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1)
2023(13657)
2022(10838)
2021(9866)
2020(7688)
2019(16916)
2018(16832)
2017(32056)
2016(17279)
2015(19479)
2014(19670)
2013(19294)
2012(17888)
2011(16607)
2010(16993)
2009(15850)
2008(15503)
2007(14503)
2006(13559)
2005(12283)
作者
(51426)
(43630)
(43165)
(41027)
(27394)
(20518)
(19282)
(16830)
(16482)
(15321)
(14948)
(14292)
(13919)
(13902)
(13601)
(13272)
(12627)
(12504)
(12443)
(12182)
(11134)
(10769)
(10684)
(10106)
(9973)
(9731)
(9590)
(9479)
(8817)
(8641)
学科
(97447)
经济(97364)
(50791)
(50020)
管理(43040)
农业(33255)
(29337)
企业(29337)
方法(26729)
中国(25263)
业经(25089)
地方(25088)
数学(23362)
数学方法(23219)
(18033)
(16938)
(15674)
(14961)
(14581)
(14160)
金融(14153)
(14005)
银行(13983)
地方经济(13603)
(13567)
发展(12741)
(12717)
(12704)
农业经济(12635)
(12471)
机构
学院(260642)
大学(253743)
(120116)
经济(117772)
研究(95740)
管理(94784)
理学(80276)
理学院(79478)
管理学(78255)
管理学院(77797)
中国(75455)
(60654)
科学(54359)
(53091)
(51847)
(48456)
农业(46032)
中心(44068)
研究所(43418)
(41794)
业大(41699)
财经(40382)
经济学(37081)
(36524)
(33680)
(33391)
北京(33352)
师范(33344)
经济学院(33014)
(32415)
基金
项目(164785)
科学(129903)
研究(125922)
基金(117959)
(102305)
国家(101318)
科学基金(86086)
社会(82223)
社会科(77446)
社会科学(77424)
(66126)
基金项目(61362)
教育(56180)
(53552)
编号(52468)
自然(51019)
自然科(49799)
自然科学(49788)
自然科学基金(48895)
资助(46926)
成果(42797)
(39033)
重点(37104)
课题(36884)
(36475)
国家社会(34551)
(34047)
(33970)
(32521)
发展(32484)
期刊
(152522)
经济(152522)
研究(82087)
(65180)
中国(59583)
农业(43415)
学报(39764)
(37946)
科学(37626)
管理(34483)
(32277)
金融(32277)
大学(31728)
学学(30443)
业经(28840)
教育(27369)
技术(23650)
经济研究(22857)
财经(21281)
问题(20697)
(20362)
(18548)
世界(16380)
农村(15972)
(15972)
农业经济(15478)
经济问题(14329)
技术经济(14323)
(14224)
(13424)
共检索到41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真   廖雪倩   陈锐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部署,国家对此也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但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本文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特征和现实基础,深入剖析自主经营与合作经营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劣。分析表明,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应该采取“非此即彼”的策略,而应该采取“互相补充”的思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当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应该基于农村集体禀赋优势,更多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以提高市场效率,并积极培育可以自主经营的发展领域以兼顾集体公共利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真   廖雪倩   陈锐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要部署,国家对此也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但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本文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特征和现实基础,深入剖析自主经营与合作经营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劣。分析表明,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应该采取“非此即彼”的策略,而应该采取“互相补充”的思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当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应该基于农村集体禀赋优势,更多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以提高市场效率,并积极培育可以自主经营的发展领域以兼顾集体公共利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母娜   王征兵  
基于陕西、甘肃两省微观调查数据,从冗余性、敏捷性、稳定性、能动性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测度指标,论证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明显提高约17.8%,该结论能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但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影响程度会受到村域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进一步检验发现,合作经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韧性的正向影响在兼业化水平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高、户籍人口较多的村庄中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逐步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同时应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保障组织成员主体性地位,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玉祥   许珍珍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完善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善治等功能。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沿着经营方式视角,构建“经营方式-经营条件”理论框架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外部输血、资产资源租赁、协助型资产资源收购、协助型服务业、银行存款放贷、入股分红等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都属于各地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这些经营方式也需要分别匹配不同的经营条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区域有别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东部沿海农村及城郊村、中西部普通农村、东部沿海及城郊地区的村集体经济强村、城郊地区且具有文旅资源禀赋的村集体经济强村须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主次有序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资产资源租赁、协助型资产资源收购、协助型服务业、银行存款放贷等经营方式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外部输血、入股分红、农旅融合等经营方式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次要经营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彬   段文雅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也已成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由村集体自主经营、风险与收益共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常见且成效良多,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也十分凸显。论文借助整体治理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碎片化困境、盘活逻辑和实践策略。一方面,系统支持不足、竞争力缺乏、主体认同不强、利益分配混乱、产业经营乏力等构成了困境内容;另一方面,政府加强战略部署、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价值、夯实多元主体信任认同、增强利益联结、深化组织建设等都是重要的盘活逻辑。为此,整体改善自主经营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时,需采取持续完善系列政策体系、激发新时代集体经济精神、加速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和培育专业经营型人才等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皓瀚  
伴随着我国农村产权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争议化解的路径问题亟待研究。实践中,成员资格认定案件的主管机关不够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决议的法律性质模糊,这均是缘于对村民自治权之运行边界的认识不足。另外,现行立法中的解纷路径规制相对简略,亟需以村民自治权运行边界为原则进行路径优化,落实面向价值平衡的司法裁判理念,并结合“诉源治理”理念构建一套多元化纠纷解决办法。与此同时,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第56条进行增修与完善,以实现相关解纷路径体系化构建的真正落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枫   钱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方方  
产业转型对高度依赖出口导向型企业、物业租赁收入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东莞的经营管理经验与问题分析,提出应推进改革,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创新多元化经营,推进村级预算约束费用开支和制定制度控制福利支出规模,释放农村集体经济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张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婷  夏英  孙东升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利益共同体和乡村资源配置的基本单元,通过农民再组织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塑农民主体性和再造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着重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和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基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开发中的成功范例,揭示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约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从农民自组织层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的解决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郭提超  
多样化途径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和根本保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诉求。面对近年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及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依循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夯实人才队伍力量提升农民发展信心、完善保障机制和治理机制等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最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祥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探讨如何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备市场主体的完全特性,难以通过市场竞争平等交换所需生产要素,其治理机制也难以应对开放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行,应当对集体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法治建设,凸显其经济功能、完善集体产权权能,以强化其市场主体地位;探索构建集体资产股权自由流转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举措提高要素流动性和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推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其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多元资本共治下的股东治理机制、推动经营管理机制市场化、创建反映不同主体利益联结关系的收益分配机制,以推进其治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