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9)
2023(16585)
2022(13661)
2021(12833)
2020(10149)
2019(22838)
2018(22504)
2017(42750)
2016(22848)
2015(25525)
2014(25296)
2013(24526)
2012(22434)
2011(20186)
2010(20246)
2009(18470)
2008(17358)
2007(15292)
2006(13571)
2005(11847)
作者
(62726)
(53292)
(52674)
(50142)
(33257)
(25100)
(23697)
(20757)
(20173)
(18495)
(18148)
(17658)
(16646)
(16482)
(16294)
(16240)
(15556)
(15231)
(15124)
(15117)
(13287)
(12939)
(12790)
(12339)
(12034)
(11800)
(11424)
(11378)
(10617)
(10587)
学科
(112437)
经济(112323)
(63407)
管理(58697)
(51362)
(41676)
企业(41676)
方法(40056)
数学(35864)
数学方法(35442)
农业(34259)
中国(27747)
地方(26844)
业经(26725)
(23052)
(19757)
(19595)
(16167)
(15664)
(14809)
金融(14802)
环境(14796)
(14790)
贸易(14778)
(14727)
银行(14707)
理论(14656)
地方经济(14463)
(14317)
(14176)
机构
学院(319355)
大学(312430)
(141162)
经济(138445)
管理(121127)
研究(108715)
理学(104745)
理学院(103716)
管理学(101911)
管理学院(101338)
中国(82909)
(65609)
科学(63538)
(63349)
(61288)
(52765)
中心(51657)
农业(49924)
业大(49912)
(48611)
财经(48606)
研究所(47777)
(44362)
经济学(43843)
(41533)
师范(41079)
经济学院(39208)
(39105)
北京(38748)
(37453)
基金
项目(217908)
科学(172589)
研究(164581)
基金(157539)
(136402)
国家(135145)
科学基金(116623)
社会(107213)
社会科(101188)
社会科学(101166)
(86859)
基金项目(82792)
教育(75622)
自然(71542)
(71210)
自然科(69846)
自然科学(69830)
自然科学基金(68552)
编号(67532)
资助(62811)
成果(54054)
(49332)
重点(49080)
(48677)
课题(46807)
(45691)
国家社会(45134)
创新(42626)
教育部(42063)
(41565)
期刊
(164283)
经济(164283)
研究(93734)
(68536)
中国(65475)
学报(47403)
(46337)
农业(46270)
科学(44324)
管理(43050)
大学(38282)
学学(36635)
教育(34676)
技术(31228)
(31132)
金融(31132)
业经(30869)
经济研究(25161)
财经(24382)
问题(22139)
(21519)
(21108)
世界(17218)
(16809)
技术经济(16397)
农村(16015)
(16015)
农业经济(15576)
经济问题(15405)
统计(15349)
共检索到47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龙  张新文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与核心载体。基于“组织统筹、制度驱动、市场经营”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战旗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组织统筹维度,基层党组织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组织轴心,承担着政治引领与利益协调的角色,有利于促进实质意义上的分配正义;在制度驱动维度,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股份合作赋予了村社集体与村社成员边界明晰、权责明确的财产权利,有利于促进集体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并从制度和程序上保障资源的分配正义;在市场经营维度,利用管理赋能和产业融合的方式拓展了市场需求,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创设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因此,要通过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等方面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以驱动乡村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春宝  郑凯元  
新时代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肩负起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因此,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国家推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股权设置形式、股权管理方式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结构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类型以及模式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应从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提升改革成效,从而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生性、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进而助力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本文在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也剖析了其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逻辑进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娇娇   张丽丽  
推动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逻辑关联,因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源动力。不过,囿于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面对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需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三变”改革和积极推进混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秋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迈向共同富裕会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基础、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目标一致性。理论逻辑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发展逻辑、分配逻辑具有共通性。实现路径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共有机制、增收机制、赋能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推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从政策偏向、资源扶持和组织基础方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凌凤  
伴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愈加凸显。在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带动农民共富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共富的主要途径。基于全国总量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资产分布不均衡、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弱、经营管理型人才匮乏、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等途径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萍  
文章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阐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谁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高质量经营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在新型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起的作用。为了能更高质量突出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共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使新型集体经济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优化自主发展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新文  杜永康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逻辑的关联性,是引领农民跨越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基于江苏“共同富裕百村实践”的样本考察,先行实践中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农旅融合型、飞地抱团型、生产服务型、联企共建型及电子商务型五类实践样态。通过多类型的横向比较发现,政府政策支持、基层组织引领、复合产业建立、治理结构优化及主体利益联结是集体经济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核心变量和共性特征。鉴于此,本文从政策、组织、产业、结构和机制等方面提出集体经济引领乡村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以期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同频共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云青   闫子兴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助推农村共同富裕是未来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内容,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制度逻辑的有机统一。未来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助推共同富裕伟大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方向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乡村治理软环境,营造“助善治、促共富”的社会氛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文  
步入新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D村和广东S村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效能”分析框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参与方式和分配原则的不同,形成不同取向的内生规则,进而影响乡村共同富裕成效。其中,以集体化股权结构、过程式参与、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维系了经营过程的集体性和内生规则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了乡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能力。而以个体化股权结构、监管式参与、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偏重于集体经营的经济属性且吸纳了政治动力,致使内生规则的去公共化以及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移。从战略定位来说,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经营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并由此建构公共性的规则秩序,以便对乡村共同富裕事业施以正向性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文  
步入新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D村和广东S村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效能”分析框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参与方式和分配原则的不同,形成不同取向的内生规则,进而影响乡村共同富裕成效。其中,以集体化股权结构、过程式参与、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维系了经营过程的集体性和内生规则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了乡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能力。而以个体化股权结构、监管式参与、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偏重于集体经营的经济属性且吸纳了政治动力,致使内生规则的去公共化以及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移。从战略定位来说,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经营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并由此建构公共性的规则秩序,以便对乡村共同富裕事业施以正向性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文  
步入新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D村和广东S村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效能”分析框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参与方式和分配原则的不同,形成不同取向的内生规则,进而影响乡村共同富裕成效。其中,以集体化股权结构、过程式参与、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维系了经营过程的集体性和内生规则的公共性,进而提升了乡村共同富裕内生发展能力。而以个体化股权结构、监管式参与、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偏重于集体经营的经济属性且吸纳了政治动力,致使内生规则的去公共化以及乡村共同富裕的目标偏移。从战略定位来说,集体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经营的层次,还应着眼于激发集体的政治活力,并由此建构公共性的规则秩序,以便对乡村共同富裕事业施以正向性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剑林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根本,致力于更具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集体生产运营模式创新与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凝聚分散力量而强村富民,也可统筹区域生产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优化人才机制而增加农村发展动能。既强调基层党委统筹下的发展性与公平性并存,合作共享基础上的发展性与互利性并存,也注重市场运作基础上效益性与普惠性并存、开放多元体系下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以农村产业高质量增长促进共同富裕。为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加速效应,应以产权制度建设为切入口,创新农村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加速城乡资源互动,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发展的路径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母娜   王征兵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hina Rural Revitalization Survey,简称CRRS)数据,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显著提升村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水平。机制分析显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增加财产性收入、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促进村民共同富裕,公共服务仅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精神富裕间发挥中介效应,公共参与不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中介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不论是否已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的发展都能显著促进村民的共同富裕;但在有贫困经历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仅促进村民物质富裕,对精神富裕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马太效应”,对西部地区缩小收入差距的贡献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星  
农村集体经济的现代化转型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发展“集体共富”的中国道路。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是包含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等三层结构的系统综合体,具有增进农民致富本领、农民致富机会、农民致富信念的积极效应。农村集体“三资”需遵循“分类转型”的逻辑,朝着“混合经营-联村抱团-党建引领”的改革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农村集体“三资”分别采取不同的现代化路径: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产权治理,构建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提升集体经济的经营效率;对集体资源性资产进行有效的公共治理,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实现规模化的资源整合;党建引领集体公益性资产的价值观治理方向,以“党建+”治理格局,强化集体经济公益性的服务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