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6)
- 2023(4682)
- 2022(3803)
- 2021(3665)
- 2020(2810)
- 2019(6281)
- 2018(6156)
- 2017(12005)
- 2016(6375)
- 2015(6914)
- 2014(6878)
- 2013(7055)
- 2012(6255)
- 2011(5934)
- 2010(6125)
- 2009(5619)
- 2008(5440)
- 2007(5172)
- 2006(4753)
- 2005(4134)
- 学科
- 农(47751)
- 农业(31911)
- 济(31593)
- 经济(31566)
- 业(26547)
- 业经(13950)
- 农业经济(12239)
- 管理(9755)
- 村(9365)
- 农村(9346)
- 发(9290)
- 制(8477)
- 发展(8402)
- 展(8400)
- 地方(8332)
- 中国(7973)
- 土地(6977)
- 建设(6890)
- 劳(6619)
- 劳动(6619)
- 收入(6359)
- 农业劳动(6311)
- 方法(6295)
- 策(6250)
- 人口(6120)
- 企(5970)
- 企业(5970)
- 分配(5907)
- 及其(5893)
- 动力(5861)
- 机构
- 学院(92633)
- 大学(85361)
- 济(41664)
- 农(40763)
- 经济(40712)
- 管理(36353)
- 研究(32473)
- 理学(31592)
- 理学院(31326)
- 管理学(30914)
- 管理学院(30759)
- 农业(30250)
- 中国(26300)
- 业大(22057)
- 科学(18703)
- 农业大学(18312)
- 京(16946)
- 中心(16770)
- 所(16193)
- 江(15222)
- 财(14902)
- 研究所(14449)
- 业(14163)
- 经济管理(13857)
- 省(13478)
- 发(12890)
- 发展(11810)
- 展(11792)
- 范(11732)
- 师范(11660)
- 基金
- 项目(61796)
- 研究(49416)
- 科学(48804)
- 基金(43939)
- 家(37750)
- 国家(37242)
- 社会(32340)
- 科学基金(31752)
- 社会科(30084)
- 社会科学(30078)
- 省(26629)
- 农(25946)
- 基金项目(23981)
- 编号(22472)
- 教育(20250)
- 划(19930)
- 自然(18200)
- 自然科(17756)
- 自然科学(17754)
- 自然科学基金(17441)
- 成果(17222)
- 资助(15920)
- 发(15318)
- 课题(14251)
- 部(13901)
- 业(13588)
- 制(13521)
- 村(13361)
- 国家社会(13299)
- 重点(13039)
共检索到14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民 张绍军 吴士华
有些地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农民隐形医疗费用负担依然存在。其成因和对策是:起付线设置过高,农民望而生畏,起付线应与农民经济收入相适应;报销比例偏低,个人负担较重,应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医疗导向偏差,看病仍旧较贵,应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医疗定点单一,整体布局不当,应合理定点方便农民就医。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民 隐性医疗费用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飞 王文杰 李琛 罗密 彭宏宇 孙杨 毛宗福 冯友梅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其费用负担和补偿受益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报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进,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与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在2009年及以后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合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报销比重稳步提升,平均保持在50%,但次均住院费用快速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住院人次和基金的流向,削弱了参合农民补偿受益。结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结构不合理,报销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质如,胡志,秦侠,张申平,胡晓先
分析了肥西县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总体负担水平、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机构分布情况和不同社会特征人群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情况,以及住院间接费用负担水平。并得出:肥西县农村居民住院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特别是人均纯收入较低人群;不同医疗单位住院费用差异显著,县外医院住院费用比例过高;不同特征人群的住院医疗费用负担不均衡。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 医疗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斌 任钢 汪早立 陈迎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利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统计资料,分析全国不同级别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2004~2005年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有小幅上升,而2006~2007年定点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下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斌 任钢 汪早立 杨志勇 张西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势必会降低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影响提高筹资标准的政策效果。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的分析,探讨可能影响住院医疗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侠 李士雪 温丽娜 王章泽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即不合理医疗费用发生的环节和特点,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安徽省2006年6个试点县与6个非试点县的县、乡级医疗机构的子宫肌瘤与脑血栓作为研究病例,用同行评审法判出不合理医疗费用。结果显示:(1)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不论是县级还是乡级医疗机构,药费都是最容易发生不合理费用的费别;(2)为规避经办机构的监管,试点县的县、乡级医疗机构不合理费用的发生较分散,即不规范行为较隐蔽。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不合理费用控制策略:(1)采取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措施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局面;(2)实行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以总额付费为核心的混合支付方式,把费用控制主体转移到定点医疗机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侠 王禄生 王章泽 温丽娜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是否存在道德风险。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安徽省第1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的6个试点县,2006年仍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与6个试点县基本匹配的6个县作为对照县,抽取常见和多发的6个病种作为研究病例,用同行评审(Peer Review)法判出不合理医疗费用。结果显示:不论是县级医疗机构还是乡级医疗机构,试点县的不合理医疗费用都显著高于非试点县,提示道德风险存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从源头、中游和下游控制道德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费用控制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侠 江启成 王章泽 温丽娜
本文针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建立费用控制模型并制定实施方略。微观层面费用控制模型着眼于影响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实施方略是发挥激励、培训、管制和监管等4个环节的综合与协同作用,在短期内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宏观层面费用控制模型着眼于影响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实施方略是在财政补助政策、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标准配置、医院考核标准以及制度和规范等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费用控制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 金凤
目的:通过对3个新农合试点县879户农民入户调查,研究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不同收入组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受益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中指数、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频率等方法,分析不同收入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和补偿水平,研究不同收入组受益程度和家庭医药负担的减轻程度。结果:在不同收入人群中,低收入组人群处于“高需要、低利用、高负担、低受益”状况;即两周患病率高,就诊率低,住院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和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高,受益比例低。新农合补偿住院费用后,低收入人群家庭负担依然沉重,占全年家庭收入的11.30%。结论:中低和低收入组的卫生服务利用明显低于高收入组;新农合补偿后,相对于补偿前,不公平程度有所缓解,但新农合改善医疗费用不公平的作用是有限的;单靠新农合不足以解决农民大病医药负担和因病致贫问题,对于低收入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关键词:
合作医疗 可及性 公平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牛晓辉 孟翔燕 周永康 李娜娜 王晓刚 梁钢 王增珍
目的: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外转诊病例的例均费用较高,占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比例较大,对于基金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通过对武汉市周边8个区2009年1月1日至7月1日的区外转诊的部分病例费用的数据分析,找出区外转诊费用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区外转诊费用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卡方检验比较区内就诊和区外转诊费用,秩和比检验比较费用的性别差异,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费用的相关因素。结果:区外转诊的性别构成比与区内的住院病例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区外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区内男性所占比例;区外转诊的性别间费用差异也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费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性别和入院状态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控制总的住院费用要从减少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入手;男性应注重及时就医以免小病转成大病;注重对于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汪早立 陈迎春 张全红 王蓉
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管理与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湖北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强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落实监督审核制度和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等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供方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了例均住院费用,切实维护了参合农民的利益。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服务供方 费用控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塞峰,郭忠琴,井树礼,崔学光,阮越盛,乔慧,高俊岭,陈启众
目的:探索适合宁夏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起付线、封顶线及补偿比的测算。方法:从宁夏4个地(市)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分别选择川区的平罗县与山区的隆德县作为试点县,按照设计方案具体实施。从抽取的住院病人的住院总费用,按95.00%以上的住院病人可得补偿为原则设计起付点,即按百分位数法第5百分位数为起付线、第95百分位数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的2倍为最高限额为封顶线。结果:川区平罗县的起付线分别为250.00元、200.00元,封顶线为19331.00元,县、乡级补偿比分别为50.00%、55.00%;山区隆德县的起付线分别为140.00、90.00元,封顶线为3283.00元,县、乡级补偿比分别为60.00%、65.00%。结论:宁夏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起付线、封顶线及补偿比应不同,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实行不同分段按比例补偿比。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起付线 封顶线 补偿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旭亮 石绍宾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测评了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与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手续呈显著正相关,与是否参加其他健康保险、当年家庭医疗费开销、个人期望筹资金额呈显著负相关,且这五类因素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调查显示,63.1%的参合者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表示满意,远低于同期调查中对新农合医疗制度总体90.3%的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
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 报销比例 满意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以福建省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应用嵌套式Logit(Nested Logit)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负担的制度安排对农户住院就医层级选择行为的影响,希望能借此了解农户就医层级的选择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起付线、报销比例对农户住院层级选择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医院距离则对农户住院选择行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现有新农合部分负担制度设计没有有效的引导农户就医行为。
关键词:
新农合 部分负担制度 住院层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