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1)
2023(6747)
2022(5538)
2021(5441)
2020(4315)
2019(9790)
2018(9414)
2017(18067)
2016(9777)
2015(10775)
2014(10612)
2013(10849)
2012(9697)
2011(8549)
2010(8874)
2009(8209)
2008(8235)
2007(7514)
2006(6648)
2005(5656)
作者
(25253)
(22129)
(21420)
(20308)
(13203)
(10384)
(9530)
(8502)
(7966)
(7590)
(7324)
(6972)
(6718)
(6633)
(6515)
(6434)
(6236)
(6185)
(6121)
(5851)
(5303)
(5302)
(5232)
(5163)
(4977)
(4946)
(4850)
(4542)
(4470)
(4290)
学科
(48318)
(42916)
经济(42875)
(41867)
农业(32205)
管理(31407)
(24344)
(21344)
企业(21344)
业经(16146)
财政(14531)
(13473)
农业经济(12277)
(12093)
方法(12079)
中国(11721)
地方(11572)
数学(10999)
数学方法(10955)
(10041)
(9805)
(9695)
(9669)
农村(9652)
(9391)
财务(9387)
财务管理(9338)
企业财务(8925)
发展(8730)
(8729)
机构
学院(133927)
大学(126847)
(59829)
经济(58616)
管理(55288)
理学(48341)
理学院(47977)
管理学(47557)
管理学院(47311)
研究(43023)
(42569)
中国(35236)
(34671)
农业(31486)
业大(25339)
(24660)
科学(24006)
财经(22532)
中心(21552)
(21127)
(21027)
(20492)
农业大学(19217)
研究所(18285)
经济管理(18234)
(17663)
经济学(16426)
(15905)
财经大学(15764)
(15262)
基金
项目(87560)
研究(69725)
科学(69590)
基金(63636)
(53669)
国家(53057)
社会(46335)
科学基金(46266)
社会科(43480)
社会科学(43469)
(36412)
基金项目(34542)
编号(30109)
教育(29592)
(27509)
(26889)
自然(26658)
自然科(26028)
自然科学(26025)
自然科学基金(25566)
成果(23866)
资助(23637)
(20133)
(19964)
(19504)
课题(19469)
国家社会(19332)
(19034)
(18870)
重点(18593)
期刊
(77645)
经济(77645)
(51062)
研究(39076)
农业(34703)
中国(33896)
(31143)
业经(19431)
学报(18230)
科学(17808)
大学(15826)
学学(15495)
(14707)
农业经济(14445)
(14445)
金融(14445)
管理(14280)
农村(13722)
(13722)
问题(10928)
财经(10760)
技术(9926)
(9743)
经济研究(9316)
农村经济(9178)
世界(9139)
(9098)
教育(9052)
(8911)
财政(8911)
共检索到20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翠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的提高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的增加,亟须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绩效进行评价。应以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为基本准则,通过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监管和综合效果4个一级指标以及必要时逐级分解出的21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对整个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立足百分制评分法,通过设定及格分和满分两个分值界限建立各指标的评分标准函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检验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新农合参合率的影响,估算了新农合实现高参合率目标所需的政策性补偿支出规模,并系统评估了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补偿支出显著提高了新农合参合率;第一阶段旨在实现高参合率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对于基层政府财政负担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而第二阶段旨在实现合意的保障水平目标的政策性补偿支出却增加了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旨在减轻基层政府政策性补偿支出负担的财政分权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伟  
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败得失彰显着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职能。政府必须正确把握自己的职能定位,通过履行服务、责任、法治职能,切实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农民受益于这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尚希,应亚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吴显华  
一、政府的有效组织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多个职能部门。因此,政府的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政府的组织主要是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人员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来  张星伍  
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新的均衡。这项制度在农村稳步推开,缓解了医疗服务中长期存在的公平效率问题。但自该项制度实施以来.调查点居民卫生可及性公平仍有待改善,筹资存在垂直不公平问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有所增强,但改进余地很大。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医疗机构间缺乏竞争,成本软约束导致医疗机构低效率运行。因此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还有待政府进一步改善,同时以公平为前提,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曾祥炎,曾祥福,周良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之一是政府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缺乏应有的经济信誉,也就是说,政府本身难以产生一个使农民在经济上相信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会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过程中充分有效地予以合作的机制。因而,选择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个问题在目前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有必要借助市场与法制的力量来实现“承诺行动”,进而解决信誉缺失问题,否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的精神,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财社[2008])等有关规定,在广泛深入调研、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财政部于2008年2月14日印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红霞  薛兴利  
本文从财政补助责任、补助资金总量和财政补助资金来源三方面对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政策进行评价,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不同建设目标下的财政补助需求和未来年度财政补助水平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财政补助政策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即深度细化与明晰财政补助责任,适时与适度调整财政补助目标,以兼顾平衡和发展的理念确定财政补助方向,开拓新主体以补充资金来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青  
新农合财政补贴能否立足长远和实现合理增长,直接影响到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保险精算方法,将通常被忽略的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等关键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对新农合未来36年的财政补贴增长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新农合人均财政补贴和总补贴都将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与制度整合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在2019年制度整合完成之前,人均财政补贴和总补贴年增长率应分别达到10.6%左右和9.2%左右,之后增速可逐步放缓。第二,人均财政补贴增长需要采取定额递增的方式。如果保持现有补贴比例不变,在2020年之前,每年调增50元左右;2021—2025年每年调增60-70元,2026—2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乐  袁庆  王洪国  徐凌忠  
文章以系统论为指导,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绩效评价有了科学的依据。并尝试引入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提出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和建立政府筹资制度保证机制,以及提高基金平均补偿比和门诊平均补偿比等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华初  吴钟健  
当前我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仅为11.15%,考虑到个人账户缴费补贴,即使按照最高缴费档次、最长缴费年限参保,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也仅为10.87%。农村居民养老金替代率不仅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55%的最低规定,与城镇居民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新农保与旧农保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财政补贴。当前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过少,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很难得到保障。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国家财政收入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当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为15%时,2011-2020年基础养老金财政投入占当年度财政收入比重最高不超过0.83%。在个人账户缴费补贴方面,保持现有缴费档次不变,按个人账户缴费档次的30%予以调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翠芬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构建灰关联评价模型,分析了全国8个省(直辖市)2007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绩效,并找出指标体系中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绩效的主要因素:①地方财政缴纳基金总额;②上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工作信息次数;③农民自己缴纳基金总额;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次数;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公开发布次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绩效的四种模式:①以提高地方财政缴纳基金总额和农民自己缴纳基金总额为基础的模式;②以提高合作医疗运行过程透明度为手段的模式;③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执行效率为保证的模式;④以建立责权明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为突破口的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新农合建设模式与目标为基点,利用2009年中部四省①12个县的调查数据,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对新农合建设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新农合的福利性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同,但补偿率较低,农民满意率也较低;新农合的福利效应比较明显,但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新农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宏观制度设计而是微观运行机制的问题。提升新农合建设绩效,应合理调整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以提高农民的受益率;加强监督管理,重点防止医疗供方道德风险;加大财政投入,在精算的基础上扩大筹资规模,重在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