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1)
- 2023(8436)
- 2022(6784)
- 2021(6345)
- 2020(4972)
- 2019(10849)
- 2018(10816)
- 2017(19189)
- 2016(11002)
- 2015(12160)
- 2014(12346)
- 2013(11924)
- 2012(10811)
- 2011(9961)
- 2010(10134)
- 2009(9363)
- 2008(9203)
- 2007(8740)
- 2006(7797)
- 2005(6784)
- 学科
- 农(48480)
- 济(43539)
- 经济(43489)
- 业(34854)
- 农业(32416)
- 管理(23796)
- 业经(16614)
- 企(14004)
- 企业(14004)
- 中国(13079)
- 农业经济(12348)
- 方法(11708)
- 制(11229)
- 地方(11205)
- 发(10726)
- 数学(10186)
- 数学方法(10041)
- 体(9495)
- 学(9495)
- 村(9464)
- 农村(9444)
- 发展(9264)
- 展(9252)
- 财(9091)
- 策(7810)
- 土地(7760)
- 及其(7596)
- 建设(7596)
- 银(7066)
- 银行(7045)
- 机构
- 学院(154705)
- 大学(147549)
- 济(59810)
- 经济(58328)
- 管理(56521)
- 研究(56007)
- 农(53232)
- 理学(48543)
- 理学院(48041)
- 管理学(47026)
- 管理学院(46767)
- 中国(43453)
- 农业(40555)
- 科学(35611)
- 业大(33088)
- 京(31467)
- 所(28978)
- 中心(27270)
- 研究所(26323)
- 财(25645)
- 江(25610)
- 农业大学(24918)
- 省(21738)
- 范(21189)
- 师范(20929)
- 业(20054)
- 州(19957)
- 院(19869)
- 财经(19505)
- 北京(19025)
- 基金
- 项目(105644)
- 科学(81582)
- 研究(80598)
- 基金(72986)
- 家(64853)
- 国家(64128)
- 科学基金(53227)
- 社会(49702)
- 社会科(46380)
- 社会科学(46370)
- 省(44822)
- 基金项目(38437)
- 划(35952)
- 编号(35858)
- 教育(35320)
- 自然(32434)
- 自然科(31596)
- 自然科学(31585)
- 自然科学基金(30971)
- 农(30872)
- 成果(28926)
- 资助(28408)
- 发(24825)
- 课题(24648)
- 重点(23702)
- 部(22536)
- 创(21606)
- 性(20445)
- 国家社会(20383)
- 业(20380)
共检索到240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阳敏
在高效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目标、45个三级指标的新型农村社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73个社区进行实证评估,不仅对其现有工作进行考核并查找当前工作的不足和缺陷,更重要的是对未来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新农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对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估,反映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从制度建立和运行程序上来看,新农保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从这五个方面选取合适的指标可以建立起新农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新农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的关键是新农保风险评估标准的确定以及指标实际风险值大小的判定。
关键词:
新农保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傅金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必不可少。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估的核心,包括3个层次:5个评估维度、15个基本指标和57个具体指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健 申曙光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提出了从公平、效率、质量与可持续四个维度建立新农合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修正,获得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能为新农合制度的改进与规范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新农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基本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新瑞 薛兴利
文章在阐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有效性基本内涵与评价原则的基础上,从监管能力、监管效率和外部监督等3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构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的特点出发,通过比较,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适宜方法,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操作步骤及其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处理,以期为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丹 兰庆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永秋 张英洁
目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改进的德尔菲法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专家平均年龄41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17年。2轮咨询的回收率分别为95%和100%,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791,协调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重系数依次为:基金使用为0.3504,受益水平0.3449,费用负担为0.3047。结论:专家的代表性较强,积极性高,权威性和协调性较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侠 王禄生
首先,围绕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找出基金可能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在此基础上,设置基金预警指标;其次,依据各地前5年平均每月医疗费用占全年平均医疗费用比例,确定每月基金支付的理论值;最后,用实际发生的费用与之对照,超过预警值进行预警,提示管理机构按照指标提供的线索查找原因并进行控制。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基金预警 指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林贵 李士雪 许亮文 郭清 王小合
采用专家咨询法、离散趋势法和指标聚类法等3种方法,并采用单选和联合筛选的办法,从34项初选指标中选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13项指标,并采用等效性检验验证了13项指标的代表性,组成评价体系。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模拟试用这13项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再行调整。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指标体系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国平 石磊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 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淑玲 李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力资本投资。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执行困境,通过对X省3个职业院校定点帮扶村的田野考察,将OMB的PART工具进行在地化改造,构建由“执行投入、执行策略、执行过程、执行成效、执行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为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状况提供差异性参考,为相关部门延续、修正、终止或重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红莲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具有高度的人为性、脆弱性等显著特点,集中表现为金融生态主体失衡、金融生态调节失灵、金融生态环境失谐等三个方面。因此,从覆盖面、自我持续性和社会福利的增进程度等方面,构建金融生态主体指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来评价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构建公平与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鸿彬
我国城镇化质量能否全面提高,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评价农村城镇化质量需要构建一个涉及经济发展、设施环境、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多层次的复合型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是确立科学的构建原则,重点是指标的选取和权数值的确定。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璞玉 万忠 王建军 张丹婷 王三军 陶清清
为总结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构建包含产业兴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和农民富足六大维度和2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20年广东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并甄别需要持续加强的关键领域。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得分为51.44分,距离2035年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人居环境得分最高,基础设施得分最低,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发展明显滞后;广州的总得分最高,珠三角地区平均得分最高但人居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粤西地区平均得分最低,特别需要关注乡村治理和农民富足;各地市产业兴旺差异最大,得分最高与最低的城市间分差达到65.03分。最后从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农村民生投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推动广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高品质生活"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文章从农业产业、农民收支、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8个维度23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及其余中部五省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进行评估分析。研究表明,2019年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综合评分排名依次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山西在农业生产、农民收支、教育、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维度与中部其余五省差距明显。建议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创造山西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