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2)
- 2023(19783)
- 2022(16964)
- 2021(15809)
- 2020(13404)
- 2019(30691)
- 2018(30586)
- 2017(58126)
- 2016(31969)
- 2015(36208)
- 2014(36387)
- 2013(35939)
- 2012(33032)
- 2011(29860)
- 2010(29733)
- 2009(27437)
- 2008(27039)
- 2007(24362)
- 2006(21215)
- 2005(18263)
- 学科
- 济(128060)
- 经济(127905)
- 业(88923)
- 管理(86806)
- 企(66509)
- 企业(66509)
- 方法(58348)
- 农(53184)
- 数学(51191)
- 数学方法(50546)
- 农业(35029)
- 中国(33114)
- 财(31646)
- 业经(31338)
- 学(29041)
- 地方(28482)
- 制(23417)
- 贸(23312)
- 贸易(23304)
- 易(22621)
- 环境(19738)
- 理论(19640)
- 技术(19602)
- 务(19480)
- 财务(19394)
- 财务管理(19351)
- 和(19068)
- 企业财务(18260)
- 银(18199)
- 银行(18113)
- 机构
- 学院(457011)
- 大学(454397)
- 管理(176068)
- 济(175604)
- 经济(171572)
- 研究(153483)
- 理学(153056)
- 理学院(151287)
- 管理学(148292)
- 管理学院(147486)
- 中国(113632)
- 科学(101592)
- 农(99023)
- 京(96170)
- 业大(79799)
- 所(79237)
- 财(77626)
- 农业(77324)
- 研究所(72793)
- 中心(72151)
- 江(68561)
- 财经(62300)
- 范(60235)
- 北京(59773)
- 师范(59500)
- 经(56730)
- 州(55240)
- 院(54959)
- 省(51599)
- 经济学(51575)
- 基金
- 项目(318452)
- 科学(246802)
- 基金(227617)
- 研究(225436)
- 家(201686)
- 国家(199949)
- 科学基金(169269)
- 社会(139213)
- 社会科(131441)
- 社会科学(131399)
- 省(128191)
- 基金项目(121720)
- 自然(113192)
- 自然科(110470)
- 自然科学(110433)
- 自然科学基金(108429)
- 划(106897)
- 教育(103526)
- 资助(93198)
- 编号(92610)
- 成果(73672)
- 重点(71867)
- 部(68550)
- 发(68452)
- 创(65506)
- 课题(64021)
- 科研(61884)
- 创新(61228)
- 计划(60524)
- 大学(58126)
- 期刊
- 济(192409)
- 经济(192409)
- 研究(124219)
- 农(95936)
- 中国(87528)
- 学报(84764)
- 科学(73020)
- 农业(65028)
- 大学(62830)
- 学学(59605)
- 管理(58933)
- 财(58705)
- 教育(48094)
- 技术(39546)
- 融(38257)
- 金融(38257)
- 业经(37116)
- 业(31929)
- 财经(29058)
- 经济研究(28603)
- 问题(26685)
- 版(25917)
- 经(24796)
- 图书(23626)
- 业大(23605)
- 科技(23415)
- 技术经济(21656)
- 资源(21388)
- 理论(20605)
- 统计(20451)
共检索到658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区对于集约利用公共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有益的,但采取行政力量推动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是否有促进作用则是有异议的。本文以福利理论和测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阶段特点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从主观福利和客观福利两大方面切入,通过河南省的典型调查,测量和评价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收入和消费、教育、卫生、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等维度的影响,研究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及变化方向,剖析了影响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因素,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民福利实现了整体性增进,符合多数农民的发展取向,但要从根本上动摇农民福利制...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福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凡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农民,其主体意愿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利用河南省600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受到农民个体特征、经济因素、政策执行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意愿 分析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翠芬 崔红志
本文在广泛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别是:以科学规划引导、分层分类解决农民拆旧建新意愿及能力不足的问题、制定农民参与的规范性程序、实行社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避免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下滑、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治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稳步推进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成全 赵玉凤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应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和规划实例,参考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地位和意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民意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书兰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河南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信阳是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信阳是河南的缩影。结合实际,本文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 司法应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焕 梁俊芬
农民个人的支付能力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与补偿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河南省农民的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进行分析,测定河南省农民对医疗保健的具体支付能力。结果显示:在保障基本的食品消费后,全省农民对新农合均具有支付能力,支付能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最后,文章从提高筹资标准以及对贫困人群进行资金补助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红志 孙翠芬
河南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了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资的的建设方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效果体现在:农民生活环境和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节地效果明显,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满意度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较高。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着政府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民的生计压力增大、农业生产受到冲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调整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方式 效果 政策调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窦晓璐 李韦 冯长春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介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创新型、现代化空间行政单元,它一般整合多个自然村集中建设,对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河南省武陟县为案例,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中,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武陟县342个行政村进行影响因子的筛选、评分和排序,得出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和社会环境等各项条件对其发展潜力的影响,并由此得出各村的综合评分,确定村庄的发展条件,作为社区中心选择的依据。此方法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前期分析及居民点布局中起到基础和关键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素玲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我们在对河南A市新型城镇化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层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感受、支持度及未来的建设意愿,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方面的政策需求。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 政策需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艳芳
分析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的供求状况及特点,并对建设资金的数量进行测算,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认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的解决路径是:合理而不过度利用财政资金,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金,创新利用保险资金,充分利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资金,引导非正规金融为其提供合法融资服务。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资金瓶颈 融资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琼 陈璐
基于河南省585份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职业兴趣、职业信心、职业韧性、风险态度、代际传递意愿、技术获取、政府支持、社会保障以及市场预期10个因素对其持续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韧性和代际传递意愿是表层直接因素,风险态度、职业信心、技术获取和社会保障是中层间接因素,职业兴趣、市场预期、政府支持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恒
通过对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外出务工不但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也是增加农民其他收入的源泉。通过对农民务工收入的支出结构的分析发现,务工收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建房等重大问题,但务工收入并没有形成农民发展非农经营的基础。此外,税费改革、务工政策及务工环境也对外出务工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民增收 调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省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落实国家战略、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创新举措。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省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回顾,并结合最近两年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情况,分析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以求对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顾虑与偏差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实践 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跃超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是支持农民消费的重要推动者,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金融网点少、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信息不通畅等因素,制约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借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消费。
关键词:
消费 金融设施 信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赵丹
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所包含的主要指标、调整方式和实际效果三个层次看,考察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还应包含上学距离、学校规模、调整方式、资源均衡和社会支持等五个维度。为保证布局调整最终达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入学权益。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学校布局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428位农民的调查
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基于河南省479个农户调查的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五地市的抽样调查
异质性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的调查
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分析——以河南省Y市为个案
城市农民工福利获得及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河南省875份问卷的分析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基线调查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基于农民视角的农村集中居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结构变迁与增收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省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