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并呈现蔓延趋势。教育部随即发布新学期延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相关通知,全国各省市的学生们开启了"在家上课"的新学习模式。本文梳理分析了这种新的学习模式给学生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学生群体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用正确的评判标准明辨是非,战胜挑战,并展现新时代祖国好青年应该有的担当精神提供对策路径和思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昕怡  顾蓓青  
本文通过国内的二组、韩国一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数据,通过两种方法对这三组数据进行了拟合检验,认为都服从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针对多组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给出了参数相等的近似检验方法,就本文的三组潜伏期数据可以认为其参数是相同的,并得到了刻度参数β与形状参数α的点估计,进而求得了确诊病例在其暴露开始后的14天和21天内出现临床症状或检测试剂呈阳性的概率分别达到0.950213和0.993651,通过与已有文献相应结果的比较,发现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来拟合潜伏期比Weibull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更合适、更具有优势,这与当前的防控策略比较吻合。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嘉玉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迅速蔓延给我们打响了生态预警,提醒我们要重新关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应该如何看待动物,如何同动物相处,对人与动物关系进行重新思考意义重大。【设计/方法】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演变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对人与动物关系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有更清晰的认识。环境伦理学为我们思考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内容,但也都存在着不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论述可以克服以往理论的不足,为我们认识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理论视野。【结论/发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出发,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命运的共同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要求我们以辩证的观点认识二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解决人与动物矛盾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麻敏洁  敖勇前  申承林  王庭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了解特殊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监护人的应对措施与效果很有意义。本研究调查了1777位特殊儿童监护人,发现:(1)特殊儿童的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负性情绪较少,不同的年龄、年级、障碍类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43.61%出现了异常行为,行为和正负性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监护人能够快速有效对特殊儿童的情绪和异常行为进行干预,不同的措施取得的效果有所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谱县  刘康  张蕙畅  夏思进  张健淞  任杰  肖少波  方六荣  
通过RT-PCR对采集自河北省2个猪场的5份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阳性。将病料处理后接种LLC-PK1细胞,从2个猪场的病料中各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分别命名为PDCoV CHN-HeB-A1株和CHN-HeB-B2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一步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2株病毒都能与PDCo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100~150 nm、呈典型皇冠状的病毒粒子,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PDCoV。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株PDCoV与中国大陆毒株相似性较高,为98.7%~99.1%,与中国香港毒株处于同一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自1965年人体内的冠状病毒(Corona Virus)被分离和命名到现在,科学家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不过55年的历史,但冠状病毒对人类的伤害似乎越来越严重。2002年冬至2003年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肆虐中国的广东和北京; 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沙特阿拉伯传染扩散; 2019年底至今中国遭遇了从武汉爆发并扩散的严重肺炎疫情。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引发疾病的病毒则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与引发SARS的病毒属同类冠状病毒。经过多方努力,相信中国的此次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并结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