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1)
- 2023(17503)
- 2022(15144)
- 2021(14100)
- 2020(11903)
- 2019(27142)
- 2018(27004)
- 2017(52661)
- 2016(28102)
- 2015(31695)
- 2014(31441)
- 2013(31117)
- 2012(28413)
- 2011(25343)
- 2010(25300)
- 2009(23338)
- 2008(22588)
- 2007(19885)
- 2006(17564)
- 2005(14955)
- 学科
- 济(115780)
- 经济(115559)
- 业(86451)
- 管理(77306)
- 企(60912)
- 企业(60912)
- 方法(54440)
- 农(52121)
- 数学(47491)
- 数学方法(46917)
- 农业(34663)
- 中国(31920)
- 业经(29785)
- 财(29017)
- 地方(25336)
- 制(22793)
- 学(21790)
- 贸(20074)
- 贸易(20063)
- 易(19482)
- 理论(18652)
- 银(18131)
- 银行(18096)
- 技术(17801)
- 务(17738)
- 财务(17663)
- 财务管理(17621)
- 行(17169)
- 和(17072)
- 融(16885)
- 机构
- 学院(391580)
- 大学(390172)
- 管理(160210)
- 济(158104)
- 经济(154629)
- 理学(139516)
- 理学院(138103)
- 管理学(135637)
- 管理学院(134929)
- 研究(124107)
- 中国(97292)
- 京(80768)
- 科学(76342)
- 农(74969)
- 财(72204)
- 业大(61811)
- 所(60037)
- 中心(59750)
- 财经(58045)
- 江(57642)
- 农业(57283)
- 研究所(54522)
- 经(53146)
- 范(50901)
- 师范(50470)
- 北京(50118)
- 经济学(47158)
- 州(46493)
- 院(44630)
- 财经大学(43189)
- 基金
- 项目(273850)
- 科学(216477)
- 研究(202407)
- 基金(199705)
- 家(172069)
- 国家(170549)
- 科学基金(148579)
- 社会(129974)
- 社会科(122400)
- 社会科学(122366)
- 省(108132)
- 基金项目(106472)
- 自然(95597)
- 自然科(93399)
- 自然科学(93378)
- 教育(92164)
- 自然科学基金(91700)
- 划(88764)
- 编号(83772)
- 资助(81500)
- 成果(66454)
- 部(60622)
- 重点(60105)
- 发(58088)
- 创(56627)
- 课题(55891)
- 国家社会(53184)
- 创新(52766)
- 科研(52314)
- 教育部(52295)
- 期刊
- 济(171857)
- 经济(171857)
- 研究(112475)
- 中国(75339)
- 农(74813)
- 学报(60418)
- 科学(55863)
- 管理(53757)
- 财(53418)
- 农业(50862)
- 大学(47590)
- 学学(44893)
- 教育(40279)
- 融(39341)
- 金融(39341)
- 技术(33932)
- 业经(33422)
- 财经(27446)
- 经济研究(25226)
- 业(23792)
- 问题(23341)
- 经(23311)
- 图书(22020)
- 版(19935)
- 理论(18987)
- 技术经济(18659)
- 科技(18467)
- 统计(18137)
- 实践(17503)
- 践(17503)
共检索到569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深远,对制度的经办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四省市六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案例和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特征的新农保试点地区服务提供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类别群体对新农保服务的体验情况及参保意愿,本研究在弄清我国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与政策,试图得出我国新农保服务提供能力的基本判断,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服务提供能力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封铁英 高鑫
研究目的: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41.9%的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农户并无此意愿。相对于中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所在区域、土地流转了解度、新农保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显著影响农户低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而只有所在区域、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与满意度、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对农户高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是提高农户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关键激励因素,应从农户差异、区域差异与政策协同视角,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庆君 苏明政
新农保改变了过去老农保仅由个人缴费的筹资方式,而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论文结合辽宁省新农保试点的实践,从农民的投保能力、政府的基金筹集能力、投保收益等方面,对新农保的基金筹集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基金筹集 补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唐城 吴秀敏
本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雅安市雨城区1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耕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显著,农户类别、家庭基本支出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 徐利群
本文以对湖南省4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阶段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健康状况越差、农民的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月收入越高、家庭月支出剩余越少、儿子数量越少、农民对"养儿防老"和"土地保障"的态度越不赞同、期望的养老方式是新农保、对新农保缴费标准越满意及身边的参保人越多,农民越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关键词:
农民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慧 孙东升
2009年底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旨在为农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新农保对消费的作用,得出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有正负两方面影响的结论,并且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对消费有不同的作用。新农保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促进了部分农民的消费,但其社会保障作用有待加强。从长期来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增加农民消费会产生久远并且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新农保 农民消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惠元
财政补贴机制是新农保与老农保的最大区别,财政保障能力能否可持续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模拟预测2010~2030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人口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在未来20年中,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通过长期动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尽快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完善基础养老金调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东部农业人口较多省份的财政支持;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落实好...
关键词:
新农保 财政支持能力 长期动态 人口预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作为一项新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将可能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五个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搞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是解决问题、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情况 制度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许成珍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如今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本文利用对安徽省7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农民的意愿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和落实不到位、新农合制度自身存在缺陷、现行医药市场严重制约新农合的健康发展,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农民意愿 医疗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生
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目前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本文构建了人口预测模型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以河北省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按目前的缴费水平及实证调研的缴费档次,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收支缺口在2028年达到110亿元左右。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状况,应该按照国家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方法未雨绸缪,提前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提升农保的统筹层次,放大基金的风险分散功能。长远来看,新农保、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应有效衔接。
关键词:
新农保 河北地区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丽
文章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农民入手,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级试点市——山东省临沂市进行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参保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三个外部因素——政策设计安排、基层政府政策实施质量和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而农民内部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收入、耕地等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农保 参保意愿 政策设计 政策实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谭华清 周广肃 王大中
本文首次讨论了中国的新农保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表明,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家庭要比没有参加新农保家庭外出的概率要高2%左右。新农保这一影响存在"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等两种效应。对于未满60周岁的个人,新农保主要通过"保障"效应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因为未满60周岁不能马上获得养老金,但是由于购买了养老保险,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的个人,参加新农保能够马上获得稳定的养老金。这一笔收入有助这些老年人照顾自己以及家庭中的孩子,从而促进家庭中中青年的外出就业,这就是"收入"效应。最后,工具变量方法的结果也支持上述发现。
关键词:
新农保 城乡劳动力转移 养老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成全 赵玉凤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农村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落脚点和支撑点;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应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文章基于调查研究和规划实例,参考国内外农村规划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地位和意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
农民意愿 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庆君 陈娜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一重大惠民政策中,农村基层群众和干部对政策的认知和意愿在该项改革推行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辽宁义县新农保试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试点中还存在部分农户对新农保制度的相关知识了解非常有限,农户总体上缴费能力和预期缴费水平较低、部分农户缴费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在试点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适度增加缴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加强基金的监督和管理,以增强新农保政策推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投保意愿 调查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