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9)
- 2023(8438)
- 2022(7031)
- 2021(6692)
- 2020(5416)
- 2019(12362)
- 2018(12158)
- 2017(23383)
- 2016(12754)
- 2015(14027)
- 2014(13981)
- 2013(14403)
- 2012(13095)
- 2011(11917)
- 2010(12126)
- 2009(11054)
- 2008(10919)
- 2007(9849)
- 2006(8791)
- 2005(7729)
- 学科
- 济(53004)
- 经济(52957)
- 农(48837)
- 业(44218)
- 农业(32596)
- 管理(27245)
- 企(19769)
- 企业(19769)
- 方法(18576)
- 业经(17564)
- 数学(16780)
- 数学方法(16574)
- 中国(13979)
- 制(13652)
- 农业经济(12350)
- 地方(12134)
- 服务(11069)
- 发(11038)
- 财(10103)
- 学(10066)
- 村(9552)
- 农村(9532)
- 发展(9337)
- 展(9333)
- 贸(9038)
- 贸易(9034)
- 易(8824)
- 工作(8801)
- 策(8794)
- 技术(8394)
- 机构
- 学院(180527)
- 大学(177292)
- 济(73325)
- 经济(71493)
- 管理(69529)
- 研究(65359)
- 理学(60166)
- 理学院(59546)
- 管理学(58517)
- 管理学院(58194)
- 农(55966)
- 中国(48432)
- 农业(42412)
- 科学(40513)
- 京(37031)
- 业大(36428)
- 所(33128)
- 中心(30981)
- 财(30120)
- 研究所(30077)
- 江(28872)
- 农业大学(26124)
- 省(24274)
- 范(23971)
- 师范(23716)
- 财经(23573)
- 院(23226)
- 州(22651)
- 北京(22582)
- 经(21548)
- 基金
- 项目(125559)
- 科学(97722)
- 研究(93378)
- 基金(88946)
- 家(78439)
- 国家(77641)
- 科学基金(65319)
- 社会(59018)
- 社会科(55417)
- 社会科学(55400)
- 省(52060)
- 基金项目(47546)
- 划(41888)
- 教育(41164)
- 自然(40862)
- 自然科(39890)
- 自然科学(39875)
- 编号(39632)
- 自然科学基金(39164)
- 资助(35068)
- 农(32191)
- 成果(31670)
- 发(28657)
- 重点(28023)
- 部(27631)
- 课题(26733)
- 创(26026)
- 性(24732)
- 创新(24341)
- 国家社会(24310)
共检索到27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忠良 高建民 周志英 杨晓玮 闫菊娥
利用陕西省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分数配比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进行匹配,进而比较分析了参保和未参保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差别以及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别,评价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忠良 高建民 周志英 杨晓玮 薛秦香
文章利用陕西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数据,以特征分数配比法匹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指数法和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了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但同时也扩大了低收入居民和高收入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差距。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和住院服务均实施按一定比例报销的补偿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 金凤
目的:通过对3个新农合试点县879户农民入户调查,研究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不同收入组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受益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中指数、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频率等方法,分析不同收入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和补偿水平,研究不同收入组受益程度和家庭医药负担的减轻程度。结果:在不同收入人群中,低收入组人群处于“高需要、低利用、高负担、低受益”状况;即两周患病率高,就诊率低,住院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和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高,受益比例低。新农合补偿住院费用后,低收入人群家庭负担依然沉重,占全年家庭收入的11.30%。结论:中低和低收入组的卫生服务利用明显低于高收入组;新农合补偿后,相对于补偿前,不公平程度有所缓解,但新农合改善医疗费用不公平的作用是有限的;单靠新农合不足以解决农民大病医药负担和因病致贫问题,对于低收入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关键词:
合作医疗 可及性 公平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梅 董留华 王金凤 罗家洪 何利平 喻箴 孟琼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3个试点县(市)的3374户农户共计13468人进行了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将调查农民按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分为5组,分别计算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用集中指数CI表示利用指标在不同经济收入组的公平性,结果过去一年住院率和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在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户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住院率随收入增加而增高,而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则相反。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提高了农民住院服务的利用水平,但卫生服务的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建议在制定实施方案时给予一定的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利用来自中国8省农户的微观截面数据分析了新农合对于农户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主要的经验研究结果包括:第一,新农合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户卫生服务利用,参加新农合使得农户1年就诊总次数平均增加0.29次;第二,从结构上看,新农合增加农户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更多地集中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次之,增加最少的是在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第三,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似乎没有出现医疗保险制度通常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卫生服务利用 计次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褚金花 于保荣 孟庆跃 严非 Tolhurst Rachel
目的:分析山东和宁夏不同收入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法:主要利用率、比、Pearson卡方检验和集中指数(CI)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个收入组人群,从最低收入组到最高收入组四周患病就诊率分别为76.0%、79.7%、75.8%、80.0%和79.7%,CI为0.017908,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别,四周患病就诊率比2006年提高了32.9%。住院率分别为8.9%、7.3%、6.2%、6.0%、和5.8%,CI为-0.01744,比2006年提高了1.4%。5个收入组人群,以疾病数计算的四周患病率分别为25.9%、25.2%、21.7%、19.6%和20.6%,CI为-0.03768,慢病患病率分别为24.7%、21.9%、19.9%、16.6%和17.4%,CI为-0.04628。最低收入组年人均医药费占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67.3%,最高收入组为2.8%。结论:2008年比2006年卫生服务利用有所增加,但2008年不同收入人群卫生筹资、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公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章泽 张浩元 祝芳芳 温丽娜 杨金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合作医疗相比,在诸多方面确有其"新"的地方,但却排斥了传统合作医疗的重在预防、防治结合的内容,因此,在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为成熟的形势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管理。文章首先分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势,接着从政治、经济、技术和实践方面阐述了其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可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办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希 袁兆康 杨晴 蒋湘荣 冯欣
目的:研究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试点地区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5年入户调查。以集中指数(CI)和不平等斜率指数(SII)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五次调查提供公平性各指标CI值均接近0,表明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较好。农户居住地离就医距离<1公里的比例和农户评价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较好及很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评价服务质量很好及较好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农户就医距离较短,对定点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为满意,但对服务态度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需引起注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晓筠 Adrian.Sleigh 李士雪 张爱国 韩东
利用准实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山东省某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实施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部分新农合资金流向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大部分资金收入的来源与新农合的实施没有必然的联系;(2)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增加,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很低的水平;(3)没有证据表明乡镇卫生院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培训有所增加,工作人员对收入和工作的满意度没有明显变化,新农合对服务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王翌秋
以江苏省为例,借助倍差分析方法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四周就诊率、就诊自付费用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就诊费用负担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是三者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这说明新型合作医疗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农民医疗费用,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而且注重"保大病"的模式对门诊服务关注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政策中加以完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林 张德元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其制度本身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制度建设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和矛盾,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试图从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角度探索"预防为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结合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
战略性调整 乡(镇)卫生院 功能定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建民 陈钢
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是目前我国卫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农村互助医疗是根据我国西部农村问题设计的一套综合解决措施,也可以认为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模式之一,其实施效果有待检验。利用项目2005年度的随访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采用国际较为流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互助医疗改善卫生服务实现的可及性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互助医疗有效地改善了门诊就诊情况,同时,对住院服务利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基本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邹厚东 张鹭鹭 马玉琴 熊林平 栗美娜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与可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利性评价指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农民福利性获得情况进行深入科学的评价,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应用文献归纳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利性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判断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建立了包括就医经济可及性、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及居民满意度的三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利性评价指标,其中就医经济可及性包含15个,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6个,居民满意度6个。结论:本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农民福利性获得情况的跟踪评价。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福利性 评价指标 构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桂峰 盛红旗 马安宁 王培承 安洪庆 王宪祥 蔡伟芹
目的: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效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DEAP2.1软件,分析24个乡镇卫生院9年间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后,乡镇卫生院门诊量、出院量和基金补偿额度等大幅增加,而总体效率有效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在42%~71%之间变化;技术效率有效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在67%~71%之间变化;有54.17%的乡镇卫生院规模收益不变。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激发了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活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但乡镇卫生院效率变化不明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罗仁福 刘承芳
基于对5省47家乡镇卫生院的追踪调查,文章首先描述了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对乡镇卫生院的定位,并初步评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在资产与人员、药品和服务价格及医疗人次三个方面依旧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最近几年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和医疗服务人次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其他地区。调查还发现,当前乡镇卫生院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又扮演着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倾斜性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收支状况也明显改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定位 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