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2)
- 2023(15262)
- 2022(13255)
- 2021(12747)
- 2020(10494)
- 2019(24185)
- 2018(23929)
- 2017(46528)
- 2016(25537)
- 2015(28970)
- 2014(29202)
- 2013(28830)
- 2012(26438)
- 2011(23617)
- 2010(24221)
- 2009(22165)
- 2008(21909)
- 2007(19471)
- 2006(17522)
- 2005(15312)
- 学科
- 济(102273)
- 经济(102157)
- 业(78926)
- 管理(74920)
- 企(56921)
- 企业(56921)
- 农(51844)
- 方法(41976)
- 数学(36650)
- 数学方法(36041)
- 财(35273)
- 农业(34321)
- 中国(28288)
- 业经(26654)
- 制(23443)
- 地方(23373)
- 学(20200)
- 务(18541)
- 财务(18459)
- 财务管理(18399)
- 贸(17682)
- 贸易(17676)
- 策(17571)
- 企业财务(17438)
- 易(17170)
- 理论(16042)
- 银(15921)
- 银行(15882)
- 技术(15701)
- 体(15595)
- 机构
- 学院(359783)
- 大学(356086)
- 管理(144917)
- 济(143685)
- 经济(140248)
- 理学(124699)
- 理学院(123422)
- 管理学(121361)
- 研究(120784)
- 管理学院(120732)
- 中国(92906)
- 京(75766)
- 科学(74158)
- 农(72177)
- 财(71516)
- 所(61085)
- 业大(57454)
- 中心(56230)
- 江(55057)
- 农业(54844)
- 研究所(54715)
- 财经(53044)
- 经(48040)
- 北京(47996)
- 范(47493)
- 师范(47174)
- 州(43961)
- 院(43242)
- 经济学(40035)
- 省(39644)
- 基金
- 项目(239735)
- 科学(187632)
- 研究(180064)
- 基金(171332)
- 家(147668)
- 国家(146314)
- 科学基金(125601)
- 社会(111741)
- 社会科(105431)
- 社会科学(105398)
- 省(95186)
- 基金项目(90802)
- 教育(81804)
- 自然(80453)
- 划(78647)
- 自然科(78493)
- 自然科学(78476)
- 自然科学基金(77011)
- 编号(76507)
- 资助(70725)
- 成果(62834)
- 部(52965)
- 重点(52846)
- 课题(51933)
- 发(51539)
- 创(49000)
- 创新(45624)
- 科研(45073)
- 教育部(45042)
- 项目编号(44925)
- 期刊
- 济(168187)
- 经济(168187)
- 研究(108261)
- 中国(74726)
- 农(73235)
- 财(56708)
- 学报(54706)
- 科学(50822)
- 农业(49675)
- 管理(49088)
- 大学(42682)
- 教育(40933)
- 学学(40205)
- 融(35694)
- 金融(35694)
- 技术(31625)
- 业经(31578)
- 财经(24930)
- 经济研究(23440)
- 业(22916)
- 问题(22521)
- 经(21086)
- 版(18973)
- 图书(18227)
- 技术经济(17882)
- 理论(17562)
- 科技(17297)
- 现代(16407)
- 实践(16089)
- 践(16089)
共检索到54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红霞 薛兴利
本文从财政补助责任、补助资金总量和财政补助资金来源三方面对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政策进行评价,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不同建设目标下的财政补助需求和未来年度财政补助水平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财政补助政策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即深度细化与明晰财政补助责任,适时与适度调整财政补助目标,以兼顾平衡和发展的理念确定财政补助方向,开拓新主体以补充资金来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检验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新农合参合率的影响,估算了新农合实现高参合率目标所需的政策性补偿支出规模,并系统评估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补偿支出显著提高了新农合参合率;第一阶段旨在实现高参合率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而第二阶段旨在实现合意的保障水平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却增加了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旨在减轻基层政府政策性补偿支出负担的财政分权改革建议。
关键词:
合作医疗 医疗保障 财政负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翠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的提高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的增加,亟须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应以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为基本准则,通过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监管和综合效果4个一级指标以及必要时逐级分解出的21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对整个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立足百分制评分法,通过设定及格分和满分两个分值界限建立各指标的评分标准函数。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绩效评价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兵 王翌秋
本文基于江苏省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践,分析影响农户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选择,得出以下结论:农民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纯收入、村干部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制度设计的差异是影响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农民都愿意参加合作医疗,政府必需保证将低收入农户纳入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提供有区别的制度设计,设计一种公平的资金筹集方式。
关键词:
合作医疗 Logit模型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荆丽梅 舒之群 李明 黄煊 张群芳 余小虎 娄继权 王艳梅 顾建钧 孙晓明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人头支付政策干预的实证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2015年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干预前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数据指标,评价政策干预对基金运行、就诊行为和补偿状况等的总体影响。结果: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2 000元/人;基金运行风险得到控制,2015年当年基金结余率达到8.84%;参合对象医疗服务需求逐年释放,2015年参合对象的年人均门诊就诊次数达到20次,年住院率为10%;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的态势得到遏制,尤其次均住院费用增幅下降明显;2015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恩奉
一、建立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力需求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其医疗保健水平及筹资标准必然有所不同。下面分别根据三种标准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力需求进行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桥
在各省市纷纷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的政策下,本文研究以下两个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如何影响农户就诊的医疗需求行为?农户就诊医疗需求行为的变化又会对农户医疗费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6年的数据和配对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门诊补偿导致患病农户及时进行门诊治疗,有效地抵御了健康风险,对于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估计出因门诊补偿导致农户医疗费用仅增长0.5%,这表明门诊补偿提高了农户医疗服务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门诊补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医疗费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武 宁满秀
文章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供给者诱导需求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福利效果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宇
本文依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与实践经验,讨论了合作医疗政策设计、决策主体、服务模式等制度安排,并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取向与政策建议:一是继续坚持互助共济的制度性质,政府不应当替代农民决策,而应当致力于创造一种政策环境,给农民自主决策的机会;二是在经济社会条件成熟的地区,以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启动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使广大农民享有城乡统一的现代文明;三是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合作医疗从社区医疗统筹制度转型成为国家福利。而且,本文尤其强调,不管新农合如何发展,必须明确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张立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财政支持成为区别于以往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最大亮点,也标志着农村合作医疗从过去简单的合作上升为国家财政的公共支出政策范畴,对于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广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立承
本文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动困难的深层次矛盾是基层政府的信用缺失。本文进一步将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了不同的基层医疗机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利益互动关系。研究认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是合作医疗的受益机构,其中,乡镇卫生院受益程度最大,村级卫生所的受益程度明显受制于乡镇卫生院。基于实地调研,本文还结合已有的三种补偿机制提出了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动成本的财政预付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西省财政决策咨询研究中心课题组 陈向明 李婉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智华 董欢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重要制度,其对于缓解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以及公正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农合的管理、农民权利保障、基金筹集与监管等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在运用法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黎
与传统的合作医疗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了政府对资金筹集的支持力度,以大病补偿为主,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和管理、监督并重的管理方式转变,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从实施情况来看,一方面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大病补偿又容易导致重治轻防、农民受益面过窄、资源配置浪费等问题,从而影响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