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0609)
- 2022(8669)
- 2021(7970)
- 2020(6271)
- 2019(13685)
- 2018(13546)
- 2017(25189)
- 2016(13907)
- 2015(15526)
- 2014(15730)
- 2013(15396)
- 2012(14313)
- 2011(13287)
- 2010(13623)
- 2009(12901)
- 2008(12264)
- 2007(11462)
- 2006(10634)
- 2005(9445)
- 学科
- 济(80096)
- 经济(80018)
- 农(48927)
- 业(41657)
- 管理(34081)
- 农业(32766)
- 地方(22601)
- 业经(21702)
- 企(21384)
- 企业(21384)
- 方法(19808)
- 中国(18489)
- 数学(16796)
- 数学方法(16684)
- 学(15145)
- 制(14111)
- 发(13581)
- 财(12712)
- 地方经济(12653)
- 农业经济(12517)
- 体(12319)
- 策(11062)
- 发展(11031)
- 展(11010)
- 银(9919)
- 银行(9898)
- 及其(9843)
- 融(9789)
- 金融(9782)
- 行(9559)
- 机构
- 学院(205570)
- 大学(197786)
- 济(93497)
- 经济(91667)
- 研究(75351)
- 管理(74143)
- 理学(63179)
- 理学院(62538)
- 管理学(61597)
- 管理学院(61240)
- 中国(58715)
- 农(54551)
- 科学(43948)
- 农业(41352)
- 京(41225)
- 财(39395)
- 所(38301)
- 业大(35798)
- 中心(34948)
- 研究所(34392)
- 江(33276)
- 财经(30406)
- 经济学(28059)
- 经(27414)
- 范(27205)
- 师范(26920)
- 院(26019)
- 省(25595)
- 州(25574)
- 农业大学(25411)
- 基金
- 项目(131244)
- 科学(102856)
- 研究(101377)
- 基金(92626)
- 家(80083)
- 国家(79260)
- 科学基金(66968)
- 社会(65884)
- 社会科(61802)
- 社会科学(61786)
- 省(54448)
- 基金项目(48887)
- 教育(44599)
- 划(43138)
- 编号(43100)
- 自然(39087)
- 自然科(38085)
- 自然科学(38075)
- 自然科学基金(37351)
- 资助(35974)
- 成果(35067)
- 发(31873)
- 农(31532)
- 课题(30108)
- 重点(29673)
- 部(28742)
- 国家社会(27209)
- 创(27012)
- 发展(26582)
- 性(26337)
- 期刊
- 济(123126)
- 经济(123126)
- 研究(62661)
- 农(60631)
- 中国(49269)
- 农业(40751)
- 学报(32348)
- 科学(30175)
- 财(29186)
- 大学(25743)
- 管理(25222)
- 业经(24953)
- 学学(24916)
- 融(21848)
- 金融(21848)
- 教育(21018)
- 技术(18453)
- 业(18207)
- 经济研究(17791)
- 问题(16682)
- 财经(15256)
- 农业经济(15004)
- 农村(14815)
- 村(14815)
- 世界(13445)
- 经(13374)
- 版(12648)
- 经济问题(12149)
- 技术经济(11450)
- 社会(10432)
共检索到32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皓瀚
伴随着我国农村产权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争议化解的路径问题亟待研究。实践中,成员资格认定案件的主管机关不够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决议的法律性质模糊,这均是缘于对村民自治权之运行边界的认识不足。另外,现行立法中的解纷路径规制相对简略,亟需以村民自治权运行边界为原则进行路径优化,落实面向价值平衡的司法裁判理念,并结合“诉源治理”理念构建一套多元化纠纷解决办法。与此同时,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第56条进行增修与完善,以实现相关解纷路径体系化构建的真正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婷 夏英 孙东升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利益共同体和乡村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农民再组织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塑农民主体性和再造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成功范例,揭示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约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农民自组织层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解决方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母娜 王征兵
基于陕西、甘肃两省微观调查数据,从冗余性、敏捷性、稳定性、能动性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测度指标,论证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明显提高约17.8%,该结论能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程度会受到村域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进一步检验发现,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正向影响在兼业化水平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高、户籍人口较多的村庄中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逐步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同时应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保障组织成员主体性地位,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内涵,同时对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功能错位、职能虚化以及管理失范等现实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理顺其与村内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内生合作机制建设来整合集体共同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英
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与功能模糊、发展路径依赖与失衡、成员资格认定困难、相关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行有效回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应当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功能的生成与实现为目标指向,坚持专门立法、主体法以及单行法律的立法模式,着重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制度规范两方面,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立法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玉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成都市邛崃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汤营模式"、"仁寿模式"、"黑石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路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进一步确立其法人地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自主发展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啸宇 彭超
重新审视世界范围内集体农庄制度变迁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集体农庄的制度设计与典型发展路径分析,认为其制度理性主要在于风险减免、规模效应和意识形态支撑;其问题在于选择性激励缺失、忽视异质性社员需求和消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底线思维,加强政府引导并尊重地方性规则,同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张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艳华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集中核算对于我国各类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也决定了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对于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及强化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艳华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集中核算对于我国各类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也决定了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对于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加强对会计集中核算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及强化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佑宁
问题某村村民甲原有一处宅基地,后因继承取得该村另一处宅基地的使用权及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但一直闲置。后同村村民乙与甲协商,出资购买该闲置宅基地上的房屋。现该村正在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请问对于该处宅基地应如何登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枫 钱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郭提超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