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2)
2023(11858)
2022(10106)
2021(9498)
2020(8205)
2019(18532)
2018(18294)
2017(36033)
2016(19748)
2015(22029)
2014(22212)
2013(22256)
2012(20674)
2011(18691)
2010(19000)
2009(17901)
2008(18228)
2007(16859)
2006(14777)
2005(13308)
作者
(57433)
(48511)
(48196)
(46093)
(30563)
(23561)
(22177)
(18972)
(18222)
(17326)
(16672)
(16241)
(15199)
(15175)
(15123)
(14936)
(14841)
(14106)
(13853)
(13848)
(12015)
(11930)
(11781)
(11120)
(11117)
(10983)
(10904)
(10734)
(9888)
(9859)
学科
(85202)
经济(85015)
(66903)
管理(51440)
(50425)
(44025)
企业(44025)
方法(37769)
农业(33388)
数学(32188)
数学方法(31893)
(24055)
业经(23999)
中国(23774)
(19093)
地方(17192)
(16321)
(15909)
银行(15883)
(15542)
财务(15513)
财务管理(15478)
(15064)
企业财务(14794)
(14522)
贸易(14519)
(14175)
(13798)
金融(13795)
(13555)
机构
学院(286128)
大学(282345)
(119168)
经济(116556)
管理(109750)
研究(94897)
理学(94322)
理学院(93327)
管理学(91706)
管理学院(91187)
中国(77947)
(68086)
科学(58581)
(58452)
(56633)
农业(52355)
(49054)
业大(48415)
中心(46313)
财经(44472)
研究所(44236)
(44096)
(40374)
北京(36557)
(36195)
经济学(36039)
师范(35832)
(35047)
经济学院(32724)
财经大学(32613)
基金
项目(186616)
科学(146470)
研究(136975)
基金(135368)
(117596)
国家(116473)
科学基金(99291)
社会(88616)
社会科(82692)
社会科学(82662)
(74501)
基金项目(72242)
自然(63194)
自然科(61718)
自然科学(61697)
教育(61624)
(61177)
自然科学基金(60637)
编号(56851)
资助(54862)
成果(46069)
(42078)
重点(41569)
(40702)
(38707)
课题(38109)
(37731)
(36775)
创新(36138)
国家社会(36045)
期刊
(136118)
经济(136118)
研究(83122)
(71188)
中国(58581)
农业(47843)
学报(46972)
(44547)
科学(43162)
大学(36153)
(35578)
金融(35578)
学学(34622)
管理(34088)
业经(27693)
教育(25825)
(22904)
技术(22581)
财经(21936)
经济研究(19487)
问题(19111)
(18643)
(17034)
农村(15570)
(15570)
农业经济(15142)
技术经济(14664)
世界(14156)
统计(13427)
经济问题(13411)
共检索到428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筹资能力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运用2009年数据,通过短期静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农民个人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分地区来看,除陕西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农民都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按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的户数比重来看,中国大约有5.60%的农户负担不起新农保个人缴费。运用ARMA模型,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只要农民的收入能实现持续增长,未来农民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农保缴费。为实现新农保个人筹资的可持续性,建议明确界定"缴费困难群体"的范围,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晗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由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组成的社会养老保险、家庭保障、自我保障构成。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老年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标准可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测算,我国目前的个人缴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都较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的需要。必须适度提高个人的缴费标准,加强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运营,同时大幅提高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数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燕妮  
本文在一定的制度假设条件下,利用近几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新农保中个人、集体、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做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对新农保提供基础养老金的缴费,农民也有能力缴费,集体负担能力则有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面临筹资水平较低、未来养老保障能力不足等可持续发展难题,这就需要强化对新农保参与主体筹资行动的分析。从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视角出发,参保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这三个新农保重要筹资主体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结构性背景当中的。本文在对筹资主体行动嵌入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参保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筹资激励机制改进方式和办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惠元  
通过模拟预测2010-2053年中国农村人口、财政收入、新农保覆盖率、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以及最低缴费标准等数据,对中央、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助数额分别占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做出仿真测算。发现总体来看,2010-2053年间,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可以负担得起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根据可持续性评估,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大松  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由于新农保制度是一个规模十分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在推行中会遇到地方政府筹资难、经办管理服务难、基金管理难、参保意识维持难、制度衔接难等问题,分析破解这些难题成为新农保制度推行中的当务之急。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责任;加强政策执行力,落实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完善经办管理体制,加强新农保基金的管理;探索新农保与其他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继续强化传统家庭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惠元  张德明  
新农保的筹资机制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该文利用2008年全国人口、财政等方面的数据,分别对个人、集体、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筹资能力做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全国绝大多数农民有能力缴费,集体可补可不补,中央财政"不差钱",而筹资最困难的便是地方财政,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因此,需要重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责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我国2009年底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参保方式上具有半强制半诱导性,在资金来源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责任更明确,在缴费方式上按年缴费多档位可选择,在筹资模式上采用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但存在集体补助资金缺位、地方财政资金到位状况缺乏监督、年轻农民参保比例低、筹资水平较难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问题,应当设立动态可调的新农保养老金替代率基准,采用缴费基数属地化的比例制缴费方式,提高新农保基金统筹层次,防范个人账户空账风险,理顺新农保与城乡多种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生  
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目前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本文构建了人口预测模型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以河北省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按目前的缴费水平及实证调研的缴费档次,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收支缺口在2028年达到110亿元左右。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状况,应该按照国家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方法未雨绸缪,提前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提升农保的统筹层次,放大基金的风险分散功能。长远来看,新农保、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应有效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庆国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主要是指经济上可延续,包括保险资金收缴和管理要满足今后支出需要,财政要给予支持并保持可持续,制度要稳定,机构设置要科学合理,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持续稳定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和中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云赟  
文章利用Auerbach等(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方法,基于符合国情的参数假设,分析了各种"新农保"方案对财政体系可持续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按照目前方案建立"新农保"体系并不会给政府增加太多负担,"新农保"覆盖面扩大的快慢对财政体系的负担基本也没有影响。由于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目前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计息,政府承担的个人账户长寿风险非常有限。"新农保"体系带给政府的主要财政负担来自全额负担基础养老金,如果政府把全国的基础养老金都提高至上海市每月135元的水平,给政府增加的负担不会过多。因此,政府可以加快"新农保"覆盖面扩大的速度,并在现有的财力水平下把全国农村的基础养老金都提高至上海市的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华  柯元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四方筹资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组织、农民)为了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预期收益,增加了政策实施的难度。因此,要对四方筹资主体利益进行均衡,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机制,即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通过梯度缴费补贴促进农民积极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集体补助约束机制、农民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使四方筹资主体在信任中实现合作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  
2009年国务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有着决定性意义。在详细分析"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村的养老保险缺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筹资机制不完善是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根源所在,探讨了可能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铁英  董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