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0)
- 2023(11431)
- 2022(9470)
- 2021(8777)
- 2020(7206)
- 2019(15862)
- 2018(15464)
- 2017(29548)
- 2016(15826)
- 2015(17044)
- 2014(16519)
- 2013(16244)
- 2012(14743)
- 2011(13194)
- 2010(13344)
- 2009(12399)
- 2008(12289)
- 2007(11091)
- 2006(9898)
- 2005(8640)
- 学科
- 济(66228)
- 经济(66044)
- 业(52913)
- 农(49431)
- 管理(36846)
- 农业(32770)
- 企(29891)
- 企业(29891)
- 方法(26137)
- 数学(22195)
- 数学方法(22063)
- 业经(21782)
- 中国(20352)
- 贸(17560)
- 贸易(17557)
- 易(17319)
- 财(16878)
- 制(14992)
- 地方(12656)
- 出(12394)
- 农业经济(12380)
- 银(12206)
- 银行(12172)
- 发(11967)
- 行(11597)
- 险(11473)
- 保险(11382)
- 学(11023)
- 融(10717)
- 金融(10716)
- 机构
- 学院(220862)
- 大学(217130)
- 济(96189)
- 经济(94499)
- 管理(85698)
- 研究(74572)
- 理学(74400)
- 理学院(73645)
- 管理学(72498)
- 管理学院(72120)
- 农(61753)
- 中国(61551)
- 农业(47414)
- 科学(45514)
- 京(43774)
- 财(43368)
- 业大(41674)
- 所(37396)
- 中心(36094)
- 财经(34331)
- 研究所(34020)
- 江(32734)
- 经(31523)
- 农业大学(29826)
- 经济学(29493)
- 经济学院(26911)
- 北京(26714)
- 范(26225)
- 经济管理(26029)
- 师范(25884)
- 基金
- 项目(153079)
- 科学(120555)
- 基金(113514)
- 研究(109675)
- 家(101101)
- 国家(99790)
- 科学基金(84567)
- 社会(75124)
- 社会科(69937)
- 社会科学(69915)
- 基金项目(60772)
- 省(60278)
- 自然(53519)
- 自然科(52307)
- 自然科学(52288)
- 自然科学基金(51419)
- 划(49474)
- 教育(47151)
- 资助(44088)
- 编号(43086)
- 农(35505)
- 部(34271)
- 重点(33697)
- 发(33557)
- 成果(33143)
- 创(32255)
- 国家社会(31673)
- 业(30346)
- 创新(30134)
- 科研(29617)
- 期刊
- 济(109684)
- 经济(109684)
- 农(67104)
- 研究(63462)
- 农业(45292)
- 中国(45196)
- 学报(40153)
- 科学(35665)
- 财(31260)
- 大学(31167)
- 学学(30224)
- 融(27758)
- 金融(27758)
- 管理(25382)
- 业经(24687)
- 业(21142)
- 财经(16367)
- 问题(16045)
- 经济研究(15847)
- 农业经济(14634)
- 农村(14511)
- 村(14511)
- 版(14414)
- 教育(14369)
- 技术(14313)
- 经(13839)
- 世界(13385)
- 业大(12312)
- 贸(11547)
- 农业大学(11117)
共检索到329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岳爱 杨矗 常芳 田新 史耀疆 罗仁福 易红梅
本文以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新农保政策实践,构建了新农保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框架并提出待检验假说。在此基础上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层面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新农保参保对农村居民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利用新农保采用先试点,逐步推广的特点构建工具变量,很好地解决了估计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新农保政策实施后参保农户的家庭日常费用支出显著高于未参保农户。这一研究结果为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农村家庭养老等的预防性储蓄,提振消费,并进而扩大内需提供了佐证。今后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周广肃
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对于60岁以下的参保居民,新农保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储蓄率。由于大多数居民的新农保缴费额仅为100元,预期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低,因此无法通过财富替代和降低风险的渠道减少家庭储蓄。与此同时,本文发现,新农保显著降低了60岁以上居民的储蓄率,这些老年人不需要缴纳保险费而直接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领取额(约每年660元)占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22.4%,直接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新农保要更大程度地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激励人们缴纳更高的保费,提高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储蓄率 消费 新农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睿
为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对高龄农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使用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DID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5~60岁参保农民的家庭消费因交保受到一定程度挤占,家庭食物支出受影响最显著;受制度差异造成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农民的家庭各项消费却并没有显著增加。因此,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通过提高财政补贴、创新新农保投资管理办法和探索全国社保基金的作用路径,以此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水平,缩小制度间待遇差异和拓宽新农保资金来源。
关键词:
新农保 家庭消费 CHARLS 收入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春虹 赵旭东 张慧敏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S等识别策略重新评估“新农保”对养老行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家庭代际养老”不再具有显著挤出效应,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禀赋收入效应下“新农保”制度政策效应有减弱趋势,而“新农保”对“个人自我养老”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还将“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同时作为重要解释变量进行了二者变量关系的识别,发现“家庭代际养老”显著挤出了“个人自我养老”,而后者对前者无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方法和最新数据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进行了重新验证,得出了有差异的结论并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使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家庭和个人养老行为选择,揭示了研究结论蕴含的跨期选择和代际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开启了“新农保”制度效果的黑箱。
关键词:
新农保 代际经济支持 劳动供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军
文章基于宁夏451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较高,三个试点县的平均参保率达到了75.4%;(2)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民族与学历,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与耕地亩数,信息特征中的了解程度,以及邻居影响7个因素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发现,民族特征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具有显著作用,而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农民的参保概率反而比较低。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兰英
文章基于离散选择LOGIT和TOBIT模型,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的农村户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和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比率均有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能够显著改变农村家庭在三大主要资产配置方面的配置行为;改变解释变量和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处理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玉威 张玲玲
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创业决策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更有可能创业,因为社会养老保险可以缓解家庭的健康水平和风险厌恶程度对家庭创业的制约作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同时也会通过提高家庭创业的概率进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家庭创业 家庭收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仁福 刘琰 刘承芳 张林秀 赵启然
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收集的全国5省1803户农户的两期调研微观数据,使用农户层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新农保对农户家庭总体土地流转以及土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而对农户的土地转入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当前,国家应积极落实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和新农保政策的融合,加强政策合力,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框架中的"家庭捆绑"机制对家庭代际经济转移的"挤出"效应及其程度,由此评价"家庭捆绑"制度安排对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以后,研究发现: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初期,"家庭捆绑"机制并没有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②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素导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人获得成年子女经济转移净额最少,相反,那些没多大积极性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却能获得比较多的子女经济转移净额。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静
本文在对世代交叠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2002年-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家庭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养老保险促进了家庭教育支出;(2)与其他家庭相比,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和子女接受高中或中专教育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3)户主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及西部地区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强;(4)减弱养老金与后代收入的联系,会弱化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惠元
新农保风险指的是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新农保制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该文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风险 识别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迎放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工作进展顺利,制度深受农民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制度定型,需要对试点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和系统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2009GXS5B070)专题研究计划。按项目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成立了课题组,对部分试点地区——江西赣州、陕西宝鸡、江苏无锡等地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新农保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经办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本刊将报告中"关于完善制度设计"部分予以刊发,以期对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兰雄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试点过程中。本文通过揭示新农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从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方面提出加强新农保基金管理的思路,提高新农保基金运作的整体效益,以利于今后新农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管理 预算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