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2)
- 2023(16577)
- 2022(13535)
- 2021(12881)
- 2020(10805)
- 2019(25166)
- 2018(24930)
- 2017(47791)
- 2016(25543)
- 2015(29104)
- 2014(29180)
- 2013(28753)
- 2012(26427)
- 2011(23677)
- 2010(24026)
- 2009(22690)
- 2008(21572)
- 2007(19490)
- 2006(16945)
- 2005(15028)
- 学科
- 济(108782)
- 经济(108681)
- 业(74961)
- 管理(67731)
- 企(52923)
- 企业(52923)
- 农(52319)
- 方法(48378)
- 数学(43406)
- 数学方法(42686)
- 农业(34730)
- 中国(32837)
- 融(27950)
- 金融(27946)
- 业经(27438)
- 财(27168)
- 银(26756)
- 银行(26723)
- 行(25722)
- 地方(25582)
- 制(23004)
- 学(21251)
- 贸(18417)
- 贸易(18402)
- 易(17907)
- 理论(16992)
- 务(16877)
- 财务(16805)
- 财务管理(16763)
- 企业财务(15919)
- 机构
- 学院(360723)
- 大学(354509)
- 济(145408)
- 经济(142107)
- 管理(139559)
- 理学(120239)
- 理学院(118988)
- 研究(117242)
- 管理学(116557)
- 管理学院(115919)
- 中国(95801)
- 农(76399)
- 京(73875)
- 科学(72949)
- 财(65822)
- 业大(59539)
- 所(58969)
- 农业(58888)
- 中心(58850)
- 江(56125)
- 研究所(53484)
- 财经(52059)
- 经(47324)
- 范(46170)
- 师范(45701)
- 北京(45578)
- 州(44757)
- 经济学(43967)
- 院(42139)
- 经济学院(39828)
- 基金
- 项目(243351)
- 科学(190604)
- 研究(178366)
- 基金(174076)
- 家(151327)
- 国家(149999)
- 科学基金(129011)
- 社会(111742)
- 社会科(105611)
- 社会科学(105578)
- 省(99472)
- 基金项目(92235)
- 自然(83441)
- 教育(82445)
- 自然科(81466)
- 自然科学(81443)
- 划(80961)
- 自然科学基金(79944)
- 编号(74521)
- 资助(71757)
- 成果(59042)
- 重点(54820)
- 发(53289)
- 部(53184)
- 课题(51441)
- 创(50751)
- 创新(47408)
- 科研(47036)
- 国家社会(45529)
- 大学(45215)
- 期刊
- 济(161328)
- 经济(161328)
- 研究(98566)
- 中国(76727)
- 农(76676)
- 学报(56927)
- 科学(52862)
- 农业(51735)
- 财(51090)
- 管理(47033)
- 融(45069)
- 金融(45069)
- 大学(44221)
- 学学(41949)
- 教育(37995)
- 技术(34523)
- 业经(32428)
- 业(25545)
- 财经(24937)
- 经济研究(23529)
- 问题(22332)
- 经(21347)
- 版(19485)
- 统计(18886)
- 技术经济(18039)
- 策(17206)
- 资源(16808)
- 图书(16638)
- 理论(16635)
- 农村(16481)
共检索到53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伟 吴金忠 王朝阳
本文通过对不同金融要素介入市场化运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龙头企业带动和村民自筹自建等四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描述了金融介入的审慎性、差异性特征,并对其致因予以分层剖析,对约束信贷投入的土地制度等外部因素做了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种建设模式所对应的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种土地利用模式的拓展性分析,为未来金融更大规模的介入支持理清了发展和改进思路。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模式 土地金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燕 韩东 王海立 马方 孟庆跃
对山东省2006年88个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县、乡两级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及办公设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乡镇机构人员配置情况不容乐观,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人口数量合理确定经办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和工作经费标准,实施经办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经办机构 管理能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艳芳
分析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的供求状况及特点,并对建设资金的数量进行测算,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认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的解决路径是:合理而不过度利用财政资金,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金,创新利用保险资金,充分利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资金,引导非正规金融为其提供合法融资服务。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资金瓶颈 融资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楠 周林
[目的]利用对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信用互助业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情况、影响信用互助规模的原因,以及社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生产情况、互助金使用成本、信用互助体验等1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影响社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意愿展开分析。[结果]反映农户个人特征的变量影响不显著,反映农户家庭生产情况的变量有正向影响,有关互助金使用成本的变量影响各不相同,体现信用互助体验的变量中仅有"知晓度"为正向影响,且较显著。[结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供给者的风险厌恶,导致农民金融需求不能充分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的重要载体,但有待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建立长期、完整的农民信用数据库,成为各种形式农村金融的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佟伟铭 张平宇
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吉林省实施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此带来的乡村地区聚落,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实际,通过陈家店村典型案例剖析,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陈家店村通过合村并居,发展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三个过程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陈家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自下而上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村委会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区域空间资源要素,积极带动村民就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陈家店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农业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和居住空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广军
2001年和2004年,农民企业家梁希森先生先后投资1.22亿元,改造了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和许家村两个村庄,并投资10亿元,利用腾出的旧宅基地,建起了希森三和集团和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称为"希森模式"。"希森模式"是工商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其运作需要大量资金,由于不能及时融入资金企业渐渐步入资金难局。本文通过对"希森模式"资金投入和流转研究,提出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是工商资本参与农村建设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若想保证金融资金顺利进入,还需做出一定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工商资本 新农村建设 金融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聚任 刘佳 梁亮
"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山东省最近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分析当前村庄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村庄建设和文明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琼 侯亚丽
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等安全问题是其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危险与隐患问题,有着迫切的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地市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的实地调查,真实地展示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状况、新型农村社区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状况。从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我服务、商业化便民利民服务三方面探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在保障农村空巢老人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成效与问题。指出应将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统筹考虑;应从社区自我供给、政府供给、社会供给三方面共同提供空巢老人安全保障服务,同时应提高服务供给的专业化、市场化、智能化水平以切实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建构起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供给机制以充分满足农村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翠芬 崔红志
本文在广泛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别是:以科学规划引导、分层分类解决农民拆旧建新意愿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制定农民参与的规范性程序、实行社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避免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下滑、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治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稳步推进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萃
山东省是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试点摸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灵活性不足、互助资金缺乏、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在平衡稳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拓宽融通渠道、加强联合合作、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流程再造,更好发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三农”优势,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信用互助 山东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区对于集约利用公共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有益的,但采取行政力量推动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是否有促进作用则是有异议的。本文以福利理论和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特点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从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两大方面切入,通过河南省的典型调查,测量和评价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收入和消费、教育、卫生、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等维度的影响,研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及变化方向,剖析了影响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因素,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民福利实现了整体性增进,符合多数农民的发展取向,但要从根本上动摇农民福利制...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凡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农民,其主体意愿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利用河南省600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受到农民个体特征、经济因素、政策执行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意愿 分析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云 潘世磊 吴平
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创新对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效能、选择标准、转换条件,发现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融入式→内生式"的转换路径;社区居民参与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内生式→融入式"的转换路径;受制于不同社区治理能力的差异性,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也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此外,从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选择、治理主体自身建设、多元主体"三治"融合体系建设层面提出了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建伟 徐宝林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20国集团(G20)在内的国际社会达成包容性经济增长需要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新共识。尽管中国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金融包容方面却相对落后。2006年中国银监会出台新型农村金融政策,目的是要扭转城乡金融失衡的态势并实现包容性金融发展,然而这项新政实施的结果并不理想,三大因素造成新政目标落空。为了建设包容性金融社会,中国需要采取四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