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1)
2023(14932)
2022(12873)
2021(12098)
2020(10178)
2019(23268)
2018(23381)
2017(45331)
2016(24966)
2015(28264)
2014(28533)
2013(27953)
2012(25394)
2011(22983)
2010(23056)
2009(21661)
2008(21170)
2007(19032)
2006(17033)
2005(15115)
作者
(72070)
(60254)
(59702)
(56804)
(38103)
(28800)
(26939)
(23564)
(22853)
(21476)
(20493)
(20300)
(19077)
(19035)
(18751)
(18316)
(17895)
(17653)
(17164)
(17138)
(15020)
(15016)
(14624)
(13856)
(13612)
(13469)
(13378)
(13321)
(12180)
(12019)
学科
(97146)
经济(97008)
(77125)
管理(71817)
(56059)
企业(56059)
(48576)
方法(40470)
数学(34763)
数学方法(34391)
农业(32250)
业经(26420)
(26371)
中国(25513)
(24655)
(20787)
地方(19385)
(17820)
(17552)
银行(17505)
(16629)
(16583)
贸易(16576)
理论(16371)
(16165)
(16126)
财务(16087)
财务管理(16050)
(15823)
金融(15815)
机构
学院(352685)
大学(351509)
管理(140133)
(139868)
经济(136679)
理学(120848)
理学院(119580)
管理学(117621)
研究(117279)
管理学院(116995)
中国(91915)
(74964)
(74219)
科学(72239)
(65890)
(59093)
业大(58342)
农业(57182)
中心(54955)
(53970)
研究所(53419)
财经(51705)
(46914)
北京(46904)
(45412)
师范(44966)
(43047)
(41749)
经济学(40463)
财经大学(38069)
基金
项目(238540)
科学(187168)
研究(177665)
基金(172041)
(149307)
国家(147980)
科学基金(126927)
社会(110732)
社会科(104548)
社会科学(104520)
(94388)
基金项目(91624)
自然(81841)
教育(80608)
自然科(79862)
自然科学(79845)
自然科学基金(78410)
(78215)
编号(74549)
资助(70093)
成果(60837)
(52947)
重点(52748)
(50753)
课题(50593)
(49458)
(46862)
创新(46103)
科研(45155)
教育部(45009)
期刊
(160944)
经济(160944)
研究(104877)
(74451)
中国(73062)
学报(57199)
科学(51873)
(50339)
农业(49765)
管理(49280)
大学(44120)
学学(41729)
教育(39968)
(38750)
金融(38750)
业经(30861)
技术(30264)
财经(25022)
(23665)
经济研究(22476)
问题(21805)
(21165)
(18686)
理论(17877)
科技(17081)
图书(16917)
技术经济(16634)
实践(16436)
(16436)
现代(16205)
共检索到529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可权  张启文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手段。目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缺乏针对性、差异性和技术性,对现代农业领域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了抑制作用。应坚持均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农贷利率定价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并辅之以相应配套的支持措施,以优化改进利率定价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绩效,切实发挥好利率定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黎翠梅  成姗  
本文利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湖南常德市汉寿县和非试点县安乡县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择政策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和主体异质性三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行显著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土地经营规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经营权贷款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家庭农场较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更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仁友  吴扬  
论文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以广东省德庆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对策。研究发现,德庆县试点成效显著,但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尚未落实,抵押贷款登记的申请流程繁琐,抵押物价值评估结果可信度低,抵押权处置困难。建议加快落实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保障流转农地经营权的法律效率,简化抵押贷款登记的申请流程,完善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与处置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洪炜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试点为例,利用各县域2006—2021年工商注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分析正规金融支农如何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研究结果显示,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能够显著增加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该政策的作用效果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而削弱,随着地方涉农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强化,并受到奖励资金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显著提高县域的粮食产量。因此,财政引导的正规金融支农能够有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应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在奖励支出中的分担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邦宏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是社会共识,二者关系密切,必须融合发展。张亮教授与团队成员合作撰写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书,对当前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度研究,该书基于"两新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从资源配置、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权责均衡、多方协作等角度分析了"两新融合"机制以及实现方法,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博弈论、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利益结合以及客户服务型"两新融合"的联结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探索了政府指导模式下"两新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对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建设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内容扎实,所选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论述"两新融合"相关问题,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构建具有以下启发价值。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怡萍   马小明   陈朝雨   孙东峰   郝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农村信用信息覆盖面持续扩大,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不断深入、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发放不断增长,但延安市家庭农场呈现出未注册农场数量多、规模较小、经营种类单一、收入不高等特点。延安市涉农信用信息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生产情况、荣誉情况、风险管理能力和规范程度等,盈利能力显著影响涉农主体贷款可得性。建议提升新型农业主体盈利水平,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王斯烈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发展,订单合同、专业合作等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蓬勃兴起,多种联结方式并存的混合模式日获青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与农产品的行业特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农户的素质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双方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当前要准确把握小农户的发展趋势,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自愿选择,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正向激励和失信名单机制,进一步优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润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信社有了更大的货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货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吴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对于金融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内外部融资增信两个层面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研究表明,以村社共同体为平台的内部融资增信能够有效融合村集体信用与合作社信用,弥补合作社抵质押担保中模糊化的产权信用缺陷,进而提升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水平。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增信中,政府部门的守信激励与违约惩罚机制是政府外部融资增信的基础;第三方增信机构通过费率定价机制来强化风险管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权衡融资增信的重要依据;授信银行的融资增信模式创新和金融科技风险防控能力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外部融资增信协同成为促推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和化解信贷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添婷  周晶晶  
"互联网+"时代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事业,涉及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与完善。其中,完善的会计财务体制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力推进"互联网+"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体制改革,对于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这一时代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添婷  周晶晶  
"互联网+"时代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事业,涉及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与完善。其中,完善的会计财务体制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大力推进"互联网+"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体制改革,对于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这一时代综合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