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2)
2023(15849)
2022(13138)
2021(12333)
2020(10227)
2019(22512)
2018(22324)
2017(42481)
2016(22682)
2015(25027)
2014(24416)
2013(23499)
2012(21445)
2011(19366)
2010(19938)
2009(18888)
2008(17901)
2007(16290)
2006(14808)
2005(13246)
作者
(61169)
(51242)
(50480)
(48132)
(32301)
(24192)
(22829)
(19481)
(19314)
(18372)
(17256)
(16970)
(16187)
(16094)
(15923)
(15734)
(14973)
(14905)
(14803)
(14663)
(12856)
(12454)
(12276)
(11909)
(11578)
(11524)
(11356)
(11114)
(10360)
(10244)
学科
(81757)
经济(81663)
(78932)
管理(66899)
(54917)
企业(54917)
(48135)
农业(32165)
中国(30882)
(27671)
金融(27663)
(27221)
银行(27198)
方法(26966)
(26327)
业经(25145)
(24643)
(24423)
数学(22917)
数学方法(22597)
地方(20752)
技术(19919)
(17275)
(16606)
贸易(16589)
(16498)
(16176)
(15275)
(14928)
财务(14876)
机构
学院(305354)
大学(296430)
(127292)
经济(124344)
管理(119057)
研究(101759)
理学(100917)
理学院(99956)
管理学(98456)
管理学院(97870)
中国(86179)
(62714)
(61172)
(60699)
科学(58478)
中心(50296)
(50046)
(50034)
农业(47816)
业大(46456)
财经(46035)
研究所(44599)
(41669)
(39758)
(38864)
师范(38487)
北京(37912)
经济学(36879)
(36377)
(33806)
基金
项目(198239)
科学(157181)
研究(154129)
基金(141101)
(120936)
国家(119729)
科学基金(103666)
社会(98108)
社会科(92708)
社会科学(92685)
(81377)
基金项目(73747)
教育(69615)
(65925)
编号(65910)
自然(63232)
自然科(61797)
自然科学(61784)
自然科学基金(60717)
资助(55612)
成果(54079)
(46368)
课题(45392)
(45152)
重点(44159)
(43223)
创新(42505)
国家社会(39888)
(39797)
(39721)
期刊
(152445)
经济(152445)
研究(92270)
中国(73147)
(64561)
(47161)
金融(47161)
(46902)
管理(44538)
农业(42720)
学报(42061)
科学(40326)
教育(37706)
大学(33383)
学学(31393)
业经(30704)
技术(28077)
经济研究(22467)
财经(22334)
(21489)
问题(19666)
(19329)
图书(16437)
农村(16169)
(16169)
科技(15355)
技术经济(15151)
(15080)
世界(14964)
农业经济(14925)
共检索到486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蕾  张明烨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制度安排,既坚持了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不变特点,满足农户意愿,稳定了其承包权;又将土地经营权再次激活,避免了农村出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辉  
文章结合广西实际,以农地"三权分置"为视角,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农增收的应对策略。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入口",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法性;二是做好制度建设,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创新融资服务,切实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益;四是优化扶持政策,把好"出口",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方达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首先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并明确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重要目标,其本质是在更大范围内为资金进入农村土地经营领域提供渠道,解决农业经营资金短缺与效率不足问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制度支持。其次,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面临着"吃不下"的经营权、"分不清"的经营权和"拿不到"的经营权困境。最后指出要从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引入PPP模式等途径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风田曾指出:就金融可及性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周围的金融机构网点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万km2内,可获取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仅为89.61个,日常获取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也相对较高,到达金融机构网点耗时将近1h。可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所在,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为加快培育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必须着重健全产业金融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东轩  刘平养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其政策逻辑是通过农地产权的细化和明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推动农业转型发展。但是三权分置能否改善人们对土地产权的长期、安全、稳定的预期,改变经营主体的行为方式,依然有待实践的检验。以新型经营主体对政策的认知为切入点,以三权分置实践较早的上海市青浦区为典型案例,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基于"三权分置改革—主体认知—行为响应"的政策传导机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认知程度对其规模经营行为、长期投入行为和向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型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三权分置政策的认知对其三大类生产经营行为的转变均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认知程度越深,其实践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越大。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三权分置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力度,提升农业从业者人力资本水平,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彪  
现如今,我国财政金融支农规模日益庞大,然而在发展道路上却显现出很多问题,例如金融支农过于形式化、过于功利化,新型主体获得支持成本过高,支持结构不够集中以及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配合度低等。这些问题的存现阻碍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所以只有彻底消除上述问题,通过增加财政支农的支持标准、遏止所有行政报酬事件、制定专属支持项目、完善金融支农帮扶制度与担保系统以及加深金融财政支农合作互联等方式,开发出凸显创新特色的财政金融服务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  
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困境,构建培育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前后对金融需求的变化路径,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学梅  
本文阐述了三农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涵及意义;从互联网金融克服农村金融需求侧长尾效应、网络金融大数据技术增强农村金融风控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等方面,揭示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的优势;给出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众筹融资平台,创新点对点网络融资模式和探索供应链式网络融资模式等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金融型融资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湘  纪秀风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论文以山东省的发展现状为样本,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选择和风险分担机制,并就相关问题为商业银行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学梅  
本文阐述了三农领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内涵及意义;从互联网金融克服农村金融需求侧长尾效应、网络金融大数据技术增强农村金融风控能力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等方面,揭示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域的优势;给出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众筹融资平台,创新点对点网络融资模式和探索供应链式网络融资模式等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金融型融资模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但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拓展了资金供给新渠道,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的不足。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有利于两者协同发展。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经营者金融与诚信意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等举措是其融资模式创新的有力保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雪青  
随着国家“三农”工作重心从扶贫转向乡村振兴,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劳动力、科技、土地以及资金等资源趋于集约化运作,分散小农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种业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业态。商业银行如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重点领域企业提供高度契合的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海滨  方达  
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小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两类主体的农业资本积累模型,讨论"三权分置"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问题。理论模型与实际案例分析得到两点主要结论:第一,保障小农户的合理利益诉求意义不仅在于确保农村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提升农业部门总体生产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在实现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价值体现和技术水平差异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也是当前主要的现实问题所在。针对研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情况,要兼顾政策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