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6)
- 2023(6833)
- 2022(5373)
- 2021(5190)
- 2020(3942)
- 2019(8870)
- 2018(8897)
- 2017(16386)
- 2016(8734)
- 2015(9680)
- 2014(9690)
- 2013(9508)
- 2012(8783)
- 2011(8127)
- 2010(8424)
- 2009(7810)
- 2008(7860)
- 2007(7397)
- 2006(6829)
- 2005(6175)
- 学科
- 农(48148)
- 济(40978)
- 经济(40936)
- 农业(32190)
- 业(31116)
- 管理(18534)
- 业经(16997)
- 农业经济(12336)
- 中国(11908)
- 企(11333)
- 企业(11333)
- 地方(10809)
- 发(10667)
- 方法(10336)
- 村(9418)
- 农村(9399)
- 发展(9226)
- 展(9213)
- 制(8950)
- 建设(8211)
- 数学(7907)
- 数学方法(7834)
- 土地(7658)
- 学(7624)
- 策(7466)
- 劳(7043)
- 劳动(7040)
- 收入(6878)
- 体(6757)
- 及其(6729)
- 机构
- 学院(128990)
- 大学(123203)
- 济(53900)
- 经济(52646)
- 管理(49233)
- 农(43976)
- 研究(43751)
- 理学(42499)
- 理学院(42065)
- 管理学(41392)
- 管理学院(41175)
- 中国(35369)
- 农业(32892)
- 业大(26386)
- 科学(25987)
- 京(25907)
- 财(22134)
- 中心(21633)
- 所(21332)
- 江(20815)
- 农业大学(20338)
- 研究所(19073)
- 范(18188)
- 师范(18069)
- 经济管理(16715)
- 财经(16697)
- 州(16491)
- 省(16336)
- 北京(15661)
- 发(15560)
- 基金
- 项目(83281)
- 研究(66873)
- 科学(65786)
- 基金(58665)
- 家(50279)
- 国家(49624)
- 社会(43135)
- 科学基金(42486)
- 社会科(40020)
- 社会科学(40012)
- 省(35077)
- 基金项目(31645)
- 编号(30212)
- 教育(29209)
- 农(27164)
- 划(27158)
- 自然(24590)
- 成果(24002)
- 自然科(23962)
- 自然科学(23958)
- 自然科学基金(23540)
- 资助(21377)
- 课题(20215)
- 发(20130)
- 部(18577)
- 重点(18409)
- 创(17583)
- 制(17482)
- 国家社会(17452)
- 性(17193)
共检索到20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普遍进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在生产要素融合集聚、居民消费结构转换与升级以及人口空间多层次流动实现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支撑,而且在促进生产要素城乡一体化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镇体系与发展结构、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与环境、实现农村居民身份与就业转变以及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创新。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理论依据 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银安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政府遵从城镇化、工业化规律,针对城镇化滞后问题,主导、推动城镇化的过程,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理念、站在新型城市化全局的角度,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的,以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就业为先的原则,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尤其是走活土地增值这步棋,并发挥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要立足现实,不急躁,不折腾,完善配套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书兰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河南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信阳是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信阳是河南的缩影。结合实际,本文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 司法应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东春 张夫真
2009年,山东省济宁市抓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有利时机,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最终目的,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规划科学、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时慧娜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前提是要盘活农村的存量土地。据了解,河南省自2010年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中心村)建设以来,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并初步建成350个。然而,旧村旧房的拆除复垦是这项工作正常推进面临的瓶颈,也是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根本问题所在。追根溯源,找出矛盾所在,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理顺"建设、搬新、拆旧、复垦"等一系列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序。拆旧复垦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远利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中后期的社区管理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解析当前在建乃至后续管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凸显出的几类涉法问题,包括土地征收与征用、不动产所有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问题;新型农村社区中的管理权归属问题;以及新型农村社区中普法教育问题等。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法治 法律素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其谦 李理
近年来,河南、山东、内蒙、江苏、湖北等地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不错。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切入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伊庆山 施国庆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博 程晨
新型农村社区是由若干行政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形成的不同于传统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的新型社区。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形态,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化住房,保证农民均等化、高质量享受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集中化住房能够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有助于推动农村规模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居住结构的变化,农村治理体系也将更加科学化和多元化,这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俐波 吕辉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开始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我国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各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从三方面阐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紧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以及如何统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互动,携手并进—共创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格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协同发展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红志 孙翠芬
河南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了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资的的建设方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效果体现在:农民生活环境和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节地效果明显,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较高。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着政府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民的生计压力增大、农业生产受到冲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调整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方式 效果 政策调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永奇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并从建设理念、建设主体、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和财政投入等方面为河南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新型农村社区 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翠芬 崔红志
本文在广泛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别是:以科学规划引导、分层分类解决农民拆旧建新意愿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制定农民参与的规范性程序、实行社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避免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下滑、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治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稳步推进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