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3)
2023(17365)
2022(15078)
2021(14108)
2020(11904)
2019(27819)
2018(27846)
2017(53522)
2016(29428)
2015(33653)
2014(33968)
2013(33605)
2012(31120)
2011(28063)
2010(28170)
2009(25897)
2008(25697)
2007(23120)
2006(20271)
2005(17693)
作者
(85850)
(72013)
(71393)
(68131)
(45404)
(34595)
(32536)
(28301)
(27167)
(25730)
(24487)
(24068)
(22743)
(22499)
(22100)
(22098)
(22025)
(20995)
(20769)
(20437)
(18015)
(17773)
(17593)
(16464)
(16269)
(16210)
(16022)
(15912)
(14670)
(14468)
学科
(120632)
经济(120499)
(82539)
管理(79098)
(60344)
企业(60344)
方法(54608)
(52546)
数学(47834)
数学方法(47340)
农业(34735)
中国(31432)
业经(29402)
(29116)
地方(27143)
(25492)
(21975)
(21512)
贸易(21503)
(20779)
理论(20045)
技术(17904)
环境(17904)
(17806)
(17791)
财务(17711)
财务管理(17665)
(17015)
银行(16953)
(16693)
机构
学院(419443)
大学(417865)
(163559)
管理(162839)
经济(159711)
理学(141139)
理学院(139511)
研究(139510)
管理学(137053)
管理学院(136311)
中国(103939)
(88916)
科学(88526)
(85491)
(73489)
(71023)
业大(68770)
农业(66137)
中心(65280)
研究所(64635)
(63423)
财经(58855)
(57281)
师范(56764)
北京(55834)
(53572)
(51280)
(49844)
经济学(48137)
技术(45437)
基金
项目(285055)
科学(221991)
研究(209896)
基金(203104)
(176646)
国家(175076)
科学基金(149355)
社会(129362)
社会科(122085)
社会科学(122047)
(113778)
基金项目(109060)
教育(97270)
自然(97077)
自然科(94725)
自然科学(94700)
(94514)
自然科学基金(92998)
编号(88500)
资助(83088)
成果(71700)
重点(63925)
(62857)
(61178)
课题(60815)
(58627)
创新(54606)
科研(54420)
教育部(53267)
大学(53200)
期刊
(182788)
经济(182788)
研究(119678)
中国(84243)
(83985)
学报(70004)
科学(62863)
农业(57100)
(55474)
管理(54185)
大学(52826)
教育(51837)
学学(49478)
技术(37616)
(36837)
金融(36837)
业经(34738)
(28084)
财经(28003)
经济研究(26666)
问题(25513)
(23831)
图书(23459)
(22370)
技术经济(20374)
科技(19890)
理论(19687)
资源(19572)
现代(18700)
业大(18545)
共检索到61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在成都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重视和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将不断满足成都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本文从剖析成都市新型农民培养现状及制约因素出发,提出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由一般性农民培训向农业产业人才开发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培训向农村自治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型转变、扩展新型农民培养来源,创新"新农合"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新机制、整合各种资源,以发挥其整体功能等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艳菊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希望,培育型新农民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四川省培育新型农民的事例,从人力资本角度说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人力资源,然后分析制约四川省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因素,最后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的作相关的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宁一非  
农民消费在其整个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出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农民在消费角色、消费支出来源、消费支出行为、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及内部层次、消费结构、消费素质及效率、消费的循环经济性、消费设施与环境的改善和利用等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农民与农村及农业的关系。综合分析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农村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以及对农民消费的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关系和新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洪安  孙旋  
本研究围绕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参照反映新农村建设相关指标,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严格遵循示范片建设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和Delphi相结合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进行实证研究,衡量第一轮示范片建设结束后的实现程度,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占虎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诱致性技术变迁、交易费用理论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三个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当农民面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时农民是不会自发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的(2)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办任何事情就该农民出钱、出力;(3)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春雷  翟印礼  
本文从对沈阳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利用逻辑推理和回归分析评价了这种培养模式的人才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管理质量和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总结了这种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效果和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邛崃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课题组  
邛崃市以“土地整理”为契机,通过“土地整理”实现了成都市土地的“占补”平衡,解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并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一条城市远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即土地整理、要素积聚、治理创新、产业发展、社区重构模式,在成都市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所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农村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胜辉  
成都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建设用地流转范围与使用、农民集中居住、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等。本文认为,通过适当界定建设用地的流转范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等措施则可以有效化解上述问题,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于楠  苏俊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在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有足够收入的基础上,才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愿发展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所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屈川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阶段,其转变的快慢与功能直接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取决于其质量的提高,而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对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农民继续教育为研究点,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四川农民继续教育的走向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农民专业协会已有100多年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模式、规则和运行机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产生较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自发兴起的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它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制度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其他民间组织一样,农村专合经济组织也存在着某些局限和不足。本文作者在深入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民间组织的作用和成效,分析了民间组织当前面临的局限性及原因,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展民间组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黎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重中之重。因此,应采取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