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4)
2023(14718)
2022(12863)
2021(12166)
2020(10063)
2019(22988)
2018(23074)
2017(45167)
2016(24464)
2015(27511)
2014(27527)
2013(27167)
2012(24937)
2011(22628)
2010(22909)
2009(21170)
2008(20811)
2007(18593)
2006(16743)
2005(14726)
作者
(69645)
(57944)
(57450)
(54991)
(36769)
(27816)
(26252)
(22846)
(22094)
(20759)
(19651)
(19569)
(18276)
(18200)
(17899)
(17687)
(17234)
(17134)
(16605)
(16408)
(14391)
(14321)
(13994)
(13487)
(13230)
(13074)
(12936)
(12769)
(11697)
(11452)
学科
(98477)
经济(98283)
(75491)
管理(66205)
(52305)
企业(52305)
(51459)
方法(41802)
数学(35253)
数学方法(34802)
农业(34143)
中国(28479)
业经(27169)
(24317)
(20867)
地方(20832)
(19735)
(17525)
理论(17176)
(17098)
银行(17063)
(17014)
贸易(17008)
(16566)
(16259)
(15611)
(15156)
金融(15154)
技术(14743)
(14729)
机构
学院(345298)
大学(343726)
管理(140146)
(139455)
经济(136301)
理学(120908)
理学院(119645)
管理学(117689)
管理学院(117053)
研究(115473)
中国(91156)
(72597)
科学(70189)
(69799)
(64908)
(57385)
业大(54902)
中心(54053)
农业(53160)
研究所(51833)
(51671)
财经(51016)
(46457)
北京(45931)
(45696)
师范(45362)
(41438)
(40966)
经济学(39713)
经济管理(37894)
基金
项目(231897)
科学(182389)
研究(174285)
基金(167626)
(144182)
国家(142811)
科学基金(123156)
社会(110251)
社会科(103437)
社会科学(103408)
(90770)
基金项目(88972)
自然(78602)
教育(78461)
自然科(76717)
自然科学(76700)
自然科学基金(75320)
(75284)
编号(73662)
资助(68605)
成果(60213)
(51587)
重点(50914)
(49715)
课题(49268)
(47561)
创新(44237)
国家社会(44168)
教育部(44051)
人文(43692)
期刊
(160629)
经济(160629)
研究(105732)
(71592)
中国(68901)
学报(52550)
科学(49745)
农业(48572)
管理(47471)
(46666)
大学(41263)
学学(38902)
(38444)
金融(38444)
教育(38386)
业经(30627)
技术(28949)
财经(23760)
经济研究(22636)
(22114)
问题(21377)
(20066)
(18094)
图书(17576)
理论(17328)
技术经济(16767)
科技(16380)
现代(16283)
实践(15910)
(15910)
共检索到517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晓冬  上官霜月  方向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成效是决策层和学界颇为重视,并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两个角度系统梳理关于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文献,并对既往文献出现分歧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新农保不仅对农村家庭的收入、贫困、消费、储蓄等经济福利产生影响,还将对农村居民的劳动供给、健康状况与主观福利产生作用。此外,新农保还在养老模式、性别偏好、儿童照料与健康,以及居民政治信任等方面发挥着溢出效应。既往文献在不同研究主题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果分歧,可能的原因包括研究时期、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数据与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后,新农保与农民增收渠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差距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政策优化设计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石生  
2009年国务院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及与"老农保"的区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ERG需求理论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拟通过对近几年的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在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仍然存在分歧,且框架性建议过多、具体性建议较少。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龙小红  
文章从新农保政策运行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四大方面全面评估其绩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农保运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团风县和宜都市新农保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发现这两地的新农保政策绩效处于中等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世祥  梁宝敏  曾绍周  
2009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指出了建立个人账户、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川川  John Giles  赵耀辉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戚晓明  周应恒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学术界对于这项制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政府财政责任、基金筹集与管理、保障水平、农民参保问题等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上,而对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与利益、制度的福利效应、风险管理等问题研究较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芳  葛笑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试点探索。1992年,民政部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开始实施。从2007年开始,一种全新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开始在部分省市区实行。从政策分析角度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情况,对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岳家声  徐沙沙  赵凤  赵伯瑞  胡欣然  彭艳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试点以来,农村居民的参保率不断增加,老年居民的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就辽宁省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主要受"对未来的预期""对政策及执行的认可度"和"对操作层面的认可度"三方面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对此,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居民对其的未来预期和认知水平,简化办理手续、提高办理效率、精简合并办理环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要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开始在各地迅速展开。在实践中,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缺少法律保护、农保资金筹集难等等。文章以体制为切入点,探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进行创造性改革,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章华  黄丽群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还存在部分人户分离人群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已年满60周岁、未参保的农村户籍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存在困难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缴费、政府补贴机制;规范集体、其他组织、个人对参保人补助和资助行为;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绿林  朱铁林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是保证农村参保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钦春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到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8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正杰  
本文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保障水平偏低、缺乏内生调整机制等主要问题,在延续"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和个人缴费定额分档、自愿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对基础养老金标准机制和个人账户筹资标准机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个包括三点优化改进的设计方案;在对相关参数取值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代入参数取值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替代率和适度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通过测算和分析,提出了对优化方案和参数取值的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