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4)
2023(17295)
2022(14664)
2021(13492)
2020(11651)
2019(26379)
2018(26090)
2017(49153)
2016(27051)
2015(30486)
2014(30312)
2013(29456)
2012(27106)
2011(24257)
2010(24235)
2009(22359)
2008(21998)
2007(20006)
2006(17311)
2005(15044)
作者
(80361)
(67859)
(67182)
(63826)
(42437)
(32604)
(30664)
(26811)
(25467)
(23930)
(22925)
(22749)
(21437)
(21042)
(21011)
(20966)
(20726)
(19803)
(19417)
(19377)
(16974)
(16543)
(16506)
(15544)
(15408)
(15153)
(14956)
(14950)
(13763)
(13729)
学科
(107790)
经济(107658)
(78971)
管理(72814)
(57514)
企业(57514)
(49094)
方法(48610)
数学(43000)
数学方法(42445)
农业(32257)
中国(28101)
(27892)
业经(27314)
(22832)
(22145)
地方(20764)
(20298)
贸易(20294)
(19762)
技术(17170)
(17034)
银行(16956)
(16882)
财务(16822)
财务管理(16779)
理论(16432)
(16155)
(16139)
企业财务(15877)
机构
学院(382649)
大学(379091)
(152578)
经济(149442)
管理(145894)
研究(128186)
理学(126622)
理学院(125243)
管理学(122727)
管理学院(122066)
中国(97319)
(88320)
科学(83163)
(79220)
农业(69150)
(67983)
业大(67938)
(66100)
中心(61763)
研究所(60618)
(58228)
财经(54372)
(49555)
(48760)
北京(48532)
师范(48088)
经济学(45674)
(45558)
(45272)
农业大学(43791)
基金
项目(265375)
科学(207017)
基金(191362)
研究(187632)
(170774)
国家(169084)
科学基金(143012)
社会(117943)
社会科(111490)
社会科学(111453)
(106514)
基金项目(101760)
自然(94795)
自然科(92636)
自然科学(92604)
自然科学基金(90957)
(89140)
教育(86373)
资助(77350)
编号(76112)
成果(60831)
重点(60095)
(57714)
(57080)
(55647)
课题(52368)
创新(52061)
科研(51930)
计划(50856)
国家社会(48953)
期刊
(166614)
经济(166614)
研究(102386)
(86461)
中国(75934)
学报(70889)
科学(61010)
农业(58166)
(53056)
大学(52817)
学学(50335)
管理(49820)
教育(38790)
(34781)
金融(34781)
技术(33352)
业经(33281)
(29677)
财经(26106)
经济研究(25047)
问题(23251)
(22411)
(21966)
业大(19694)
统计(19052)
科技(18996)
技术经济(18413)
世界(17900)
图书(17525)
(17400)
共检索到558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荣平  曹冰雪  周佩  郑风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荣平  曹冰雪  周佩  郑风田  
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调查,本文从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较多的带动层面是涉农业务收入、农户带动、就业带动、标准化生产,而在三产融合、技术服务供给、公共物品供给、信息服务供给和金融服务供给层面涉及尚不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带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营主体类型、人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荣平  姜瑞雪  曹娟娟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与重要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论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县级宏观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型、新技术的采纳,进而对农户增收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分主体看,各类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均具有较强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在产量、收入以及技术采纳等层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层面,除龙头企业外,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农场,其次为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且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裴璇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在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良好的融资能力是家庭农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资金瓶颈问题的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75家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采用以信用社贷款为主的外部融资,同时以家庭积累为辅的内部融资。融资渠道采用信用社贷款和贷款用于农业生产时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的融资能力。加强内部资金积累,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制定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家庭农场的保险体系将是提高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志  汪发元  
为了准确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本文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7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打工经历等个体特征因素,经营类型、产业类别、经营土地面积、流动资金投资等主体特征因素,家人支持度、社会关系、政策扶持等社会政策因素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年龄、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行、定期培训等因素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志  汪发元  
为了准确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本文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73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打工经历等个体特征因素,经营类型、产业类别、经营土地面积、流动资金投资等主体特征因素,家人支持度、社会关系、政策扶持等社会政策因素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信息化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年龄、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同行、定期培训等因素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久栋  马彪  彭超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专项调查的截面数据,通过构建似不相关回归模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经营状况、技术创新水平、标准化生产情况等方面,分别考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融合型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融合型产业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属性差异,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融合型产业的影响条件不尽相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尽可能地做到"精准施策、因主体制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瑾  曹冰雪  阮荣平  
现阶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其社会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成因在于社会带动作用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过多地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很有可能会损害其自身发展,最终也将影响其社会带动作用的实现。因此,为了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本负担,真正提升其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水平,实现农户带动与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应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发展能力,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冲冲  吴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又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湖北省2015年度20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特征对会计工作质量有影响,女性和年轻的负责人会计工作质量要更高;在组织类型中,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最为理想;政府和银行的扶持对经营主体的会计工作质量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从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外部扶持四个方面为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工作质量和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现代化管理提了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冲冲  吴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又是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湖北省2015年度20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特征对会计工作质量有影响,女性和年轻的负责人会计工作质量要更高;在组织类型中,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最为理想;政府和银行的扶持对经营主体的会计工作质量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从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政府和金融机构外部扶持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汪艳涛  
为实现农技需求和供给的均衡性,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对山东省胶州市425户农户进行调研,从农户分化的视角出发,采用二元Logistic计量方法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选择的影响因素。调研数据和计量结果表明:有81.3%的入社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供给,90%的农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寻求技术指导,95%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对农业技术有强烈需求。其中,耕地面积、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的培训以及农业技术的盈利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技术选择行为具有积极影响,而订单农业的签订、加入专业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经营者技术选择行为具有消极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根据自身农技需求特点,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冲  黎红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从事小农水管护的意愿与能力,在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成为小农水管护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安徽省204个新主体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和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新主体参与小农水巡视检查与维修维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主体参与小农水巡视检查与维修维护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知识技能满足程度、耕地流转年限、粮食作物占比三个因素对两种管护行为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调动新主体参与小农水管护行为,本文认为应该继续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强对新主体小农水管护知识技能培训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荣平  周佩  郑风田  
基于全国1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本文着重从信息获取、信息需求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具备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绝大多数拥有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但其信息获取意识不是很强,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由此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需求与政府部门信息服务供给有些脱节,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存在获取困难、准确性差、不够及时及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等问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据此,应努力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江一  仇童伟  秦范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家庭和社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带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使农民参与非农就业的概率显著提高约4个百分点,但对创业无显著影响。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效应显著,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形成后,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带动农业劳动者从事本地雇佣劳动,但尚不具有促进农业资本投资替代家庭自有农业劳动力投入进而释放更多农业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效应。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可通过促进土地出租来带动农民非农就业。由此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在带动农民非农就业方面产生显著的要素集聚外部性,提出可从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型主体着手来提升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江一  仇童伟  秦范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家庭和社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带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使农民参与非农就业的概率显著提高约4个百分点,但对创业无显著影响。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效应显著,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形成后,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带动农业劳动者从事本地雇佣劳动,但尚不具有促进农业资本投资替代家庭自有农业劳动力投入进而释放更多农业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的效应。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可通过促进土地出租来带动农民非农就业。由此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在带动农民非农就业方面产生显著的要素集聚外部性,提出可从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型主体着手来提升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