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6)
- 2023(9682)
- 2022(8214)
- 2021(7885)
- 2020(6605)
- 2019(15206)
- 2018(14902)
- 2017(28916)
- 2016(15964)
- 2015(18107)
- 2014(18377)
- 2013(18460)
- 2012(17203)
- 2011(15395)
- 2010(15727)
- 2009(14788)
- 2008(15174)
- 2007(14123)
- 2006(12326)
- 2005(10788)
- 学科
- 济(70984)
- 经济(70808)
- 业(52219)
- 农(50027)
- 管理(42316)
- 农业(33033)
- 企(31640)
- 企业(31640)
- 方法(29504)
- 财(28396)
- 数学(24966)
- 数学方法(24785)
- 业经(21393)
- 中国(19648)
- 地方(16610)
- 制(16357)
- 财政(13587)
- 务(13175)
- 财务(13128)
- 财务管理(13076)
- 学(12749)
- 企业财务(12410)
- 农业经济(12403)
- 发(12194)
- 贸(11406)
- 贸易(11405)
- 策(11393)
- 体(11369)
- 政(11192)
- 易(11109)
- 机构
- 学院(230656)
- 大学(226080)
- 济(97166)
- 经济(95123)
- 管理(87292)
- 研究(77334)
- 理学(75372)
- 理学院(74562)
- 管理学(73337)
- 管理学院(72921)
- 中国(60761)
- 农(59522)
- 财(50958)
- 科学(47510)
- 京(46566)
- 农业(45453)
- 业大(40204)
- 所(40093)
- 中心(37395)
- 财经(36431)
- 江(36420)
- 研究所(35777)
- 经(32891)
- 范(30143)
- 师范(29912)
- 经济学(29129)
- 北京(28876)
- 农业大学(27959)
- 州(27957)
- 省(27512)
- 基金
- 项目(147971)
- 科学(115213)
- 研究(111936)
- 基金(105519)
- 家(90554)
- 国家(89601)
- 科学基金(76026)
- 社会(72377)
- 社会科(67075)
- 社会科学(67051)
- 省(60038)
- 基金项目(56703)
- 教育(49935)
- 划(48383)
- 编号(48108)
- 自然(46123)
- 自然科(44972)
- 自然科学(44956)
- 自然科学基金(44145)
- 资助(41681)
- 成果(39453)
- 农(34180)
- 部(33482)
- 发(33171)
- 重点(32763)
- 课题(31899)
- 创(30365)
- 性(29424)
- 国家社会(29201)
- 科研(28450)
- 期刊
- 济(116316)
- 经济(116316)
- 研究(67880)
- 农(64363)
- 中国(50107)
- 财(43728)
- 农业(43576)
- 学报(37209)
- 科学(33650)
- 大学(29008)
- 学学(27694)
- 业经(24942)
- 管理(24919)
- 融(23051)
- 金融(23051)
- 教育(21469)
- 业(20160)
- 技术(18220)
- 财经(18199)
- 问题(16807)
- 经济研究(16498)
- 经(15497)
- 农业经济(15010)
- 版(14958)
- 农村(14828)
- 村(14828)
- 世界(12512)
- 经济问题(12047)
- 技术经济(11909)
- 社会(10926)
共检索到35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华初 吴钟健
当前我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仅为11.15%,考虑到个人账户缴费补贴,即使按照最高缴费档次、最长缴费年限参保,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也仅为10.87%。农村居民养老金替代率不仅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55%的最低规定,与城镇居民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新农保与旧农保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财政补贴。当前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过少,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很难得到保障。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国家财政收入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当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为15%时,2011-2020年基础养老金财政投入占当年度财政收入比重最高不超过0.83%。在个人账户缴费补贴方面,保持现有缴费档次不变,按个人账户缴费档次的30%予以调整...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投入 替代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海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围绕农业的财政投入,提出了财政投入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性及投入目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投入取向及其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惠元
通过模拟预测2010-2053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发现总体来看,2010-2053年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根据可持续性评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保障能力 可持续性 人口预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洁 张晋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目标从预期的2020年提前至2012年实现,比预定时间提前了8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存在养老金替代率低、对农民选择缴费补贴机制激励性不足、政府财政资源配置不科学等障碍,需从财政视角出发,在补贴制度设计、缴费档次安排以及政府间财力分担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全覆盖” “新农保” 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文素 李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筹资渠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大武
新农保政策试点与推广的积极性已被社会公众认可。本文基于辽宁省新农保政策及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负担能力。研究发现,政府具备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能力,并可以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式、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引导机制与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作用。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补贴 能力测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燕平 姚炜
公共教育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无偿向社会成员提供的教育或教育资助,农村基础教育则是整个公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方面的外部性较多的体现于“基础教育”阶段,而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率在整个教育体系内居高,因此,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政府财政分配和管理的重要内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瑞娟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在历史上对农村农民养老保障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设,离不开传统孝文化的弘扬,目前,传统孝文化在农村遇到困境。充分挖掘传统孝文化的资源、德法并举是弘扬现代孝文化,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 孝文化 养老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支持能力 长期动态 人口预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薛福林
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的生产性投入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且时滞较长,而非生产性投入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农民收入但对长期农民收入的贡献不大;同时,人均收入的提高则可以刺激生产性财政投入增加,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投入在资源流向上偏向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贫穷地区需要但很难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无偿援助。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在农村的投入应偏向于提高农村经济的自身能力,进行开发性投入,福利性投入除非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否则应尽量减少开支。此外,财政资金投入应在总体平抑地区发展差异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较为公平、透明的财政资金投入决策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华黎
一、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呈现"二元化"状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这既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基本保障需求,也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海龙 赵建国
2009年以来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仍存在财政补贴筹资责任不明晰、财政补贴标准过低、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为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应优化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构建一个财政补贴筹资责任明晰、补贴标准适度、补贴资金来源多元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配套立法、监督管理等措施对财政补贴机制予以保障。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补贴 机制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新武
构建了符合新疆具体实际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新疆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最优规模量值,从而对当前新疆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整体情况进行更趋理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