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6)
- 2023(19323)
- 2022(16700)
- 2021(15637)
- 2020(13071)
- 2019(29885)
- 2018(29296)
- 2017(55431)
- 2016(29942)
- 2015(33549)
- 2014(33219)
- 2013(32584)
- 2012(29711)
- 2011(26725)
- 2010(26515)
- 2009(24477)
- 2008(23849)
- 2007(20697)
- 2006(18122)
- 2005(15574)
- 学科
- 济(118563)
- 经济(118342)
- 业(86912)
- 管理(80006)
- 企(63182)
- 企业(63182)
- 方法(53870)
- 农(52218)
- 数学(46729)
- 数学方法(46145)
- 农业(34556)
- 中国(33839)
- 业经(30941)
- 财(29686)
- 学(24965)
- 地方(23022)
- 制(22719)
- 贸(21866)
- 贸易(21858)
- 易(21279)
- 银(19090)
- 银行(19022)
- 理论(18704)
- 技术(18316)
- 行(18103)
- 务(17937)
- 和(17892)
- 财务(17864)
- 财务管理(17824)
- 融(17792)
- 机构
- 学院(416668)
- 大学(416140)
- 济(165955)
- 管理(164784)
- 经济(162574)
- 理学(143451)
- 理学院(141875)
- 研究(140176)
- 管理学(139114)
- 管理学院(138377)
- 中国(108289)
- 科学(89260)
- 农(87239)
- 京(87084)
- 财(74683)
- 业大(70299)
- 所(70181)
- 农业(67614)
- 中心(66096)
- 研究所(64399)
- 财经(60044)
- 江(59670)
- 经(55020)
- 北京(54177)
- 范(53776)
- 师范(53168)
- 院(50128)
- 经济学(49107)
- 州(48230)
- 财经大学(44700)
- 基金
- 项目(293993)
- 科学(229987)
- 基金(213932)
- 研究(210071)
- 家(189019)
- 国家(187205)
- 科学基金(159762)
- 社会(133857)
- 社会科(125992)
- 社会科学(125953)
- 省(114964)
- 基金项目(113841)
- 自然(105242)
- 自然科(102813)
- 自然科学(102782)
- 自然科学基金(100926)
- 划(96648)
- 教育(94986)
- 资助(86946)
- 编号(85427)
- 成果(67374)
- 重点(65584)
- 部(63928)
- 发(62369)
- 创(60899)
- 课题(57304)
- 科研(56958)
- 创新(56886)
- 国家社会(55244)
- 教育部(54219)
- 期刊
- 济(180821)
- 经济(180821)
- 研究(118946)
- 农(85903)
- 中国(79335)
- 学报(73906)
- 科学(65382)
- 农业(58286)
- 大学(56219)
- 管理(55796)
- 财(55188)
- 学学(53445)
- 教育(40227)
- 融(39821)
- 金融(39821)
- 业经(34585)
- 技术(33914)
- 业(28324)
- 财经(28093)
- 经济研究(27827)
- 问题(24021)
- 经(24006)
- 版(23060)
- 科技(21280)
- 业大(20621)
- 图书(20538)
- 理论(19733)
- 技术经济(19091)
- 资源(18702)
- 统计(18299)
共检索到60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睿
为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对高龄农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使用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DID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5~60岁参保农民的家庭消费因交保受到一定程度挤占,家庭食物支出受影响最显著;受制度差异造成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农民的家庭各项消费却并没有显著增加。因此,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通过提高财政补贴、创新新农保投资管理办法和探索全国社保基金的作用路径,以此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缩小制度间待遇差异和拓宽新农保资金来源。
关键词:
新农保 家庭消费 CHARLS 收入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跃华 王翌宵
本文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对低收入的贫困群体的生活产生更显著的效用,从而论证该制度是否助力扶贫工作。因为养老金是收入的组成部分,而收入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因此养老金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效用可能存在差别。本文按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基于CHARLS 2011~2015年数据,采用多维贫困指标,使用断点回归发现新农保养老金对贫困参保群体在食品消费方面产生更显著的效用,有助于扶贫工作。并使用含复杂时变效应的二元变量模型,进一步发现该效用在养老金开始发放时显现。本文结论有利于认识新农保政策对扶贫的作用,并将扶贫工作和已有的社会保险政策结合,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关键词:
新农保 扶贫 断点回归 复杂时变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军
文章基于宁夏451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较高,三个试点县的平均参保率达到了75.4%;(2)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民族与学历,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与耕地亩数,信息特征中的了解程度,以及邻居影响7个因素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发现,民族特征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而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农民的参保概率反而比较低。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周广肃
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对于60岁以下的参保居民,新农保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储蓄率。由于大多数居民的新农保缴费额仅为100元,预期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低,因此无法通过财富替代和降低风险的渠道减少家庭储蓄。与此同时,本文发现,新农保显著降低了60岁以上居民的储蓄率,这些老年人不需要缴纳保险费而直接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领取额(约每年660元)占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22.4%,直接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新农保要更大程度地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激励人们缴纳更高的保费,提高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储蓄率 消费 新农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爱 杨矗 常芳 田新 史耀疆 罗仁福 易红梅
本文以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新农保政策实践,构建了新农保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待检验假说。在此基础上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层面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新农保参保对农村居民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利用新农保采用先试点,逐步推广的特点构建工具变量,很好地解决了估计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新农保政策实施后参保农户的家庭日常费用支出显著高于未参保农户。这一研究结果为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农村家庭养老等的预防性储蓄,提振消费,并进而扩大内需提供了佐证。今后国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框架中的"家庭捆绑"机制对家庭代际经济转移的"挤出"效应及其程度,由此评价"家庭捆绑"制度安排对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以后,研究发现: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初期,"家庭捆绑"机制并没有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②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素导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人获得成年子女经济转移净额最少,相反,那些没多大积极性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却能获得比较多的子女经济转移净额。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慧 孙东升
2009年底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旨在为农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新农保对消费的作用,得出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有正负两方面影响的结论,并且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对消费有不同的作用。新农保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促进了部分农民的消费,但其社会保障作用有待加强。从长期来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增加农民消费会产生久远并且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新农保 农民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刘琰 刘承芳 张林秀 赵启然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收集的全国5省1803户农户的两期调研微观数据,使用农户层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对农户家庭总体土地流转以及土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而对农户的土地转入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当前,国家应积极落实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保政策的融合,加强政策合力,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建华 魏欣芝
本文运用新农保正式试点前后共6年的面板数据,借助消费函数,从制度试点、参保缴费人数、待遇领取人数三个角度建立Panel Data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建立与否对农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参保缴费人数和待遇领取人数与农民消费水平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淑英 田艳芳
基于3 953份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13.4个百分点;家庭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提高16.5个百分点;家庭自然资本负向影响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保概率降低9.7个百分点;家庭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 家庭禀赋 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春虹 赵旭东 张慧敏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S等识别策略重新评估“新农保”对养老行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家庭代际养老”不再具有显著挤出效应,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禀赋收入效应下“新农保”制度政策效应有减弱趋势,而“新农保”对“个人自我养老”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还将“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同时作为重要解释变量进行了二者变量关系的识别,发现“家庭代际养老”显著挤出了“个人自我养老”,而后者对前者无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方法和最新数据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进行了重新验证,得出了有差异的结论并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使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家庭和个人养老行为选择,揭示了研究结论蕴含的跨期选择和代际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开启了“新农保”制度效果的黑箱。
关键词:
新农保 代际经济支持 劳动供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世花 吴春宝
本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均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期照护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户金融市场参与及家庭资产配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仿真评估: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
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因素——来自山东省入户调查的证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及农民意愿研究——基于四省六县的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化博弈分析——基于政府与农民的视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的识别
城镇化、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务状况研究:2011年~2050年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倍差法分析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