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6)
2023(19061)
2022(16375)
2021(15225)
2020(12920)
2019(29273)
2018(29095)
2017(56524)
2016(30446)
2015(34097)
2014(33909)
2013(33538)
2012(30639)
2011(27675)
2010(27675)
2009(25733)
2008(25265)
2007(22473)
2006(19988)
2005(17160)
作者
(89308)
(74362)
(74078)
(70447)
(46890)
(35867)
(33452)
(29324)
(28102)
(26251)
(25086)
(25000)
(23439)
(23142)
(22850)
(22705)
(22470)
(22053)
(21390)
(21164)
(18534)
(18172)
(18129)
(17104)
(16862)
(16599)
(16504)
(16341)
(15006)
(14705)
学科
(123752)
经济(123527)
(89826)
管理(84498)
(65737)
企业(65737)
方法(57942)
(52427)
数学(50824)
数学方法(50254)
中国(35193)
农业(34614)
(31911)
业经(31265)
(25475)
(24589)
地方(23628)
(23452)
贸易(23443)
(22802)
(21298)
银行(21232)
(20226)
(19435)
财务(19362)
财务管理(19318)
(19154)
金融(19150)
技术(18997)
理论(18959)
机构
学院(437563)
大学(436812)
(176278)
管理(172756)
经济(172661)
理学(150295)
理学院(148700)
管理学(146006)
管理学院(145224)
研究(142591)
中国(110579)
(91083)
科学(89369)
(87836)
(81920)
业大(71714)
(71137)
农业(68136)
中心(66607)
财经(66169)
研究所(64833)
(62747)
(60379)
北京(56843)
(55304)
师范(54695)
经济学(53221)
(50904)
(50834)
财经大学(49208)
基金
项目(301114)
科学(235761)
基金(219217)
研究(216253)
(192224)
国家(190559)
科学基金(163169)
社会(138359)
社会科(130376)
社会科学(130337)
(117523)
基金项目(116524)
自然(106783)
自然科(104309)
自然科学(104279)
自然科学基金(102421)
(98658)
教育(98388)
资助(89882)
编号(87941)
成果(69857)
重点(66902)
(66367)
(63836)
(62132)
课题(59309)
科研(58105)
创新(58019)
国家社会(56970)
教育部(56515)
期刊
(191286)
经济(191286)
研究(125591)
(85958)
中国(78549)
学报(74389)
科学(65974)
(59952)
管理(58900)
农业(58060)
大学(56828)
学学(54278)
(44010)
金融(44010)
教育(40511)
业经(36373)
技术(35299)
财经(31744)
经济研究(29541)
(27357)
(27020)
问题(26421)
(23079)
科技(21286)
理论(20866)
技术经济(20475)
业大(20218)
统计(20145)
商业(20114)
现代(19013)
共检索到630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慧  孙东升  
2009年底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旨在为农民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新农保对消费的作用,得出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有正负两方面影响的结论,并且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保障对消费有不同的作用。新农保增强了农民的安全感,促进了部分农民的消费,但其社会保障作用有待加强。从长期来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增加农民消费会产生久远并且重要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建华  魏欣芝  
本文运用新农保正式试点前后共6年的面板数据,借助消费函数,从制度试点、参保缴费人数、待遇领取人数三个角度建立Panel Data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建立与否对农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参保缴费人数和待遇领取人数与农民消费水平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旭光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提供的年度数据,构造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探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并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断点回归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对于未满60岁的个体而言,新农保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已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的个体,新农保政策对其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考虑样本自选择情况下,该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睿  
为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对高龄农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使用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DID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5~60岁参保农民的家庭消费因交保受到一定程度挤占,家庭食物支出受影响最显著;受制度差异造成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农民的家庭各项消费却并没有显著增加。因此,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通过提高财政补贴、创新新农保投资管理办法和探索全国社保基金的作用路径,以此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缩小制度间待遇差异和拓宽新农保资金来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深远,对制度的经办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四省市六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案例和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特征的新农保试点地区服务提供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类别群体对新农保服务的体验情况及参保意愿,本研究在弄清我国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服务提供能力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与政策,试图得出我国新农保服务提供能力的基本判断,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王媛  
本文利用山东省10市16县16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Probit回归分析表明,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受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及子女养老能力等个人特征、家庭中儿子的数量及是否拥有党员等家庭特征、社区区位特征、农民的未来预期以及周围邻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但没有证实农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家庭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等家庭特征变量,村庄类型、有无村集体补助、信息对称等变量对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辉  徐利群  
本文以对湖南省4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阶段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健康状况越差、农民的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月收入越高、家庭月支出剩余越少、儿子数量越少、农民对"养儿防老"和"土地保障"的态度越不赞同、期望的养老方式是新农保、对新农保缴费标准越满意及身边的参保人越多,农民越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谭华清  周广肃  王大中  
本文首次讨论了中国的新农保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表明,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家庭要比没有参加新农保家庭外出的概率要高2%左右。新农保这一影响存在"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等两种效应。对于未满60周岁的个人,新农保主要通过"保障"效应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因为未满60周岁不能马上获得养老金,但是由于购买了养老保险,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促进农民外出就业。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的个人,参加新农保能够马上获得稳定的养老金。这一笔收入有助这些老年人照顾自己以及家庭中的孩子,从而促进家庭中中青年的外出就业,这就是"收入"效应。最后,工具变量方法的结果也支持上述发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军  
文章基于宁夏451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较高,三个试点县的平均参保率达到了75.4%;(2)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民族与学历,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与耕地亩数,信息特征中的了解程度,以及邻居影响7个因素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发现,民族特征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而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农民的参保概率反而比较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作为一项新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制度的运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到这些问题,将可能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五个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搞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步伐是解决问题、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封铁英  高鑫  
研究目的: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41.9%的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农户并无此意愿。相对于中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所在区域、土地流转了解度、新农保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显著影响农户低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而只有所在区域、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与满意度、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对农户高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是提高农户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关键激励因素,应从农户差异、区域差异与政策协同视角,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建华  薛兴利  毕红霞  李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政府与农民的行为决策是制度发展完善的关键因素。本文依据博弈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政府与农民在参保中的行为选择机理,导出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双方参保成本、提高参保收益、合理分摊参保收益和损失,会促使政府和农民向合作的方向演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世花  吴春宝  
本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均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玉锋  
本文采用2010年对1 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对其参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信任度越高,其参保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对其参保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了解对其参保有促进作用,农民对制度越了解,越倾向于参保;此外,年龄越大,农民越可能参保,而地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