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9)
- 2023(13191)
- 2022(10782)
- 2021(9973)
- 2020(7731)
- 2019(17038)
- 2018(16930)
- 2017(31326)
- 2016(17109)
- 2015(19071)
- 2014(19305)
- 2013(19020)
- 2012(18083)
- 2011(16878)
- 2010(17300)
- 2009(16172)
- 2008(15563)
- 2007(14365)
- 2006(13410)
- 2005(12421)
- 学科
- 济(93175)
- 经济(93083)
- 农(50022)
- 业(46618)
- 管理(38289)
- 农业(33564)
- 地方(29036)
- 中国(27883)
- 业经(23630)
- 企(23535)
- 企业(23535)
- 方法(22200)
- 数学(18985)
- 数学方法(18846)
- 学(17580)
- 发(17062)
- 制(16988)
- 地方经济(15939)
- 融(14400)
- 金融(14393)
- 银(14292)
- 银行(14273)
- 行(14015)
- 发展(13486)
- 展(13451)
- 财(13338)
- 体(13174)
- 农业经济(12802)
- 环境(12707)
- 贸(12558)
- 机构
- 学院(252501)
- 大学(244793)
- 济(113271)
- 经济(110870)
- 研究(98110)
- 管理(88580)
- 中国(75617)
- 理学(74138)
- 理学院(73264)
- 管理学(72128)
- 管理学院(71672)
- 农(61512)
- 科学(57530)
- 京(53128)
- 所(50619)
- 财(48273)
- 农业(46635)
- 研究所(45354)
- 中心(44533)
- 江(41920)
- 业大(41685)
- 财经(36498)
- 范(35845)
- 师范(35485)
- 院(34469)
- 经济学(33953)
- 北京(33816)
- 省(32946)
- 经(32885)
- 州(32840)
- 基金
- 项目(158529)
- 科学(123580)
- 研究(122731)
- 基金(110272)
- 家(95760)
- 国家(94770)
- 科学基金(79165)
- 社会(78527)
- 社会科(73850)
- 社会科学(73835)
- 省(65624)
- 基金项目(57599)
- 教育(54064)
- 划(53061)
- 编号(52207)
- 自然(45631)
- 自然科(44441)
- 自然科学(44432)
- 自然科学基金(43583)
- 资助(43158)
- 成果(42896)
- 发(42379)
- 课题(37510)
- 重点(36060)
- 发展(34976)
- 展(34416)
- 部(34275)
- 农(34146)
- 创(32719)
- 国家社会(32473)
- 期刊
- 济(149939)
- 经济(149939)
- 研究(81892)
- 农(66425)
- 中国(64580)
- 农业(44678)
- 学报(39731)
- 科学(37272)
- 财(34122)
- 教育(31854)
- 管理(31820)
- 大学(31200)
- 融(29764)
- 金融(29764)
- 学学(29688)
- 业经(29004)
- 技术(24019)
- 经济研究(22340)
- 业(20829)
- 问题(20092)
- 财经(18323)
- 经(16030)
- 世界(15997)
- 农村(15698)
- 村(15698)
- 农业经济(15617)
- 经济问题(14238)
- 版(14221)
- 技术经济(13696)
- 贸(12337)
共检索到417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张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但普遍存在法人地位落实不畅、发展人才短缺、外来人才难以入籍、发展机制单一、发展资源不足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建立开放式成员认定管理机制,加大村级带头人选育,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嵌入县域经济,深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三资”监管,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庆宇 管洪彦
目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得以清晰界定,其发展更是面临着主体不明晰、主体职能不明确等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组织载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主体在延续了公有制、社区性、全员性等传统特征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主体地位明确、产权及成员边界清晰、组织机构健全等新特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的政策选择应以集体土地的再合作为基础、以集体成员利益为目的、以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为支撑。制度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农民集体所有制本质特征和市场经济发展基本要求之间的平衡,并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定位、成员制度、内部运行机制、优惠支持措施等方面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萍
文章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阐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谁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高质量经营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在新型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起的作用。为了能更高质量突出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共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使新型集体经济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优化自主发展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民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玉祥 许珍珍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完善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善治等功能。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沿着经营方式视角,构建“经营方式-经营条件”理论框架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外部输血、资产资源租赁、协助型资产资源收购、协助型服务业、银行存款放贷、入股分红等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都属于各地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这些经营方式也需要分别匹配不同的经营条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区域有别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东部沿海农村及城郊村、中西部普通农村、东部沿海及城郊地区的村集体经济强村、城郊地区且具有文旅资源禀赋的村集体经济强村须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主次有序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资产资源租赁、协助型资产资源收购、协助型服务业、银行存款放贷等经营方式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方式,外部输血、入股分红、农旅融合等经营方式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次要经营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秋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迈向共同富裕会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基础、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目标一致性。理论逻辑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发展逻辑、分配逻辑具有共通性。实现路径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共有机制、增收机制、赋能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推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从政策偏向、资源扶持和组织基础方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忠鹏 王伟
党建引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治引擎。新时代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经济思想这一科学理论的根本遵循,是总结党领导农民发展集体经济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创新举措,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集体产权、经营体制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优势和乡土社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发展效能,需要通过社会动员、组织统筹、市场经营、利益联结、协商议事等有效作用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促成村民集体行动、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推动集体收益共享、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的统合治理能力。在新发展阶段,要通过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升集体经济民主治理效能来强化基层党组织对新型集体经济的统领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春宝 郑凯元
新时代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肩负起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因此,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国家推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股权设置形式、股权管理方式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结构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类型以及模式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应从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提升改革成效,从而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生性、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芦千文 于雅俐 苑鹏
农业生产托管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效实现形式。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主要有直接服务、居间服务、流转集中再托管三种形式。通过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了集体统筹功能,做实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作用。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广大乡村地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应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重要选择,并以此作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举措。但不宜盲目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业务,重点发挥其居间服务优势,创新组织小农户统一接受服务的多种形式,规范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实现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循环互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晨
理性看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发挥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优势作用,全面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意义重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价值取向、问题指向、发展定向三个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创设了有利条件,拓展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领域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夯实了产业兴旺根基,创造了生态宜居条件,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基层有效治理,加快了共同富裕实现。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儒 杨玉华 王楠 罗巍 曾良怀
本文对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概述,并对成都市各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成都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规范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