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6)
2023(10357)
2022(8471)
2021(8075)
2020(6659)
2019(14696)
2018(14610)
2017(28673)
2016(15596)
2015(16964)
2014(16996)
2013(16336)
2012(15235)
2011(13896)
2010(14408)
2009(13800)
2008(12829)
2007(12007)
2006(11149)
2005(10085)
作者
(42485)
(35915)
(35078)
(33810)
(22425)
(16912)
(15984)
(13756)
(13752)
(12912)
(12061)
(11733)
(11465)
(11368)
(11223)
(10888)
(10428)
(10315)
(10255)
(10184)
(9133)
(8810)
(8787)
(8439)
(8222)
(8059)
(7992)
(7764)
(7326)
(7300)
学科
(58785)
经济(58718)
(51323)
(46544)
管理(38954)
农业(31034)
(30197)
企业(30197)
(26493)
金融(26486)
(25308)
银行(25293)
(24546)
中国(24390)
(19214)
业经(18663)
(17474)
方法(17304)
地方(15680)
数学(15265)
数学方法(15072)
(13834)
(13631)
中国金融(11264)
(11155)
贸易(11144)
及其(11020)
(10907)
(10683)
农业经济(10673)
机构
学院(211725)
大学(202718)
(91770)
经济(89646)
管理(79316)
研究(73853)
理学(66909)
理学院(66295)
中国(65710)
管理学(65213)
管理学院(64834)
(54594)
(44128)
(42118)
科学(41921)
农业(41526)
中心(37251)
(37190)
业大(35806)
(35170)
研究所(33190)
财经(33112)
(29971)
(27688)
经济学(26766)
(26346)
北京(26202)
(26101)
师范(26075)
(25674)
基金
项目(133054)
研究(104408)
科学(104304)
基金(94009)
(80380)
国家(79509)
科学基金(67765)
社会(65450)
社会科(61652)
社会科学(61639)
(54774)
基金项目(48529)
教育(46153)
编号(45709)
(43895)
自然(40500)
自然科(39514)
自然科学(39505)
自然科学基金(38814)
资助(38416)
成果(37774)
课题(31568)
(31108)
(31085)
重点(29606)
(29462)
(28191)
(28014)
(26759)
国家社会(26542)
期刊
(112903)
经济(112903)
研究(65443)
(59193)
中国(50703)
(41826)
金融(41826)
农业(39156)
(32796)
学报(30473)
科学(28540)
管理(26473)
业经(24637)
大学(24456)
教育(23790)
学学(23493)
技术(18407)
(18016)
财经(16212)
经济研究(15632)
问题(15444)
农村(15419)
(15419)
农业经济(14432)
(13883)
世界(12289)
(11614)
经济问题(11316)
理论(10133)
现代(10071)
共检索到34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秀丽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地发展壮大,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远高于传统小农经济。因此,有必要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给缺失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金融由单纯存贷款业态向多元化金融服务功能转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政  兰勇  周孟亮  
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肩负着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保险、期货金融需求旺盛,但现有信贷条件较苛刻、产品设计不齐全、服务网点少且分布不均衡,保险制度不完善、理赔程序复杂、信息不对称,期货市场产业规模小、市场受众少,滞后于新型农业金融主体发展。基于"供给侧改革"思维,应该从多方位着手积极推进金融市场服务完善与创新,实施"放"、"管"结合,构建农村金融监管及风险预警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激发金融市场需求活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亟须金融信贷资金的扶持,然而调查发现,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或内部的合作金融,均难以为主体提供足够的金融信贷支持。从主体本身、金融信贷提供方、金融基础设施三个层面出发,对金融信贷支持不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主体金融信贷状况的政策建议,包括引导主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创建信用档案及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并推进"两权"抵押、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及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拓展、鼓励发展合作金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汪来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题,原因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给方即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三方面。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三方之力,共同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工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孔健  孔祥毅  杨志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文简称"新主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类新生事物,具体类型包括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也可以叫公司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与主要依靠人力投入的传统农户相比,新主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土地产出率较高,且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等特征。尽管具有这些优势,但在融资方面,"新主体"与传统农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孔健  孔祥毅  杨志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文简称"新主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类新生事物,具体类型包括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也可以叫公司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与主要依靠人力投入的传统农户相比,新主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土地产出率较高,且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等特征。尽管具有这些优势,但在融资方面,"新主体"与传统农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鹰  武玉红  
造成我国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缺失的原因不仅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且涉及经济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和传统文化缺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解决我国目前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缺失的问题要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并坚持长期不懈的道德教化的同时,通过加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强化信用监控机制建设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鸿  
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要求,从信息共享、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多点对接,信息共享。积极同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建立《金融扶持阳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包含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5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银行机构多点精准对接,及时掌握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康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引导农户脱贫致富、发展区域农业生产、实现乡村振兴起着关键主导作用。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刘献良  李起文  
近年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笔者通过在吉林珲春、辽宁大连、陕西眉县等地的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其金融需求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户的新特点。相关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在金融产品、抵押担保和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但也面临外部环境发展不完善、内部相关政策不配套、抵押担保难等问题。最后,笔者据此提出了金融机构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有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卫东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其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特点,对提高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化解乡村振兴中的顽疾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融资难仍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解决其发展中金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迫在眉睫。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给存在短板信贷供给相对不足。一是信贷条件较严苛。新型农业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振锋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晓平  项林  王芃  
1.建立项目扶持精准投向机制。制定严格的扶持标准,设立明确的准入资格,建立动态的项目管理库,保证财政项目资金投向符合条件的新型主体。明确项目资金投向,突出项目支持重点,财政资金应紧紧围绕着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户带动力这两个方面投入。2.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权能、规范流转,健全土地要素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有效机制。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