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0)
- 2023(8922)
- 2022(7285)
- 2021(6921)
- 2020(5524)
- 2019(12515)
- 2018(12290)
- 2017(23446)
- 2016(12669)
- 2015(14353)
- 2014(14443)
- 2013(14196)
- 2012(12940)
- 2011(11693)
- 2010(12361)
- 2009(12073)
- 2008(11159)
- 2007(10562)
- 2006(9762)
- 2005(9120)
- 学科
- 济(50254)
- 经济(50198)
- 农(49014)
- 业(45121)
- 农业(32877)
- 管理(30110)
- 融(26741)
- 金融(26740)
- 银(25253)
- 银行(25249)
- 行(24415)
- 企(24054)
- 企业(24054)
- 中国(22020)
- 业经(18876)
- 制(17265)
- 财(15526)
- 地方(14338)
- 方法(13955)
- 农业经济(12536)
- 数学(12127)
- 数学方法(11936)
- 中国金融(11081)
- 体(11049)
- 发(10863)
- 务(10022)
- 财务(9991)
- 财务管理(9956)
- 贸(9878)
- 贸易(9865)
- 机构
- 学院(176289)
- 大学(167066)
- 济(73898)
- 经济(72027)
- 管理(64395)
- 中国(57207)
- 研究(57050)
- 理学(53419)
- 理学院(52939)
- 管理学(52080)
- 管理学院(51777)
- 农(47573)
- 财(36830)
- 农业(35466)
- 京(34386)
- 中心(31605)
- 科学(31376)
- 江(30268)
- 业大(29229)
- 所(28625)
- 财经(27545)
- 银(26809)
- 银行(25892)
- 州(25160)
- 研究所(24770)
- 经(24711)
- 行(24542)
- 范(22486)
- 师范(22321)
- 人民(22259)
- 基金
- 项目(103458)
- 研究(84508)
- 科学(80360)
- 基金(71879)
- 家(60158)
- 国家(59396)
- 社会(52678)
- 科学基金(50913)
- 社会科(49419)
- 社会科学(49408)
- 省(43689)
- 编号(38538)
- 基金项目(37768)
- 教育(37140)
- 划(33584)
- 成果(31676)
- 自然(28985)
- 资助(28914)
- 自然科(28249)
- 自然科学(28248)
- 农(28091)
- 自然科学基金(27748)
- 课题(25970)
- 发(24483)
- 性(23461)
- 重点(22707)
- 部(22516)
- 制(21925)
- 创(21917)
- 年(21904)
- 期刊
- 济(95872)
- 经济(95872)
- 研究(56175)
- 农(55099)
- 中国(44375)
- 融(42869)
- 金融(42869)
- 农业(36197)
- 财(28893)
- 学报(23306)
- 业经(22394)
- 科学(21957)
- 教育(20867)
- 大学(19598)
- 管理(19452)
- 学学(18531)
- 农村(15926)
- 村(15926)
- 业(15622)
- 技术(15283)
- 农业经济(14846)
- 问题(13485)
- 财经(13369)
- 经(11365)
- 经济研究(11347)
- 版(11024)
- 经济问题(10291)
- 世界(10282)
- 理论(9855)
- 农村经济(9423)
共检索到29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占权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贷款业务是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手段,贷款价格是信贷资源配置的核心因素。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针对各种定价方法的优劣,选择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方法,介绍了试点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实践,并参考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订贷款...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金融机构 贷款定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占权 朱田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后,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 阮小莉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在全国各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给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有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红 张成翠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在解决低收入人群贷款难、增收缓慢等方面发挥了其它贷款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小额贷款 融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瑾 罗剑朝 王佳楣
自2006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准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在对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政策,研究发现目前的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税收优惠力度弱、费用补贴少、贷款利率低、监管政策不明确和政策缺乏区别对待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立法体系、取消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放开利率控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税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云聪 金麟根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银监会于2006年末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组织纳入试点范围。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7年末,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四家,农民互助合作社八家。这些机构的股金共计3.06亿元,资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桂红
发展普惠金融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不断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服务。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立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明确了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贷款定价因素,提出了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策略。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村金融机构 贷款定价 演化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旺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试点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应该看到,各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难题,吸收存款难、经营成本高、市场定位模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今后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中,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同业协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加快培育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龙耀 袁振
信用贷款能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是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制约着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用贷款。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可能。本文以2014—2019年苏、浙、闽三省110家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信用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占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担保贷款占比,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降低农村地区经营主体获得贷款的门槛。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势力较弱和成本收入比较高的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对其信用贷款占比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本文还发现,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在将贷款信用结构从担保贷款向信用贷款调整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下降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弢 林敏 张文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政策运行以来政策效应不断发挥。本文从政策目标、实施主体、政策效果等传导机制角度,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政策制定者的自身约束与新型金融机构经营现实存在冲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政策目标实现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和现有金融机构的利益和政策实施之间存在分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短板。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政策效应 政策传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东平
近年来,财政部积极落实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机构的扶持作用,制定和实施了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按照《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对上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上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上年末存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机构 风险控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布偏向东部地区,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和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国内的分布特点,得出影响它们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区域分布 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