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7)
2023(13806)
2022(12070)
2021(11347)
2020(9411)
2019(21808)
2018(21708)
2017(42328)
2016(22855)
2015(25653)
2014(25506)
2013(25708)
2012(23469)
2011(21189)
2010(21196)
2009(19423)
2008(18655)
2007(16586)
2006(14911)
2005(12850)
作者
(67478)
(56627)
(56064)
(53173)
(35394)
(27234)
(25160)
(22272)
(21379)
(20011)
(19193)
(19047)
(17893)
(17877)
(17643)
(17339)
(16862)
(16675)
(16163)
(15902)
(14222)
(13890)
(13757)
(13094)
(12790)
(12595)
(12474)
(12468)
(11551)
(11250)
学科
(95454)
经济(95340)
(67234)
管理(58154)
(52400)
(43932)
企业(43932)
方法(39886)
农业(35312)
数学(35041)
数学方法(34662)
业经(24626)
中国(23990)
(22682)
地方(20928)
(20726)
(17884)
(15548)
贸易(15539)
(15085)
(14488)
技术(14087)
环境(13916)
理论(13447)
(13245)
收入(13158)
(13024)
农业经济(12608)
(12571)
(12566)
机构
学院(323746)
大学(322367)
(130325)
管理(127739)
经济(127490)
研究(113080)
理学(111243)
理学院(110066)
管理学(108162)
管理学院(107621)
中国(83647)
(75636)
科学(71808)
(68643)
农业(58315)
(57710)
业大(57536)
(57268)
研究所(52658)
中心(51597)
(47967)
财经(45342)
北京(42889)
(41633)
(41427)
师范(41174)
(40394)
(38266)
经济学(37514)
(36974)
基金
项目(225594)
科学(175814)
研究(164001)
基金(162997)
(143655)
国家(142387)
科学基金(120544)
社会(102551)
社会科(96647)
社会科学(96619)
(89161)
基金项目(86899)
自然(78596)
自然科(76689)
自然科学(76668)
自然科学基金(75313)
(74229)
教育(72898)
编号(67834)
资助(66509)
成果(54718)
重点(50362)
(49433)
(49270)
(46555)
课题(45774)
创新(43486)
科研(43200)
国家社会(41964)
教育部(41411)
期刊
(148778)
经济(148778)
研究(94272)
(77445)
中国(65182)
学报(57641)
农业(52891)
科学(51988)
大学(43641)
管理(42440)
学学(41550)
(40128)
教育(32836)
业经(28673)
(27691)
金融(27691)
技术(26534)
(24390)
经济研究(21072)
财经(20767)
问题(20164)
(18367)
(17604)
业大(17212)
科技(16458)
图书(15697)
技术经济(15651)
农业经济(15433)
世界(15178)
理论(15144)
共检索到476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使用2003~2006年覆盖全国30个省区的微观面板数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减贫、增收和再分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新农合的减贫效果明显,不仅能在农户层面上显著降低贫困发生概率,而且能在省区层面上显著降低贫困率;新农合能显著促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农民增收,但需要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作为支持条件;新农合能显著降低村庄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但对省区范围内的农民收入分配状况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迎春,徐锡武,王蓉,张宏涛,吴妮娜,王莉阳,罗五金,汪早立  
通过贫困缺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因病致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基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有效供给率较低。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调整补偿方案,同时与特困医疗救助相结合,提高对贫困人群的补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雅丽  李亚青  吴联灿  
本文将衡量金融风险的思想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践中,将农民的因病致贫看作一种风险加以防范,提出一种直观、可靠、易于操作的单一评价指标——新农合缓解因病致贫效果指数,并利用广东省五个地区微观调研数据,对这一评价指标进行了实证检验。因为满足因果关联性、预测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这一指数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在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并对决策者调整政策参数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张胜杰  
考察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再分配和减贫效应,对促进医疗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筹资环节上缺乏亲贫性,增加了相对贫困率,具有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医疗报销环节具有亲贫性,降低了贫困率,具有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等收入群体、老年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群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医疗报销环节抵消了部分医疗费用开支,较高的医疗开销以及较低的医疗报销比例是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向下流动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转变筹资机制、完善医疗保险报销支付机制以及提高三重保障制度的协调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证据与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尚希,应亚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闫菊娥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对样本人口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参保人群在医疗费用补偿前后贫困指标的变化;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参保人群贫困发生广度和深度的效果较好,但对住院人群缓贫效果更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资金对缓解住院人群"因病致贫"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力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车莲鸿  王俊华  陈芸  康小明  程锋  任栋  贺中计  
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分配与使用方案是筹资与补偿的中间环节,它关系到资金的安全管理,制约着对需方的补偿,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进展、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必须要掌握的问题。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试点地区的基金分配与使用情况大致划分为5种模式:(1)大病统筹基金;(2)大病统筹基金+家庭账户(门诊)基金;(3)大病统筹基金+家庭(门诊)账户基金+大病基金;(4)大病统筹基金+家庭账户(门诊)基金+防保基金;(5)大病统筹基金+家庭账户(门诊)基金+防保基金+大病基金。最后,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运行特点、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能力等现实状况讨论了各种模式的使用和选择空间,以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及今后的推广工作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周忠良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武  宁满秀  
文章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供给者诱导需求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框架,为以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福利效果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代付仓  车绍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实行以来,保障了农民的健康,让农民得到实惠,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此,笔者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专项审计发现的有关情况,提出如下看法。一、存在问题1.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但工作中仍存在盲点。一些群众没有真正了解新农合制度的意义,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不生病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柱旺  郑艳明  
我国的合作医疗作为建国后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曾初步解决了数亿农民的就医问题,这项制度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和"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缺乏投入和制度本身的原因而逐渐陷入困境,到1989年,实现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行政村的4.8%,自费医疗制度再次成为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少群  苏瑞珍  
医疗保险反贫困既依赖于横向收入再分配实现的"涓滴"效应,也需要发挥纵向收入再分配实现的"亲贫"效应。本文利用山西省2013年和2017年相关数据,运用洛伦兹曲线拟合收入分布的方法,评估了农村医疗保险体系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具有"涓滴"减贫效应,但不具有"亲贫"效应,存在对低收入群体的反向调节效应;大病保险及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并未有效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布,农村医疗保险体系"损不足补有余"的逆向再分配现象更为严重;农村医疗救助的补偿功能成效初显,但尚未达到改善农村医疗保险收入再分配的规模效应。因此,建议通过提升筹资累进性和推进偿付公平,改善医疗保险纵向收入再分配的"亲贫"效应,从而增强农村医疗保险的减贫效应。同时加大医疗救助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力度,以纠正农村医疗保险的逆向再分配现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绿林  蒋欣  詹长春  
文章构建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的测量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我国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行测定,计算保障水平的实际值。同时计算保障水平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以判断保障水平是否适宜。结果表明,保障水平的实际值小于其下限值,这就意味着我国当前的保障水平低于应有的保障水平。为此文章提出,可以通过加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助资金、合理设定补偿比例、完善二次补偿方案等措施来提高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003年,国务院转发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下发的《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涛  
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基金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制下的农村唯一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健康权益的重要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