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0)
- 2023(12587)
- 2022(11008)
- 2021(10427)
- 2020(8617)
- 2019(19684)
- 2018(19879)
- 2017(38803)
- 2016(20871)
- 2015(23592)
- 2014(23505)
- 2013(23309)
- 2012(21132)
- 2011(19088)
- 2010(19101)
- 2009(17663)
- 2008(17183)
- 2007(15264)
- 2006(13566)
- 2005(11687)
- 学科
- 济(85521)
- 经济(85335)
- 业(65973)
- 管理(54306)
- 农(50387)
- 企(43112)
- 企业(43112)
- 方法(37432)
- 农业(33509)
- 数学(31489)
- 数学方法(31177)
- 业经(24992)
- 中国(24081)
- 财(19419)
- 地方(17984)
- 制(17372)
- 学(16785)
- 理论(14552)
- 银(14012)
- 银行(13979)
- 贸(13656)
- 贸易(13650)
- 和(13501)
- 发(13456)
- 易(13293)
- 行(13277)
- 策(12850)
- 技术(12790)
- 农业经济(12518)
- 融(12391)
- 机构
- 学院(294358)
- 大学(292682)
- 管理(121660)
- 济(116634)
- 经济(114061)
- 理学(105756)
- 理学院(104683)
- 管理学(102974)
- 管理学院(102454)
- 研究(95067)
- 中国(75220)
- 农(64062)
- 京(61464)
- 科学(59183)
- 财(52279)
- 业大(49713)
- 农业(48760)
- 所(46747)
- 中心(44978)
- 研究所(42527)
- 江(42478)
- 财经(41910)
- 北京(38488)
- 范(38335)
- 经(38241)
- 师范(38065)
- 州(34572)
- 经济管理(33504)
- 院(33382)
- 经济学(32914)
- 基金
- 项目(203504)
- 科学(160094)
- 研究(152376)
- 基金(147649)
- 家(127090)
- 国家(125877)
- 科学基金(108838)
- 社会(96979)
- 社会科(90729)
- 社会科学(90702)
- 省(79977)
- 基金项目(79499)
- 自然(69573)
- 自然科(67904)
- 自然科学(67891)
- 教育(67582)
- 自然科学基金(66674)
- 划(65878)
- 编号(64500)
- 资助(59453)
- 成果(51546)
- 部(44945)
- 重点(44172)
- 发(43374)
- 课题(42191)
- 创(41896)
- 创新(38944)
- 国家社会(38934)
- 科研(38499)
- 人文(38293)
- 期刊
- 济(132492)
- 经济(132492)
- 研究(86647)
- 农(67461)
- 中国(56709)
- 学报(46395)
- 农业(45908)
- 科学(43752)
- 管理(38977)
- 财(36907)
- 大学(36340)
- 学学(34488)
- 融(30798)
- 金融(30798)
- 教育(29968)
- 业经(27200)
- 技术(23839)
- 业(20479)
- 财经(19264)
- 问题(18260)
- 经济研究(17795)
- 版(16265)
- 经(16132)
- 理论(15105)
- 农业经济(15042)
- 图书(14836)
- 农村(14716)
- 村(14716)
- 科技(14552)
- 技术经济(14246)
共检索到428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乐平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绿林 朱铁林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是保证农村参保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钦春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到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8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洁 战梦霞
为落实国务院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使农保基金的缴纳和领取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得以实施,文章在对旧农保的缴费和领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新农保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保基金缴纳和领取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缴费及其调整、领取及其调整的相关指标体系,以落实和完善缴费和领取水平及方式,促进新农保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缴费 领取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正杰
本文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保障水平偏低、缺乏内生调整机制等主要问题,在延续"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和个人缴费定额分档、自愿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对基础养老金标准机制和个人账户筹资标准机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个包括三点优化改进的设计方案;在对相关参数取值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代入参数取值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替代率和适度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通过测算和分析,提出了对优化方案和参数取值的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龙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替代率这个指标进行量化,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做法,在不同缴费标准、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等不同变量组合下可以分析出替代率的变动情况,提出确定合理缴费档次及标准、改变基金投资渠道、落实并加大地方政府补贴力度等措施,真正实现该制度的"有弹性、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拟通过对近几年的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在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仍然存在分歧,且框架性建议过多、具体性建议较少。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老年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述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伟
作为一项新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制度设计本身还是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五个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搞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是解决问题、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情况 制度完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昌平
为满足农村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抓住"人口红利"带来的各种良机,尽快改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处于"制度真空"的现实,有必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和战略高度,从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个人账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惠元
新农保风险指的是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新农保制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该文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风险 识别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工作进展顺利,制度深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制度定型,需要对试点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和系统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2009GXS5B070)专题研究计划。按项目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成立了课题组,对部分试点地区——江西赣州、陕西宝鸡、江苏无锡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新农保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经办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本刊将报告中"关于完善制度设计"部分予以刊发,以期对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兰雄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试点过程中。本文通过揭示新农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从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方面提出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的思路,提高新农保基金运作的整体效益,以利于今后新农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管理 预算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北省武汉市财政局课题组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全国首批、湖北省13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地区之一,自2010年1月以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一、新农保试点的主要内容界定参保对象。参保对象为本辖区年满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遵循本人自愿的原则参加新农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