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5)
- 2023(14592)
- 2022(12731)
- 2021(11970)
- 2020(9836)
- 2019(22706)
- 2018(22795)
- 2017(44704)
- 2016(24113)
- 2015(26808)
- 2014(26605)
- 2013(26441)
- 2012(24186)
- 2011(21761)
- 2010(21637)
- 2009(19963)
- 2008(19316)
- 2007(17091)
- 2006(15204)
- 2005(13075)
- 学科
- 济(98603)
- 经济(98411)
- 业(70876)
- 管理(61012)
- 农(51296)
- 企(47245)
- 企业(47245)
- 方法(42258)
- 数学(36040)
- 数学方法(35674)
- 农业(34169)
- 中国(27683)
- 业经(26616)
- 地方(23300)
- 财(22120)
- 制(19373)
- 学(19246)
- 理论(16011)
- 贸(15821)
- 贸易(15811)
- 银(15349)
- 易(15325)
- 银行(15313)
- 和(14951)
- 发(14762)
- 行(14555)
- 技术(14162)
- 环境(13965)
- 融(13922)
- 金融(13917)
- 机构
- 学院(333017)
- 大学(331659)
- 管理(134165)
- 济(132644)
- 经济(129732)
- 理学(116550)
- 理学院(115252)
- 管理学(113300)
- 管理学院(112700)
- 研究(110433)
- 中国(86480)
- 京(70264)
- 农(69914)
- 科学(69020)
- 财(59341)
- 业大(55036)
- 所(54838)
- 农业(53455)
- 中心(52067)
- 研究所(50012)
- 江(48638)
- 财经(47474)
- 范(44733)
- 师范(44392)
- 北京(44023)
- 经(43288)
- 州(39674)
- 院(39123)
- 经济学(38378)
- 经济管理(36674)
- 基金
- 项目(231273)
- 科学(181681)
- 研究(171917)
- 基金(167418)
- 家(144855)
- 国家(143517)
- 科学基金(123615)
- 社会(109427)
- 社会科(102607)
- 社会科学(102578)
- 省(90541)
- 基金项目(89978)
- 自然(79066)
- 自然科(77183)
- 自然科学(77168)
- 教育(76712)
- 自然科学基金(75769)
- 划(75191)
- 编号(72261)
- 资助(67454)
- 成果(57629)
- 部(50926)
- 重点(50793)
- 发(49894)
- 课题(47877)
- 创(47435)
- 国家社会(44385)
- 创新(44140)
- 科研(43732)
- 教育部(43363)
- 期刊
- 济(149881)
- 经济(149881)
- 研究(98979)
- 农(71685)
- 中国(65168)
- 学报(52860)
- 科学(49695)
- 农业(48834)
- 管理(43293)
- 财(42687)
- 大学(40979)
- 学学(38688)
- 教育(34955)
- 融(33843)
- 金融(33843)
- 业经(29533)
- 技术(27432)
- 业(22452)
- 财经(21796)
- 经济研究(20993)
- 问题(20863)
- 经(18458)
- 版(17939)
- 图书(17268)
- 理论(16210)
- 科技(16142)
- 资源(16116)
- 技术经济(15921)
- 现代(15374)
- 农业经济(15304)
共检索到488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肖博 刘维忠
通过运用保险精算模型,在对不同系数进行假设的前提下对不同缴费年龄和缴费档次下的新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替代率进行了测算,然后测算出新疆北疆和南疆地区农民的新农保缴费能力,得出绝大多数新疆地区农村养老金供给替代率偏低的结论,建议政策部门鼓励农民尽早参保、制定与收入相匹配的缴费档次,财政部门加大对新疆贫困地区补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龙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替代率这个指标进行量化,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做法,在不同缴费标准、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等不同变量组合下可以分析出替代率的变动情况,提出确定合理缴费档次及标准、改变基金投资渠道、落实并加大地方政府补贴力度等措施,真正实现该制度的"有弹性、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妍 薛俭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理替代率和实证替代率的精算模型,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基础养老金水平调整力度;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水平;鼓励农村居民早参保、早受益;鼓励农民采用较高的缴费率水平。
关键词:
替代率 缴费率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大松 薛惠元
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现行制度设计下,新农保替代率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较低。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方法有三种,即提高个人的缴费档次、提高政府的缴费补贴和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因此,新农保基金应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运营,同时,应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大松 薛惠元
本文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成欢
本文结合西部地区新农保试点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新农保缴费水平、待遇水平、补贴水平的评估,发现受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限制,西部地区新农保缴费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呈现逆向激励,加之基金保值增值风险较大,新农保待遇水平受限。鉴于此,本文立足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角度,从提高缴费水平、区分养老层次、提高替代率和建立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为西部地区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 罗锋
政府财政补贴是新农保试点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但目前试点县市却普遍出现了老年农民投保积极,年轻农民不愿参保的保险逆向选择问题,对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现行新农保试点模式具有对老年农民和高档次缴费人员更为有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引致新农保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制度设计原因。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农民个人缴费年增长率、增加对农民个人缴费补贴均能有效提高年轻一代参保农民的相对纯受益水平。但是,新农保制度设计本身已经对高标准缴费农民更为有利,部分试点地区推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绿林 朱铁林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营是保证农村参保居民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钦春
我国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到2011年7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级贫困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83%。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正杰
本文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保障水平偏低、缺乏内生调整机制等主要问题,在延续"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和个人缴费定额分档、自愿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对基础养老金标准机制和个人账户筹资标准机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个包括三点优化改进的设计方案;在对相关参数取值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代入参数取值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替代率和适度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通过测算和分析,提出了对优化方案和参数取值的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通过政策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方面,在本质上是财政的再分配,其中个人账户部分体现为代内再分配,基础养老金部分体现为代际再分配。新农保制度几乎对所有制度内人群都具有正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净转移额来度量新农保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程度,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在现行财政补贴政策下,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偏向于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人群、缴费困难群体、寿命长的人群、女性农民、长期缴费的人群以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政府缴费补贴越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越高,基础养老金调整系数越大,参保人养老金的净转入额就越多;"捆绑式缴费"政策产生了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洁 战梦霞
为落实国务院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使农保基金的缴纳和领取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得以实施,文章在对旧农保的缴费和领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新农保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保基金缴纳和领取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缴费及其调整、领取及其调整的相关指标体系,以落实和完善缴费和领取水平及方式,促进新农保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缴费 领取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乐平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 立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昌平
为满足农村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抓住"人口红利"带来的各种良机,尽快改变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处于"制度真空"的现实,有必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基于宏观视角和战略高度,从制度框架与基金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制度 个人账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