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9)
- 2023(10853)
- 2022(9051)
- 2021(8534)
- 2020(6955)
- 2019(15421)
- 2018(15043)
- 2017(29552)
- 2016(15912)
- 2015(17619)
- 2014(17446)
- 2013(16961)
- 2012(15760)
- 2011(14448)
- 2010(14887)
- 2009(14047)
- 2008(14196)
- 2007(13359)
- 2006(12150)
- 2005(10846)
- 学科
- 济(67896)
- 经济(67717)
- 业(54420)
- 农(49945)
- 管理(41124)
- 农业(33187)
- 企(31643)
- 企业(31643)
- 方法(24620)
- 业经(22066)
- 中国(21540)
- 数学(20144)
- 数学方法(19832)
- 制(16654)
- 财(16540)
- 地方(14742)
- 策(14492)
- 银(13376)
- 银行(13367)
- 行(12793)
- 农业经济(12454)
- 贸(12364)
- 贸易(12359)
- 易(12103)
- 发(12082)
- 险(11516)
- 保险(11425)
- 融(11411)
- 金融(11410)
- 及其(11276)
- 机构
- 学院(228244)
- 大学(222234)
- 济(98356)
- 经济(96264)
- 管理(88856)
- 研究(76203)
- 理学(75733)
- 理学院(74991)
- 管理学(73736)
- 管理学院(73304)
- 中国(64554)
- 农(54609)
- 财(47596)
- 京(45393)
- 科学(44069)
- 农业(41272)
- 所(37623)
- 中心(37402)
- 业大(36895)
- 财经(36377)
- 江(36288)
- 研究所(33442)
- 经(33031)
- 范(29312)
- 师范(29093)
- 经济学(29023)
- 北京(28331)
- 州(28270)
- 财经大学(26390)
- 院(26232)
- 基金
- 项目(145409)
- 科学(115849)
- 研究(111302)
- 基金(106441)
- 家(90826)
- 国家(89854)
- 科学基金(77994)
- 社会(74259)
- 社会科(69063)
- 社会科学(69045)
- 省(57320)
- 基金项目(55484)
- 教育(49284)
- 自然(47450)
- 编号(46783)
- 划(46628)
- 自然科(46423)
- 自然科学(46414)
- 自然科学基金(45610)
- 资助(42979)
- 成果(38301)
- 部(32925)
- 发(32168)
- 农(31757)
- 重点(31594)
- 课题(31383)
- 国家社会(30359)
- 创(29638)
- 性(29046)
- 制(28959)
- 期刊
- 济(119668)
- 经济(119668)
- 研究(71844)
- 农(60640)
- 中国(50379)
- 农业(40899)
- 财(34629)
- 学报(33040)
- 融(32448)
- 金融(32448)
- 科学(32062)
- 管理(29187)
- 大学(27054)
- 学学(25856)
- 业经(25106)
- 教育(23092)
- 技术(18399)
- 业(18395)
- 财经(17845)
- 经济研究(16485)
- 问题(16300)
- 经(15227)
- 农村(15188)
- 村(15188)
- 农业经济(15011)
- 版(13418)
- 世界(12856)
- 经济问题(11497)
- 技术经济(11418)
- 社会(10930)
共检索到35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川川 朱涵宇
我国于2012年实现了社会保障在制度上的全覆盖。然而,对于自愿参与型社会保障项目,政策目标人群的参保率过低,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风险分担和福利保障作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分析政策目标人群的参保决策,有针对性地提高群众参保率,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为例,使用家庭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考察同群效应在社会保障项目参与决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同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比例每增加10个百分点,个体参保概率显著增加4.24个百分点;同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其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男性的参保行为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强基层政策宣传和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有针对性地提高特定群体的参保率是提高社会保障项目整体参与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要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开始在各地迅速展开。在实践中,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缺少法律保护、农保资金筹集难等等。文章以体制为切入点,探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进行创造性改革,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章华 黄丽群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还存在部分人户分离人群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已年满60周岁、未参保的农村户籍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存在困难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缴费、政府补贴机制;规范集体、其他组织、个人对参保人补助和资助行为;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龙小红
文章从新农保政策运行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四大方面全面评估其绩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农保运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团风县和宜都市新农保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发现这两地的新农保政策绩效处于中等水平。
关键词:
新农保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嗣同 史清华
始于1979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外生地冲击了传统的“养儿防老”生育保障制度,由此当下政策目标也应引导群体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为例,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检验独生子女政策对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新农保参保概率显著更高,并且独生子女政策对新农保参保的促进作用在低资本禀赋家庭、中西部和非“一孩半”政策实施地区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有男性后代的概率更低、晚年收入更少、健康状况更差,进而可能促使其从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考虑到独生子女父母生育保障的结构性减少,以财政转移支付补偿代际经济转移,缓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压力,有益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封铁英 高鑫
研究目的:通过农户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土地流转与新农保政策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只有41.9%的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他农户并无此意愿。相对于中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所在区域、土地流转了解度、新农保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显著影响农户低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而只有所在区域、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与满意度、新农保政策满意度对农户高层次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流转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是提高农户流转土地参保意愿的关键激励因素,应从农户差异、区域差异与政策协同视角,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农民的现实情况及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县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毅 穆怀中 陈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减少了农民乡城流动就业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集中表现为农民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就业中,不再盲目单以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享有量作为稳定就业决策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就业机会、迁移成本、工作环境等因素,提高了劳动就业的理性和自主性。实证分析表明,自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农民工就业流向出现结构变化,中西部和本地就业农民工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外出打工意愿。这有利于挤出人口城镇化的"水分",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惠元
新农保风险指的是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新农保制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该文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风险 识别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磊 姜博 王静曦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论证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中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新农保参加档次的选择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预期寿命越长越可能购买新农保的最高档。新农保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增大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影响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改进过程中应该探索建立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优化保险合约设计,强化新农保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志辉 杜黎霞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中的政府职责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维护好农民的养老保障权益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责任 制度设计 财政支持 监督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2009年中央提出选取全国农村10%的地区作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效应视角,探讨财政补贴的收入调节效应、乘数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公平效应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筹资渠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嘉蔚 余桔云
本文根据江西省新农保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相关假设,采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精算模型,测算了财政补贴前后不同投保年龄的年缴费理论值,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1个试点县(区)的财政补贴对参保农民有效缴费能力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财政补贴 有效缴费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