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9)
2023(20645)
2022(17469)
2021(16422)
2020(13780)
2019(31523)
2018(31321)
2017(60448)
2016(32789)
2015(36966)
2014(36918)
2013(36308)
2012(33054)
2011(29489)
2010(29901)
2009(27580)
2008(27364)
2007(24369)
2006(21486)
2005(18900)
作者
(92867)
(77656)
(77066)
(73751)
(49257)
(37357)
(34967)
(30221)
(29330)
(27691)
(26277)
(26238)
(24529)
(24281)
(24129)
(23749)
(23000)
(22872)
(22195)
(22065)
(19203)
(19004)
(18861)
(17904)
(17425)
(17341)
(17169)
(17167)
(15656)
(15270)
学科
(128681)
经济(128451)
(100220)
管理(97194)
(77015)
企业(77015)
方法(58590)
(52876)
数学(50574)
数学方法(49755)
(44227)
中国(36437)
农业(35051)
业经(33390)
(31217)
(26411)
地方(25297)
(24856)
财务(24762)
财务管理(24693)
企业财务(23473)
理论(23096)
(22599)
银行(22553)
(21691)
贸易(21681)
(21335)
(21123)
(21056)
技术(20375)
机构
学院(459806)
大学(459039)
(182729)
管理(180578)
经济(178719)
理学(156198)
理学院(154539)
管理学(151486)
管理学院(150650)
研究(149652)
中国(116887)
(96585)
(94437)
科学(92318)
(85357)
(74577)
财经(71703)
业大(70967)
中心(70034)
(68905)
研究所(67182)
农业(65621)
(65243)
北京(60540)
(58757)
师范(58205)
经济学(55185)
(54881)
(53783)
财经大学(53165)
基金
项目(311142)
科学(245041)
研究(227997)
基金(226523)
(196719)
国家(195032)
科学基金(168385)
社会(144713)
社会科(136519)
社会科学(136479)
(121592)
基金项目(119306)
自然(109211)
自然科(106675)
自然科学(106648)
教育(105176)
自然科学基金(104718)
(101489)
资助(93650)
编号(93471)
成果(76148)
重点(69111)
(68962)
(65225)
(64402)
课题(63891)
创新(60120)
科研(59628)
国家社会(59504)
教育部(59281)
期刊
(202574)
经济(202574)
研究(138384)
中国(93208)
(83465)
(76227)
学报(73584)
科学(66834)
管理(64380)
大学(57441)
农业(56450)
学学(54462)
教育(49858)
(45712)
金融(45712)
技术(40125)
业经(36204)
财经(35208)
经济研究(31111)
(30015)
(27490)
问题(26833)
(24373)
技术经济(21724)
科技(21262)
理论(21132)
统计(21032)
图书(20245)
现代(20094)
财会(20038)
共检索到683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平  殷宝明  
通过构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测算模型,文章研究了待遇补贴方式下的年度平衡模式和阶段式平衡模式,缴费补贴方式下的阶段式平衡模式三种方案下的财政补贴规模、趋势和制度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缴费补贴方式下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式平衡模式具有在相同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下年均财政补贴规模最小且财政支出规模稳定的特征。据此认为我国应建立财政提供缴费补贴的阶段式现收现付制平衡模式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机制。在基金管理方面,应配套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与监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的衔接与并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海龙  赵建国  
2009年以来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仍存在财政补贴筹资责任不明晰、财政补贴标准过低、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为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应优化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构建一个财政补贴筹资责任明晰、补贴标准适度、补贴资金来源多元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配套立法、监督管理等措施对财政补贴机制予以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万  
运用精算平衡原理,对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的个人缴费水平和财政补贴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目前按现收现付制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但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加重,压力会不断增大。不过在近二十年内,如果财政对纯保费进行对等补贴,压力仍应在财政的可承受范围内。如果按基金积累制启动,则初始期间的保费投入将会很大,很可能会使得该模式对决策者的吸引力不强。但不管采取何种类型的制度,政府都应该为目前农村老人提供较低水平的养老保障,这是必需的,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嘉蔚  余桔云  
本文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了财政补贴前后不同投保年龄的年缴费理论值,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财政补贴对参保农民有效缴费能力的影响情况。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大武  
新农保政策试点与推广的积极性已被社会公众认可。本文基于辽宁省新农保政策及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负担能力。研究发现,政府具备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能力,并可以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式、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引导机制与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新农保试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不佳、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偏低、缺乏财政补贴的资金保障机制和政府补贴个人账户资金的非私人特性问题等。因此,需要完善财政补贴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和明确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产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特点业已证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本文运用精算方法,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出几种不同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组合下各参保年龄的趸缴和年缴纯保费;通过分析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替代率的敏感性,找出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个人账户待遇给付方案,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社会保险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之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向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原则。2012年政府提出要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本目标,比预期的2020年提前了8年。要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目标,关键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而农民参保积极性又取决于政府财政补贴的激励力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洁  
"普惠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2020年提前至2012年实现全覆盖,比预定目标提前了8年的时间。新农保"提速"关键看政府财政能力以及农民的缴费能力两个因素。现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能否满足农民未来的养老需求?农民的缴费能力受制于哪些因素,能否跟得上?本文选取2010年河北省37个试点县的经验数据,根据现行制度安排,依据"未来给付精算现值等于未来缴费精算现值的思想"构建了农民养老平衡模型,分析了"没有财政补贴、现行财政补贴、提高财政补贴"三种方案对农民缴费能力的影响,指出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财政补贴的动态增长机制、提高最低缴费档次缴费额等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平  刘威  
本文基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基础养老金补贴、个人账户缴费补贴及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缺口带来的财政兜底责任,综合考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养老金财政负担水平,并同养老金精算价值和平均替代率指标建立联动模型。通过追踪养老金财政负担水平的平均替代率弹性指标的变化,本文认为未来城乡居保制度应更加侧重于个人账户缴费补贴,以实现财政补贴模式的不断改进;另外,强调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私有属性,通过计发系数的调整减少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引发的兜底责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惠元  
通过模拟预测2010-2053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发现总体来看,2010-2053年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根据可持续性评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宫晓霞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财政必须给予大力支持。2009年我国开始试行的"新农保"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对参保农民缴费给予补贴,并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了一个有政府财力大力支持的崭新阶段。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财政在支持"新农保"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体制以及建立新农保财政投入的制度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霞  
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新农保"政策实施概况和"新农保"政策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政府补贴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农户参保积极性且保费补贴鼓励农户提高缴费档次并提高了农户养老金待遇水平,随后进一步探析了"新农保"政府保费补贴尚待改进的方面,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增加政府保费补贴的梯度差别;提高政府保费补贴最低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