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7)
2023(10219)
2022(8330)
2021(7848)
2020(6194)
2019(13757)
2018(13043)
2017(25778)
2016(13644)
2015(14859)
2014(14329)
2013(14025)
2012(12919)
2011(11768)
2010(12344)
2009(11845)
2008(10957)
2007(10172)
2006(9575)
2005(8628)
作者
(35478)
(30317)
(29513)
(28408)
(18663)
(14292)
(13464)
(11454)
(11413)
(10767)
(10141)
(9866)
(9512)
(9395)
(9226)
(9101)
(8686)
(8641)
(8498)
(8493)
(7425)
(7278)
(7197)
(7042)
(6955)
(6866)
(6725)
(6424)
(6097)
(5985)
学科
(54326)
经济(54265)
(50034)
(49513)
管理(34803)
农业(33579)
(27623)
企业(27623)
(26069)
金融(26069)
(24272)
银行(24271)
(23611)
中国(22834)
业经(19637)
(17751)
(16463)
地方(15394)
方法(15230)
数学(13721)
数学方法(13543)
(12659)
农业经济(12563)
(11961)
(11228)
(11218)
贸易(11217)
中国金融(11172)
(11067)
及其(10483)
机构
学院(187372)
大学(178150)
(83930)
经济(82110)
管理(72483)
研究(63463)
理学(61719)
理学院(61191)
管理学(60410)
管理学院(60059)
中国(58191)
(47707)
(40000)
农业(35578)
(35490)
科学(33429)
中心(33301)
财经(30319)
(30170)
业大(30082)
(29570)
(27558)
研究所(26683)
经济学(24856)
(24717)
(24033)
银行(23884)
(23245)
师范(23114)
(22579)
基金
项目(118515)
研究(95906)
科学(94300)
基金(85165)
(71725)
国家(70886)
社会(62626)
科学基金(61458)
社会科(59054)
社会科学(59041)
(47993)
基金项目(44225)
编号(41681)
教育(41521)
(38081)
自然(35020)
成果(34303)
自然科(34173)
自然科学(34169)
自然科学基金(33591)
资助(33524)
(28982)
(28209)
课题(28087)
(26734)
(26234)
重点(26061)
国家社会(25830)
(25748)
(25234)
期刊
(103096)
经济(103096)
研究(57937)
(55337)
中国(42887)
(40340)
金融(40340)
农业(36964)
(28696)
科学(23845)
业经(23411)
学报(23220)
管理(22263)
大学(19998)
学学(19307)
教育(18061)
(15969)
农村(15473)
(15473)
农业经济(15014)
技术(14560)
财经(14552)
问题(14261)
经济研究(13939)
(12417)
世界(11624)
(10839)
经济问题(10585)
社会(9889)
农村经济(9593)
共检索到299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智强  熊德平  李红玉  
本文从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背景和现状出发,描述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博弈分析的方法,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银监会主导的监督企业行为的治理机制不合理。利用组织行为学激励→行为→目标模型构建了一个新型治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晟  涂步天  程寨华  
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业物流作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其发展存在着很多不足。现代农业物流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及金融供给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建设的"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物流,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建设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是实现农业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竹君  尚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增量改革的产物,它在推动农村金融业发展、支持"三农"资金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背景与现状,深入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旺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试点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应该看到,各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难题,吸收存款难、经营成本高、市场定位模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今后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中,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同业协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连波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情况,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2013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不能超过0.7倍贷款利率的最低限制,其利率水平交由金融机构依据商业运行规则自行确定,这为我国金融行业,特别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带来一次利害参半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保持可持续发展,应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提高利率风险的防范能力并进行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弢  林敏  张文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政策运行以来政策效应不断发挥。本文从政策目标、实施主体、政策效果等传导机制角度,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政策制定者的自身约束与新型金融机构经营现实存在冲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政策目标实现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和现有金融机构的利益和政策实施之间存在分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短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瑾  罗剑朝  王佳楣  
自2006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准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在对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政策,研究发现目前的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税收优惠力度弱、费用补贴少、贷款利率低、监管政策不明确和政策缺乏区别对待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立法体系、取消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放开利率控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税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辛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与壮大,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和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将很快被打破。如何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信用社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同业合作,促成良性竞争;创新服务方式,加强风险管控,提高支农服务能力和质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承担着"支农支小"的重要角色,是我国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上存在地区分布两极化、目标跑偏、服务模式僵化、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财税、货币政策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支农支小"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汉锋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地诞生和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东平  
近年来,财政部积极落实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对金融机构的扶持作用,制定和实施了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按照《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对上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上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上年末存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布偏向东部地区,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和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国内的分布特点,得出影响它们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云聪  金麟根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银监会于2006年末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组织纳入试点范围。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7年末,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四家,农民互助合作社八家。这些机构的股金共计3.06亿元,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