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2)
2023(15987)
2022(13050)
2021(11947)
2020(9549)
2019(21300)
2018(21479)
2017(40108)
2016(21819)
2015(24638)
2014(24769)
2013(24471)
2012(23026)
2011(21122)
2010(21702)
2009(20055)
2008(19492)
2007(17921)
2006(16585)
2005(15415)
作者
(64182)
(53925)
(53326)
(50667)
(34168)
(25493)
(24206)
(20890)
(20632)
(19391)
(18541)
(17876)
(17518)
(17262)
(16776)
(16383)
(15702)
(15596)
(15561)
(15449)
(14047)
(13327)
(13189)
(12652)
(12270)
(12187)
(12024)
(11905)
(11020)
(10906)
学科
(107732)
经济(107552)
(60995)
管理(53400)
(48533)
(37837)
企业(37837)
中国(34498)
农业(32560)
地方(31044)
方法(30061)
业经(29031)
数学(23560)
数学方法(23368)
(21408)
(21068)
(18374)
(18368)
(17613)
银行(17586)
(17115)
(16832)
金融(16825)
理论(16688)
地方经济(16504)
(15841)
贸易(15825)
(15512)
(15218)
(15147)
机构
学院(314319)
大学(309137)
(135899)
经济(132821)
研究(117694)
管理(113455)
理学(94850)
理学院(93752)
管理学(92177)
管理学院(91607)
中国(91257)
科学(69296)
(67716)
(67536)
(60186)
(60099)
中心(53956)
研究所(53859)
(52571)
农业(51409)
业大(48844)
财经(45523)
(45046)
师范(44595)
北京(43218)
(41758)
(41401)
(41024)
经济学(40592)
(39077)
基金
项目(198423)
科学(154976)
研究(152932)
基金(138526)
(120122)
国家(118915)
科学基金(100343)
社会(97902)
社会科(91563)
社会科学(91536)
(80826)
基金项目(72648)
教育(68691)
(65803)
编号(65360)
自然(59298)
自然科(57818)
自然科学(57807)
自然科学基金(56744)
资助(54581)
成果(54303)
(49651)
课题(46266)
重点(44856)
(42941)
(41036)
发展(40852)
(40206)
国家社会(40087)
(38488)
期刊
(176327)
经济(176327)
研究(101416)
中国(80967)
(69278)
学报(48387)
农业(46280)
科学(45123)
(44305)
教育(43194)
管理(42838)
大学(37910)
(36153)
金融(36153)
学学(35174)
业经(32245)
技术(30350)
经济研究(26474)
问题(23445)
财经(23254)
(22944)
(20302)
图书(19493)
世界(17983)
技术经济(16574)
农村(16199)
(16199)
(15958)
经济问题(15761)
(15476)
共检索到51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赵祥云  
通过农地规模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能损害小农户利益,压缩小农经济的发展空间。而通过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其直接服务小农户的有效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村集体的统筹作用,激发小农经济的生命力,维护小农户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破除束缚小农的外在约束性条件,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使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农民家庭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是在充分尊重小农户根据资源禀赋和社会环境变化自由选择进城与返乡权利基础上平衡城乡劳动力,维护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并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可行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光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农场(户)排挤小农场(户)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没有过时,所谓"小农经济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自进入清代中叶以后,人地比率逐渐下降至"维生型小农经济"的临界点,标志着传统小农经济的破产和衰亡。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实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隐含着"产权虚置"和"集体成员权平等"的平分机制,使明清以后出现"地权分散化"和"耕地细碎化"的趋势更加凸现,造成了几亿农民在高强度劳动投入和过密型种植模式下的土地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下降。下一步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雨豪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出,因而农业生产依旧以家庭单位为主体,虽然近些年来规模化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这也是由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等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小农经济必然长期存在,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仍然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同时我国农村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戎向平  许倩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勇  
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高度紧张关系,造成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的相互加强,制约了"三农"发展,也阻碍了现代农村金融的孕育和生发。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地制度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提出和实证检验了完善土地制度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理论命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王寿彭   韩子名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科学测度省级农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基础上,结合2013-2020年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农业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特别地,农业数字化对非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以及民族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作用更强。作用机制表明,农业数字化通过缓解雇工成本约束、土地流转约束、融资约束和销售约束,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农业数字化协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驱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农业数字化发展、赋能和普惠新格局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真  谭玥琳  穆娜娜  
在新型经营体系的基本框架下,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具生产和服务的双重功能,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将有助于我国农业的"新四化"转型。本文基于北京市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对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政府支持、经营者特征等四个方面可能影响其服务功能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纠正了政府支持的内生性和控制了经营类型、产业类型等因素之后,劳动力使用数量、政府支持、本地人特征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和资本投入规模、盈利能力、政治身份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将为政府在培育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并提高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方面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地主制时代,存在着比西欧发达的市场。这种市场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与市场的联系相当密切,以至流通已成为小农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可称为传统市场)和建立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发表了一组有关论文。为了推进研究与讨论的深入,中国经济史学会和本刊六月八日在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现把讨论会纪要和会议印发的长篇述评全文发表。本期刊登的方行、魏金玉、江太新、李向军、刘兴林等同志的论文亦与此论题有关。本刊将继续发表有关研究成果与动态,并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以不同形式(如专论、笔谈)对此发表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