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6)
2023(17346)
2022(14851)
2021(14149)
2020(11783)
2019(26895)
2018(26534)
2017(51562)
2016(27540)
2015(31111)
2014(30942)
2013(30326)
2012(27542)
2011(24402)
2010(24370)
2009(22282)
2008(21804)
2007(18931)
2006(16490)
2005(13926)
作者
(75891)
(63513)
(62745)
(60045)
(39940)
(30383)
(28648)
(25021)
(23905)
(22252)
(21405)
(21260)
(19610)
(19592)
(19380)
(19218)
(18849)
(18714)
(18110)
(17773)
(15463)
(15357)
(15319)
(14664)
(14383)
(14071)
(14013)
(13803)
(12605)
(12494)
学科
(109156)
经济(108944)
(85820)
管理(79182)
(62622)
企业(62622)
(51796)
方法(50561)
数学(43675)
数学方法(43091)
(37102)
农业(34357)
中国(31267)
业经(29233)
地方(23325)
(23217)
(21098)
(20433)
财务(20359)
财务管理(20298)
企业财务(19288)
理论(18981)
(17815)
(17809)
贸易(17802)
银行(17778)
技术(17420)
(17335)
(16982)
(16764)
机构
学院(379853)
大学(377216)
管理(154580)
(151553)
经济(148330)
理学(134786)
理学院(133438)
管理学(131024)
管理学院(130349)
研究(119989)
中国(94802)
(77997)
(75766)
科学(74345)
(72754)
业大(59950)
(58192)
财经(57807)
中心(57439)
农业(55534)
(54690)
(52796)
研究所(52760)
(48763)
北京(48403)
师范(48346)
经济学(44954)
(44066)
(43131)
财经大学(42866)
基金
项目(265020)
科学(209273)
研究(196529)
基金(193096)
(166574)
国家(165077)
科学基金(143530)
社会(125521)
社会科(118076)
社会科学(118041)
(104040)
基金项目(103028)
自然(92426)
自然科(90278)
自然科学(90257)
教育(89669)
自然科学基金(88609)
(85940)
编号(81590)
资助(78552)
成果(64851)
(58759)
重点(58233)
(55878)
(55075)
课题(54388)
国家社会(51358)
创新(51309)
科研(50881)
教育部(50696)
期刊
(165143)
经济(165143)
研究(111173)
(73122)
中国(73051)
(60445)
学报(58356)
科学(54251)
管理(51666)
农业(49745)
大学(46225)
学学(43919)
教育(39400)
(37343)
金融(37343)
技术(32495)
业经(32196)
财经(27442)
经济研究(24689)
(23329)
(22871)
问题(22360)
(20075)
科技(18076)
技术经济(17940)
理论(17819)
图书(17165)
现代(16887)
实践(16412)
(16412)
共检索到549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惠元  
通过模拟预测2010-2053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发现总体来看,2010-2053年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根据可持续性评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宫晓霞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财政必须给予大力支持。2009年我国开始试行的"新农保"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政府对参保农民缴费给予补贴,并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了一个有政府财力大力支持的崭新阶段。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财政在支持"新农保"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体制以及建立新农保财政投入的制度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嘉蔚  余桔云  
本文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了财政补贴前后不同投保年龄的年缴费理论值,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财政补贴对参保农民有效缴费能力的影响情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文献  文先明  
集体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予以补助对于激发农民参保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鉴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对集体补助主体缴费责任的软约束所带来的制度惯性,使得要改变新制度设计中集体筹资的困境和问题,还需政府科学谋划。因此,当务之急是继续努力发展壮大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要进行制度的科学设计,在集体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过补助标准、补助形式等的规范化、法制化,实现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信邦  刘晴晴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对制度采取补贴支持以体现其责任,但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如何衡量一直被学界和政府所关注。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SPSS等分析工具,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模式、农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0%等假设前提下,对未来30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不同地区农民缴费负担能力有差别,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对农民参保的支持能力有差别;二是不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不同的增长率条件下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维系该制度的财务收支平衡,保证农民养老金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海龙  赵建国  
2009年以来我国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迅猛发展,其中财政补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仍存在财政补贴筹资责任不明晰、财政补贴标准过低、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为确保新农保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应优化现行新农保财政补贴机制,构建一个财政补贴筹资责任明晰、补贴标准适度、补贴资金来源多元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配套立法、监督管理等措施对财政补贴机制予以保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范大武  
新农保政策试点与推广的积极性已被社会公众认可。本文基于辽宁省新农保政策及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省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负担能力。研究发现,政府具备新农保的财政补贴能力,并可以进一步从财政补贴方式、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引导机制与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等方面完善新农保的财政补贴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新农保试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不佳、基础养老金的收入替代率偏低、缺乏财政补贴的资金保障机制和政府补贴个人账户资金的非私人特性问题等。因此,需要完善财政补贴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和明确地方财政补贴的资金产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平  殷宝明  
通过构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财务平衡测算模型,文章研究了待遇补贴方式下的年度平衡模式和阶段式平衡模式,缴费补贴方式下的阶段式平衡模式三种方案下的财政补贴规模、趋势和制度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缴费补贴方式下的现收现付制阶段式平衡模式具有在相同养老金目标替代率水平下年均财政补贴规模最小且财政支出规模稳定的特征。据此认为我国应建立财政提供缴费补贴的阶段式现收现付制平衡模式作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机制。在基金管理方面,应配套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与监管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的衔接与并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深远,对制度的经办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四省市六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案例和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特征的新农保试点地区服务提供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类别群体对新农保服务的体验情况及参保意愿,本研究在弄清我国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与政策,试图得出我国新农保服务提供能力的基本判断,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万  
运用精算平衡原理,对不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的个人缴费水平和财政补贴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目前按现收现付制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小,但随着农村老龄化问题加重,压力会不断增大。不过在近二十年内,如果财政对纯保费进行对等补贴,压力仍应在财政的可承受范围内。如果按基金积累制启动,则初始期间的保费投入将会很大,很可能会使得该模式对决策者的吸引力不强。但不管采取何种类型的制度,政府都应该为目前农村老人提供较低水平的养老保障,这是必需的,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绿林  朱铁林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是保证农村参保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