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7)
2023(10263)
2022(8379)
2021(7701)
2020(6274)
2019(13907)
2018(13514)
2017(26222)
2016(13900)
2015(15446)
2014(15089)
2013(14933)
2012(13559)
2011(12278)
2010(12878)
2009(12528)
2008(11522)
2007(10699)
2006(9829)
2005(9098)
作者
(37362)
(32144)
(31335)
(29775)
(19627)
(15252)
(14112)
(12095)
(12053)
(11182)
(10930)
(10543)
(9962)
(9944)
(9943)
(9623)
(9149)
(9139)
(9102)
(9091)
(8063)
(7684)
(7672)
(7344)
(7269)
(7166)
(7138)
(6956)
(6395)
(6269)
学科
(58175)
经济(58086)
(52383)
(49277)
管理(40093)
农业(33026)
(31252)
企业(31252)
(26633)
金融(26631)
(24430)
银行(24420)
(23698)
中国(22510)
业经(21146)
(20602)
(18291)
方法(16109)
地方(14709)
(14228)
数学(14185)
数学方法(14084)
农业经济(12535)
(11376)
(11180)
财务(11154)
财务管理(11128)
中国金融(11039)
体制(10874)
企业财务(10622)
机构
学院(195502)
大学(188769)
(87331)
经济(85551)
管理(73639)
研究(65710)
理学(62830)
理学院(62297)
管理学(61508)
管理学院(61170)
中国(59111)
(50055)
(42229)
(37784)
农业(37489)
科学(35156)
中心(33490)
业大(32532)
财经(32154)
(31918)
(30936)
(29118)
研究所(28075)
经济学(26509)
(24585)
经济学院(23931)
财经大学(23433)
北京(23132)
经济管理(23053)
(23015)
基金
项目(125595)
科学(99780)
研究(98876)
基金(91284)
(77579)
国家(76768)
科学基金(66394)
社会(65436)
社会科(61774)
社会科学(61763)
(51091)
基金项目(48392)
教育(43021)
编号(41455)
(40284)
自然(38625)
自然科(37689)
自然科学(37683)
自然科学基金(37038)
资助(35312)
成果(33804)
(31713)
(29806)
(28812)
(28577)
课题(28135)
重点(27875)
国家社会(27584)
(27197)
(26858)
期刊
(106226)
经济(106226)
研究(59251)
(57497)
中国(46266)
(38523)
金融(38523)
农业(38293)
(32748)
学报(27216)
科学(26409)
管理(24062)
业经(23208)
大学(22950)
学学(22205)
教育(17171)
(16829)
财经(16279)
技术(15633)
农村(15422)
(15422)
农业经济(14882)
问题(14768)
(13816)
经济研究(13626)
世界(11944)
(11817)
经济问题(10817)
社会(10075)
农村经济(9574)
共检索到31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杨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其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资金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却在封闭性、互助性和民主性方面出现了异化。应严格限制地域范围、区分服务对象;合理确定利率和盈余分配;完善治理结构、合理配置表决权,确保各类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谈李荣  
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存在异化,一是农村金融的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二是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的不契合。本文以"法律与金融"为视角,对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的交易主体合作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与非正式规则的制度变迁。以政府、市场与自治的博弈为切入点,研究中国语境下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的边界与本土化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丽娜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村的金融机构相关制度也要进行改革,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消除过往建构主义对民间资本的负面态度,统一贷款公司称谓,集中资金,消除公司之间的敌对态度,共同合作,为新型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做出贡献。村镇农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的牌照要在适当的框架下面进行合法的转化,完善与其系相关的监管制度,从根本上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框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合理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煜宇  刘乃梁  
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金融公平、金融普惠、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等多元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制度协调使得深层次的理念冲突浮出水面,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可持续性。以"权利-义务-责任"为框架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改进向标。由内而外,完善企业法人、区域竞争、金融监管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应破除体制内正规金融压制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路径依赖,摒弃建构主义规则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合并小额贷款公司与贷款公司称谓,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牌照升级转换制度框架,完善与其风险相匹配的合规监管制度,形成农村小型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两驱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框架,从根本上发展适宜"三农"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组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闫夏秋  
互联网金融天生具有普惠性,与农村金融的发展目标相契合。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成本,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然而在我国农村金融中,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创阶段。《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从政策层面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激励性法律制度则可以从法律层面将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发挥到最优状态。农村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需要激励性法律规制,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激励性法律规制主要从微观市场准入、中观行业协会自律和宏观税收调控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金融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我国农村金融联结中面临着模式风险、契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农民贷款难、流程繁杂的现象也长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联结相关法律的滞后性、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农村信贷体系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法律监管制度等举措对于保障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炎媛  
二元制的金融体系结构下,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相互博弈关系体现为分割、竞争、互补和联结四种类型。尽管后者在信息甄别、监督和合约执行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逐利性也被日趋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法律供给又存在异化:一方面相关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另一方面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天然的冲突性,因而极易产生隐藏行为、隐藏信息和道德风险。基于此,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应以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作为法律治理之理念逻辑;着眼于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凸显非正式制度的辅助效用;还须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监管力度与执法水平;此外,应强调声誉机制的效应性,立足建立健全的农村民间金融安全信用制度以及建构法律监管与声誉约束的相互协调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彦峰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制度层面从合作金融发展的母体、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和维护小生产者自身利益等方面分析合作金融组织发育的需求诱致性动因,以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和内部制度安排分析其供给缺陷,最后提出推动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建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毅  陈远杰  张宗成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实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当前条件下,结合我国农村浓厚的乡土社会特征,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思路是: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下,综合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群众融资的民主优势,立足于村,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建立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合作金融组织和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带有民间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产生及兴起,既是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的弥补,更是对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长期缺位的理性反应"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提出的政策主张。自1848年德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合作金融组织——拉夫森(Friedrich Raiffeisen)信用合作社以来,合作金融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且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组织都广泛存在。目前,以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erative)、合作银行(Cooperative Bank)或信用合作社联盟(Credit Union)等为主要形式的合作金融组织已成为世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萃  
山东省是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试点摸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灵活性不足、互助资金缺乏、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在平衡稳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拓宽融通渠道、加强联合合作、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流程再造,更好发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三农”优势,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地方政府应作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主体,对其实施非审慎监管,着力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增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其稳健发展,更好实现合作金融目标。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的重点工作包括明确市场准入、促进制度建设、构建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