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1)
- 2023(15758)
- 2022(13251)
- 2021(12330)
- 2020(10435)
- 2019(23763)
- 2018(23486)
- 2017(44957)
- 2016(24391)
- 2015(27246)
- 2014(26996)
- 2013(26799)
- 2012(24369)
- 2011(21864)
- 2010(21710)
- 2009(20068)
- 2008(19701)
- 2007(17602)
- 2006(15105)
- 2005(12921)
- 学科
- 济(101738)
- 经济(101624)
- 业(73063)
- 管理(65668)
- 农(51332)
- 企(51112)
- 企业(51112)
- 方法(46448)
- 数学(41808)
- 数学方法(41317)
- 农业(33895)
- 财(27576)
- 业经(26296)
- 中国(24360)
- 制(20186)
- 学(20024)
- 地方(19656)
- 贸(19115)
- 贸易(19105)
- 易(18611)
- 务(16001)
- 财务(15957)
- 财务管理(15921)
- 技术(15345)
- 企业财务(15121)
- 银(14623)
- 银行(14561)
- 发(14289)
- 环境(13983)
- 行(13792)
- 机构
- 学院(348611)
- 大学(343896)
- 济(141779)
- 经济(138935)
- 管理(135116)
- 理学(118635)
- 理学院(117356)
- 管理学(115168)
- 研究(114862)
- 管理学院(114558)
- 中国(86625)
- 农(83176)
- 科学(74408)
- 京(69854)
- 农业(64811)
- 业大(62835)
- 财(61491)
- 所(58790)
- 中心(55756)
- 研究所(54037)
- 江(51568)
- 财经(49776)
- 经(45526)
- 范(42785)
- 经济学(42683)
- 北京(42421)
- 师范(42181)
- 农业大学(41071)
- 院(40461)
- 州(40398)
- 基金
- 项目(245173)
- 科学(192094)
- 基金(178931)
- 研究(171372)
- 家(159397)
- 国家(158025)
- 科学基金(134473)
- 社会(109559)
- 社会科(103579)
- 社会科学(103544)
- 省(97991)
- 基金项目(95881)
- 自然(89915)
- 自然科(87897)
- 自然科学(87870)
- 自然科学基金(86327)
- 划(81924)
- 教育(77968)
- 资助(71855)
- 编号(68297)
- 重点(55370)
- 部(53668)
- 成果(53077)
- 发(52871)
- 创(51357)
- 科研(48401)
- 创新(48091)
- 计划(47307)
- 课题(46243)
- 国家社会(45630)
- 期刊
- 济(152997)
- 经济(152997)
- 研究(88646)
- 农(83473)
- 中国(64448)
- 学报(63735)
- 农业(56453)
- 科学(56040)
- 大学(47783)
- 财(47330)
- 学学(46099)
- 管理(43667)
- 业经(31519)
- 融(31165)
- 金融(31165)
- 技术(28488)
- 业(27648)
- 教育(27616)
- 财经(23707)
- 经济研究(22490)
- 问题(21423)
- 版(20612)
- 经(20239)
- 业大(17964)
- 科技(17029)
- 技术经济(16693)
- 统计(16391)
- 世界(15986)
- 资源(15852)
- 农业大学(15708)
共检索到491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湘君 王中华 林振平
本文基于CHNS数据,使用平均处理效应的倍差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就医行为及健康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样本模型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参合农民选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机会,提升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水平,且新农合的净效应呈动态递增的趋势;(2)不同收入层次样本的估计模型结果显示,随着制度的全面推进和参合率的提高,新农合首先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概率,之后这种影响扩大到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参合农民,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新农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农民的健康水平,而对中低收入参合农民的影响不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兆余 张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论文基于对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合模式与农民就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的不同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个人缴费比例低、财政补贴高的模式下,农民及时就诊率较高;低缴费标准、高补偿水平的模式,并未导致农民选择高级医疗机构就诊;较高的补偿水平,也未导致农民过度利用医疗资源。为了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增强农民参保信心,建立农村医疗机构分级补偿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王翌秋
文章采用2000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江苏省农村居民数据,运用倍差法研究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考察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种模式——风险型、风险福利性和福利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合作医疗没有改变农民的健康状况,并存在道德风险的倾向。
关键词:
新型合作医疗保险 健康 倍差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联灿 申曙光
对新农合政策进行严格的效果评估,对于加深政策认识和实施制度改进至关重要。本文从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健康影响的视角,采用覆盖全国5个省份的权威调研数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同时充分考虑参合人群和未参合人群的异质性,采用倍差法和PSM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对农民健康改善具有积极影响,但效率不高、影响有限。为提高新农合运行效率,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广泛参与新农合运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艳 杨文选
参与意愿与参与程度是有一定区别的,两者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等。本文作者通过对陕西省旬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与意愿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旬阳县的参与率很高,但参与意愿比较弱。影响农民参与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民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报销水平、补偿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等,政府应该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变"高"的参与率为"强"的参与意愿。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与意愿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晨蕾 郑庆昌
基于健康差异视角,利用福建省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调研数据,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3个指标来评定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然后再运用两部模型重点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对不同健康水平农村老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乡级医疗机构的报销补偿对农村老人就医选择的影响不存在健康差异,但是高级别医院的报销补偿与补偿封顶线对健康较差的老人的影响更大。另外,新农合补偿机制中乡级医院报销比例与补偿封顶线的提高对老人住院支出有显著影响,且乡级医疗机构报销倾斜对所有健康等级老人的住院医疗支出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颜媛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关乎8亿农民的医疗保障,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参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率显著高于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的农民,即农民在参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尤其是那些选择全家都参合和全家都不参合的农民。同时,由于参合之前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明显高于未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逆向选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总体参合率很高,逆向选择还未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产生明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柠
目的: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中的黑龙江省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以参合农民为处理组,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农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2006年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门诊实行家庭账户补偿形式,有利于发挥制度作用,减少了参合农民对门诊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项莉 王鑫 张小桃 刘永华
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我国典型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地市级为统筹层次试点实施效果,认为抗风险能力增强,管理成本降低,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农民受益公平性较好,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指出应以县级统筹为主体,在适宜地区采取地市统筹,并对如何完善地市统筹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地市统筹 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平霞 项莉 王鑫 朱小云 刘永华
目的:分析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地市为统筹层次的住院补偿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个试点地市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各项指标,将被调查地区按经济收入进行分组,绘制集中曲线,计算集中指数。结果:铜陵市和焦作市无论住院补偿人次还是住院补偿费用公平程度均较高,实行地市统筹并未带来受益不公平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克云 倪虹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Z旗的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因素,认为农民个人及家庭状况,农村医疗机构状况,合作医疗制度和政府推行合作医疗的宣传方式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影响因素 农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焕 梁俊芬
农民个人的支付能力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与补偿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河南省农民的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进行分析,测定河南省农民对医疗保健的具体支付能力。结果显示:在保障基本的食品消费后,全省农民对新农合均具有支付能力,支付能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最后,文章从提高筹资标准以及对贫困人群进行资金补助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周辰雨
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本文意在评估健康改善的长期减贫效应。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1997―2015 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分别从健康状况、医疗选择、收入、消费四个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对短期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长期显著地提升了农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与对医疗保险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高投资、减少健康冲击下的儿童辍学、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医疗支出等渠道显著地改善了中国农村的因病致贫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庆跃 焦岩 于保荣 严非 汤胜蓝
文章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收入组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费用。资料来源于山东和宁夏6个县家庭问卷调查,样本量为6147户和23036人。利用五分位法对居民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组居民参保率较平均水平低5%,低收入组参保居民较多利用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各收入组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没有显著性差异,最低收入组参保居民得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额和补偿比较高收入组低,低收入组住院费用负担较重。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完善农村利贫卫生政策,对于提高农村低收入居民受益程度很有必要。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收入 受益 分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长永
本文基于中部四省12个县的调查数据,利用ordin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性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同,但其福利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居住区自然环境、医药费报销总额、医药费负担减轻程度、健康状况改善程度和"应住院未住院"5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即居住在平原地区、医药费报销总额越多、医药费负担减轻程度和健康状况改善程度越明显以及"应住院未住院"问题解决得越好的农民越倾向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性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反映了农民利益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