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6)
2023(15729)
2022(13615)
2021(12930)
2020(10610)
2019(24332)
2018(24402)
2017(47356)
2016(25932)
2015(28855)
2014(28826)
2013(28559)
2012(26135)
2011(23621)
2010(23563)
2009(21766)
2008(21201)
2007(18688)
2006(16681)
2005(14672)
作者
(72861)
(61193)
(60430)
(57456)
(38441)
(29361)
(27377)
(23747)
(23196)
(21609)
(20760)
(20419)
(19256)
(19172)
(18706)
(18489)
(18410)
(17714)
(17534)
(17209)
(15070)
(15015)
(14568)
(13990)
(13635)
(13582)
(13460)
(13398)
(12330)
(12008)
学科
(101034)
经济(100896)
(76162)
管理(72872)
(54180)
企业(54180)
(51743)
方法(40674)
数学(35153)
数学方法(34739)
农业(34311)
业经(27649)
(26542)
中国(26174)
(23901)
地方(22777)
(20953)
(18061)
贸易(18053)
(17581)
(17011)
环境(16014)
技术(15756)
理论(15562)
(15404)
银行(15363)
(15344)
(15155)
财务(15085)
财务管理(15047)
机构
学院(359030)
大学(357439)
管理(142896)
(141883)
经济(138643)
理学(123872)
理学院(122504)
管理学(120529)
研究(120303)
管理学院(119868)
中国(91322)
(76003)
科学(74718)
(73557)
(65628)
(60054)
业大(58905)
农业(56353)
中心(55825)
研究所(54424)
(53388)
财经(51252)
(47912)
师范(47522)
北京(47443)
(46526)
(43752)
(43416)
经济学(40873)
经济管理(38738)
基金
项目(246977)
科学(193771)
研究(183874)
基金(177994)
(154542)
国家(153162)
科学基金(131390)
社会(115244)
社会科(108757)
社会科学(108729)
(97587)
基金项目(95447)
自然(84293)
教育(82242)
自然科(82241)
自然科学(82227)
(80834)
自然科学基金(80738)
编号(77118)
资助(71348)
成果(62442)
重点(54828)
(54208)
(53113)
课题(51895)
(51127)
(48398)
创新(47696)
国家社会(46908)
科研(46533)
期刊
(162766)
经济(162766)
研究(105042)
(74591)
中国(72618)
学报(57523)
科学(53430)
农业(50623)
(49864)
管理(48703)
大学(44413)
学学(41889)
教育(38808)
(33132)
金融(33132)
业经(31495)
技术(30120)
财经(24163)
(24011)
问题(22695)
经济研究(22680)
(20493)
图书(19998)
(19421)
科技(17862)
理论(17390)
资源(17114)
现代(16602)
技术经济(16575)
世界(16121)
共检索到533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启华  
本文以广东河源欧村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内部的三个利益主体的策略型博弈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对博弈均衡收益的分析,分析了该制度在微观环境中经济绩效的实现。文章认为:各利益主体在微观环境约束下具有不同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会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进而影响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济绩效的实现;最后认为可以改变各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反应弹性,提高制度的实际经济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鄢奋  
通过对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和特点分析,认为政府、农协及民主的决策程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重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自聪  王彩波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供给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决策不合理及资金管理混乱、滥用、挪用等问题。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范围、需求表达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及资金管理制度,是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英  洪源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根源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战略改革方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军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产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从短期完善与修正现有供给制度、中期理顺供给制度的传输途径与供应形式、长期集中根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壁垒的动态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延春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国家治理转型、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变革,变迁的逻辑是供给主体呈现多元项辨证发展,筹资制度体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决策制度要求由集权的"自上而下"向民主的"自下而上"决策转变,生产管理制度反映由"自我生产管理"向"公共生产管理"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振荣  
一、引言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陈永新、马晓河和方松海等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供需结构失调,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不清,政府重城市轻农村,规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而农民自身又缺乏负担供给责任的能力。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刘鸿渊、林万龙和刘仙娟等认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及税费改革的一个后果是中央财政的事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永忠  林明华  
本文选取制度视角,以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为分析框架,对马甲村路灯供给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内在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选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尽管外在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如果缺乏内在制度的配合,将难以通过外在制度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多元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可取性,研究提出了"二元准公共产品"的概念,并从多维触发、重点触发和协同触发,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供给的"触发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辛波  
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其它制度学派的理论为基础,对山东省近年来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后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自来水供给制度已由过去的主体缺位变迁为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在此情况下,应对农村自来水的供给主体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