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0)
2023(17034)
2022(14603)
2021(13695)
2020(11268)
2019(26182)
2018(26040)
2017(49628)
2016(27021)
2015(30498)
2014(30313)
2013(29702)
2012(27185)
2011(24387)
2010(24402)
2009(21767)
2008(20803)
2007(18379)
2006(16111)
2005(13634)
作者
(75559)
(63354)
(62711)
(59738)
(39917)
(30483)
(28413)
(24953)
(24229)
(22466)
(21716)
(21217)
(19937)
(19716)
(19444)
(19204)
(18886)
(18563)
(18103)
(18071)
(15648)
(15610)
(15333)
(14726)
(14222)
(14124)
(14105)
(13869)
(12793)
(12609)
学科
(107007)
经济(106902)
(75051)
管理(70955)
(53210)
企业(53210)
(51812)
方法(46355)
数学(40518)
数学方法(39955)
农业(34415)
中国(28927)
业经(27888)
地方(25027)
(24300)
(22542)
(19105)
理论(18272)
(17705)
贸易(17695)
(17166)
技术(16868)
环境(16586)
(16099)
(15708)
教育(15117)
(14642)
(14450)
财务(14374)
财务管理(14339)
机构
学院(370115)
大学(365634)
管理(146175)
(143440)
经济(140270)
理学(127133)
理学院(125744)
管理学(123380)
管理学院(122722)
研究(122427)
中国(90601)
科学(77542)
(77501)
(76026)
(62449)
业大(61726)
(60400)
(58564)
农业(58267)
中心(57560)
研究所(55264)
(50773)
师范(50250)
财经(50084)
北京(47410)
(45823)
(44784)
(44629)
经济学(41327)
技术(41155)
基金
项目(261082)
科学(204461)
研究(193680)
基金(186569)
(162368)
国家(160927)
科学基金(138270)
社会(119897)
社会科(113110)
社会科学(113078)
(105036)
基金项目(99848)
自然(89818)
教育(89710)
自然科(87653)
自然科学(87631)
(86544)
自然科学基金(85975)
编号(81492)
资助(75468)
成果(64593)
重点(58574)
(57165)
(56554)
课题(55861)
(54258)
创新(50549)
科研(49849)
教育部(48585)
大学(48572)
期刊
(159973)
经济(159973)
研究(103924)
(76222)
中国(75861)
学报(60664)
科学(55089)
农业(52137)
管理(50615)
教育(48202)
大学(47080)
(45891)
学学(44197)
技术(35049)
业经(32426)
(30865)
金融(30865)
(24757)
财经(23135)
经济研究(22801)
问题(21846)
图书(20370)
(19707)
(19635)
科技(18393)
资源(18005)
技术经济(17213)
业大(16998)
理论(16701)
现代(16490)
共检索到539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敬华  张敏新  王春花  
“新型农民”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型农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对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民培育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机制、模式,实现“前现代农民”向“中现代农民”的提升;实现“均衡培养”向“择优主导培育”的战略转移;实现与新农村建设模式、路径相耦合的“模块培育”方略;实现“学有奖励”和“城乡统筹”培育机制;实现“封闭式教育”“开放式教育”的培育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所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农村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占虎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诱致性技术变迁、交易费用理论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三个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当农民面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时农民是不会自发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的(2)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办任何事情就该农民出钱、出力;(3)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海涛  章洁倩  赖运生  
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及农民培育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农民培育的先进模式和方法,提出了形成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长效机制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艳菊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希望,培育型新农民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事例,从人力资本角度说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人力资源,然后分析制约四川省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因素,最后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的作相关的思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牛海花  张雪  
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重要部署。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就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农民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精选培育对象、整合培育资源、落实各项政策等解决对策,全力保障农民培训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冬琴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要稳定,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主体是农民;农民要提高,关键靠教育。由于现行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知识化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巴中市李云一家培训的案例,运用人力资本形成理论从他们的年龄入手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不同年龄段农民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梦华  
目前,学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存在着学科视角局限和研究内容单一的缺点。农民建立并参与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被视为一种农民合作的过程,但当前中国农村普遍陷入农民合作难的困境。本文就是从分析农民合作难的原因入手,再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所应具备的特征,最后指出通过组建文化组织来启动农民合作、夯实农民合作的社会基础,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一条可行的、重要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静  韩玉麒  雷江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的要求,确立新型农民的内涵构成,提出新型农民的本质为农商,不仅是农业生产者,还是农产品再加工的组织者或加工者,以及农产品经营者。进而依据冰山模型理论,从外显素质、临界素质、内隐素质三个层面来研究农民素质结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玮萍  李春燕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给农业现代化进程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此,积极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针对近年来我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培训体系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蕴芳  
在分析农村劳动力外移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的背景下有关新型农民的涵义及其培育机制问题,提出应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加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农民组织化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燕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经营素质培养是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