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2)
2023(11310)
2022(9599)
2021(9238)
2020(7779)
2019(17989)
2018(17663)
2017(34445)
2016(18869)
2015(21328)
2014(21409)
2013(21425)
2012(19930)
2011(17827)
2010(18005)
2009(16947)
2008(17291)
2007(15810)
2006(13799)
2005(12089)
作者
(53070)
(44791)
(44472)
(42535)
(27915)
(21609)
(20515)
(17473)
(16740)
(15847)
(15062)
(14845)
(13869)
(13817)
(13800)
(13771)
(13688)
(12918)
(12867)
(12576)
(11120)
(10870)
(10815)
(10337)
(10314)
(10095)
(10002)
(9682)
(9081)
(8969)
学科
(79998)
经济(79827)
(59945)
(50673)
管理(48780)
(36837)
企业(36837)
方法(33893)
农业(33458)
(30655)
数学(29036)
数学方法(28808)
中国(23527)
业经(22653)
地方(19593)
(19401)
(14809)
财务(14792)
财务管理(14735)
(14193)
银行(14172)
财政(14135)
(13991)
企业财务(13912)
(13378)
贸易(13375)
(13323)
(12986)
(12839)
(12780)
机构
学院(265590)
大学(260890)
(110006)
经济(107576)
管理(101326)
研究(87202)
理学(86737)
理学院(85792)
管理学(84409)
管理学院(83909)
中国(72417)
(62629)
(58690)
(54247)
科学(53432)
农业(47903)
(44449)
业大(43972)
中心(42956)
财经(42542)
(41924)
研究所(39663)
(38416)
(34258)
师范(34004)
北京(33701)
经济学(33099)
(32765)
财经大学(30718)
(30438)
基金
项目(171300)
科学(133591)
研究(128908)
基金(122536)
(104896)
国家(103828)
科学基金(88823)
社会(82651)
社会科(76881)
社会科学(76855)
(69300)
基金项目(66094)
教育(57404)
(56167)
自然(55223)
编号(55121)
自然科(53851)
自然科学(53835)
自然科学基金(52870)
资助(48845)
成果(44535)
(38275)
(37818)
重点(37687)
课题(36585)
(35516)
(35105)
(33593)
国家社会(33170)
科研(33052)
期刊
(129749)
经济(129749)
研究(80678)
(66366)
中国(55503)
(49787)
农业(44848)
学报(40754)
科学(37552)
大学(31760)
(31450)
金融(31450)
学学(30241)
管理(29457)
业经(26779)
教育(22853)
技术(20994)
(20987)
财经(20839)
问题(18678)
经济研究(18279)
(17654)
(16139)
农村(15393)
(15393)
农业经济(15284)
世界(13284)
技术经济(13194)
资源(12981)
经济问题(12927)
共检索到405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大武  
新农保政策试点与推广的积极性已被社会公众认可。本文基于辽宁省新农保政策及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负担能力。研究发现,政府具备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能力,并可以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式、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引导机制与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嘉蔚  余桔云  
本文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了财政补贴前后不同投保年龄的年缴费理论值,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财政补贴对参保农民有效缴费能力的影响情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海龙  赵建国  
2009年以来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仍存在财政补贴筹资责任不明晰、财政补贴标准过低、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为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应优化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构建一个财政补贴筹资责任明晰、补贴标准适度、补贴资金来源多元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配套立法、监督管理等措施对财政补贴机制予以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新农保试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不佳、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偏低、缺乏财政补贴的资金保障机制和政府补贴个人账户资金的非私人特性问题等。因此,需要完善财政补贴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和明确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社会保险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之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向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原则。2012年政府提出要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本目标,比预期的2020年提前了8年。要实现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目标,关键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而农民参保积极性又取决于政府财政补贴的激励力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平  殷宝明  
通过构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测算模型,文章研究了待遇补贴方式下的年度平衡模式和阶段式平衡模式,缴费补贴方式下的阶段式平衡模式三种方案下的财政补贴规模、趋势和制度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缴费补贴方式下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式平衡模式具有在相同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下年均财政补贴规模最小且财政支出规模稳定的特征。据此认为我国应建立财政提供缴费补贴的阶段式现收现付制平衡模式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机制。在基金管理方面,应配套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与监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的衔接与并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穆怀中  韩之彬  陈曦  
本文基于辽宁省的数据,以"生命周期福利补偿"理论为基本依据,选取"职工养老保险福利亏欠"为核心指标,通过构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适度水平的测算数理模型,最终测得辽宁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适度水平由1989年的3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473亿元,且随着养老福利亏欠人口逐渐消减,适度水平开始平稳下降,逐渐降低至2039年32亿元,整体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现实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水平进行适度性检验,发现目前的补贴水平较为适度。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明确补贴责任,拓宽基金筹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洁  
"普惠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2020年提前至2012年实现全覆盖,比预定目标提前了8年的时间。新农保"提速"关键看政府财政能力以及农民的缴费能力两个因素。现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能否满足农民未来的养老需求?农民的缴费能力受制于哪些因素,能否跟得上?本文选取2010年河北省37个试点县的经验数据,根据现行制度安排,依据"未来给付精算现值等于未来缴费精算现值的思想"构建了农民养老平衡模型,分析了"没有财政补贴、现行财政补贴、提高财政补贴"三种方案对农民缴费能力的影响,指出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财政补贴的动态增长机制、提高最低缴费档次缴费额等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亚柯  李鹏  
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13年CHIPs数据,基于农村居民终身养老保险缴费和收益的精算关系,分析农村居民养老保险2018年政策调整前后的财政补贴激励和再分配效应后,可以发现农居保制度使参保农村居民获得了终身养老金纯收益,具有正向再分配作用。2018年政策调整后,农村居民终身养老金纯收益增大,养老保障水平提升。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终身养老金纯收益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政策调整后中西部地区纯收益有较大提升,地区间差距缩小。政策调整前,农居保制度具有"多缴多得"激励作用,但"长缴多得"作用不明显。政策调整后,由于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长缴多得"作用得以改善。高缴费档次和高缴费年限群体收益—缴费比增大,有利于提升年轻群体早参保和长期缴费的积极性,选择更高缴费档次。分账户看,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制度的激励性,其作用较提高缴费补贴政策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敏  李磊  李连友  刘中海  
文章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与社会福利指数综合测算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水平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有效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未来40年间,财政补贴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东、中、西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度。但从目前的保障水平来看,财政补贴缩小地区福利不平衡的再分配效应发挥还不明显,加强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的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是避免地区间福利不平衡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关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丹  刘曦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变农村养老方式、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难点。本研究报告以辽宁省"新农保"试点调查为基础,总结其在推行"新农保"试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青  
新农合财政补贴能否立足长远和实现合理增长,直接影响到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保险精算方法,将通常被忽略的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等关键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对新农合未来36年的财政补贴增长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新农合人均财政补贴和总补贴都将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与制度整合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在2019年制度整合完成之前,人均财政补贴和总补贴年增长率应分别达到10.6%左右和9.2%左右,之后增速可逐步放缓。第二,人均财政补贴增长需要采取定额递增的方式。如果保持现有补贴比例不变,在2020年之前,每年调增50元左右;2021—2025年每年调增60-70元,2026—2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霞  
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新农保"政策实施概况和"新农保"政策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政府补贴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农户参保积极性且保费补贴鼓励农户提高缴费档次并提高了农户养老金待遇水平,随后进一步探析了"新农保"政府保费补贴尚待改进的方面,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增加政府保费补贴的梯度差别;提高政府保费补贴最低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