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1)
2023(11572)
2022(9613)
2021(9174)
2020(7395)
2019(16830)
2018(16290)
2017(31593)
2016(17297)
2015(18906)
2014(18784)
2013(18737)
2012(17412)
2011(15374)
2010(15902)
2009(14461)
2008(14567)
2007(13360)
2006(11939)
2005(10625)
作者
(46976)
(40070)
(39195)
(37645)
(25130)
(19009)
(17751)
(15286)
(14814)
(14384)
(13489)
(12988)
(12568)
(12563)
(12556)
(11887)
(11780)
(11496)
(11316)
(11211)
(9918)
(9843)
(9638)
(9290)
(9080)
(8912)
(8848)
(8679)
(8111)
(8053)
学科
(68437)
经济(68366)
(58201)
管理(50593)
(50210)
(35764)
企业(35764)
农业(33243)
(31065)
方法(23538)
数学(21164)
数学方法(20898)
中国(20185)
业经(20028)
(19024)
(17378)
贸易(17368)
(17094)
地方(16304)
财政(15673)
(14498)
(14238)
(14188)
财务(14170)
财务管理(14112)
企业财务(13489)
(13132)
(12663)
农业经济(12464)
(11931)
机构
学院(237461)
大学(230776)
(103953)
经济(101750)
管理(91118)
研究(81835)
理学(78217)
理学院(77476)
管理学(76410)
管理学院(75960)
中国(65538)
(57471)
(56233)
科学(46902)
(46784)
农业(43354)
(40992)
财经(39880)
中心(39455)
业大(38921)
(38314)
(36330)
研究所(36293)
经济学(31167)
(29568)
(29268)
(28987)
财经大学(28806)
(28784)
北京(28767)
基金
项目(154457)
科学(122203)
研究(117938)
基金(112730)
(97221)
国家(96254)
科学基金(82455)
社会(76677)
社会科(72447)
社会科学(72425)
(61260)
基金项目(58871)
教育(52286)
自然(50429)
(49695)
自然科(49256)
自然科学(49244)
编号(48614)
自然科学基金(48382)
资助(45378)
成果(40082)
(35530)
(34372)
重点(33986)
课题(33329)
(33066)
(33001)
国家社会(32146)
(32036)
(31280)
期刊
(125006)
经济(125006)
研究(72714)
(62763)
中国(55081)
(46562)
农业(42383)
学报(35535)
科学(32865)
(29507)
金融(29507)
管理(28868)
大学(28752)
学学(27599)
业经(25296)
教育(22387)
财经(19682)
(19381)
技术(18176)
经济研究(18022)
问题(17470)
(16743)
农业经济(15213)
农村(15193)
(15193)
(14190)
(13784)
世界(13783)
经济问题(11955)
国际(11341)
共检索到37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检验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新农合参合率的影响,估算了新农合实现高参合率目标所需的政策性补偿支出规模,并系统评估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补偿支出显著提高了新农合参合率;第一阶段旨在实现高参合率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而第二阶段旨在实现合意的保障水平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却增加了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旨在减轻基层政府政策性补偿支出负担的财政分权改革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来  张星伍  
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新的均衡。这项制度在农村稳步推开,缓解了医疗服务中长期存在的公平效率问题。但自该项制度实施以来.调查点居民卫生可及性公平仍有待改善,筹资存在垂直不公平问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有所增强,但改进余地很大。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医疗机构间缺乏竞争,成本软约束导致医疗机构低效率运行。因此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还有待政府进一步改善,同时以公平为前提,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飞  王文杰  李琛  罗密  彭宏宇  孙杨  毛宗福  冯友梅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其费用负担和补偿受益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报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进,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与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在2009年及以后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合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报销比重稳步提升,平均保持在50%,但次均住院费用快速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住院人次和基金的流向,削弱了参合农民补偿受益。结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结构不合理,报销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恩奉  
一、建立覆盖农村全体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力需求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其医疗保健水平及筹资标准必然有所不同。下面分别根据三种标准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力需求进行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桥  
在各省市纷纷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的政策下,本文研究以下两个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如何影响农户就诊的医疗需求行为?农户就诊医疗需求行为的变化又会对农户医疗费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6年的数据和配对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门诊补偿导致患病农户及时进行门诊治疗,有效地抵御了健康风险,对于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估计出因门诊补偿导致农户医疗费用仅增长0.5%,这表明门诊补偿提高了农户医疗服务的福利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黎  
与传统的合作医疗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了政府对资金筹集的支持力度,以大病补偿为主,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和管理、监督并重的管理方式转变,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从实施情况来看,一方面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大病补偿又容易导致重治轻防、农民受益面过窄、资源配置浪费等问题,从而影响政策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红霞  薛兴利  
本文从财政补助责任、补助资金总量和财政补助资金来源三方面对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政策进行评价,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不同建设目标下的财政补助需求和未来年度财政补助水平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财政补助政策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即深度细化与明晰财政补助责任,适时与适度调整财政补助目标,以兼顾平衡和发展的理念确定财政补助方向,开拓新主体以补充资金来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柯  张晓  闵捷  沈其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偿方案对基金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随着制度的逐步推广、新问题的不断显现以及赔付数据信息的不断积累,补偿方案也需要稳步调整。用加权TOPSIS法对江苏省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的备选方案进行了科学、量化的评估,确定了新补偿方案,随后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项莉  宋培培  刘永华  
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使用率较低,新启动县低于老试点县,实践中通过二次补偿提高了统筹基金使用率和住院实际补偿比,以及农民对二次补偿的反映等多角度,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平霞  项莉  王鑫  朱小云  刘永华  
目的:分析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地市为统筹层次的住院补偿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个试点地市进行全面调查,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各项指标,将被调查地区按经济收入进行分组,绘制集中曲线,计算集中指数。结果:铜陵市和焦作市无论住院补偿人次还是住院补偿费用公平程度均较高,实行地市统筹并未带来受益不公平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党海霞  张立强  蔡秋杰  李哲  罗卫芳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服务相关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通过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典型地区数据抽样的方法,从住院病人的中医药费用与治疗总费用、患者年龄、医疗机构级别、疾病类别和病种的关系,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服务相关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药服务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农村中医药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波  岳琳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非自由处置变量的DEA模型,利用2008—2011年辽宁省新农合统计数据,以新农合各项补偿比为视角,对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做出评价,明确了改善绩效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提高补偿比的最优方案,提出了提高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辽宁省各县(市、区)绩效水平的差异在逐年缩小,各城市的整体绩效水平在逐年接近;绩效不足的各县(市、区)绩效指标有待改善的空间最高不超过10个百分点。按照新农合补偿机制绩效对新农合基金支出的弹性最大的筛选方案原则,提高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或乡镇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是绝大多数县(市、区)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卫华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各地的补偿模式不尽相同,不同的补偿模式,其补偿效果也有很大差别。文章根据调查数据,比较了三个不同区县的补偿模式在受益情况和补偿公平性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  金凤  
目的:通过对3个新农合试点县879户农民入户调查,研究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不同收入组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受益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中指数、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频率等方法,分析不同收入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和补偿水平,研究不同收入组受益程度和家庭医药负担的减轻程度。结果:在不同收入人群中,低收入组人群处于“高需要、低利用、高负担、低受益”状况;即两周患病率高,就诊率低,住院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和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高,受益比例低。新农合补偿住院费用后,低收入人群家庭负担依然沉重,占全年家庭收入的11.30%。结论:中低和低收入组的卫生服务利用明显低于高收入组;新农合补偿后,相对于补偿前,不公平程度有所缓解,但新农合改善医疗费用不公平的作用是有限的;单靠新农合不足以解决农民大病医药负担和因病致贫问题,对于低收入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