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4)
2023(13962)
2022(11816)
2021(10967)
2020(9265)
2019(20707)
2018(20389)
2017(40109)
2016(22034)
2015(24751)
2014(24595)
2013(24172)
2012(22570)
2011(20494)
2010(20763)
2009(19638)
2008(19262)
2007(17714)
2006(16092)
2005(14406)
作者
(61801)
(52424)
(51523)
(49380)
(33225)
(24933)
(23323)
(20010)
(19708)
(18757)
(17776)
(17597)
(16575)
(16544)
(16533)
(15929)
(15317)
(15116)
(15080)
(14982)
(13181)
(12989)
(12670)
(12010)
(11739)
(11631)
(11586)
(11491)
(10505)
(10408)
学科
(92275)
经济(92144)
(71427)
管理(65047)
(49567)
(48846)
企业(48846)
方法(35710)
农业(32959)
数学(32017)
数学方法(31730)
(26606)
中国(25006)
(24344)
业经(24182)
地方(22235)
(17440)
(17328)
贸易(17322)
(16819)
(16452)
(16343)
银行(16322)
(15640)
(15554)
(15426)
金融(15419)
(14986)
财务(14940)
财务管理(14902)
机构
学院(311259)
大学(305016)
(132824)
经济(129940)
管理(119837)
研究(104684)
理学(102357)
理学院(101358)
管理学(99839)
管理学院(99258)
中国(83284)
(65866)
(65510)
(62687)
科学(60207)
(52008)
(51491)
中心(50201)
农业(50187)
财经(49800)
业大(48397)
研究所(46365)
(45061)
(41741)
经济学(39959)
(39769)
师范(39408)
北京(38665)
(37674)
(37434)
基金
项目(202821)
科学(160795)
研究(154483)
基金(146409)
(125407)
国家(124197)
科学基金(107316)
社会(99357)
社会科(93925)
社会科学(93905)
(82687)
基金项目(76786)
教育(70554)
(66697)
自然(66467)
自然科(64870)
自然科学(64855)
编号(64181)
自然科学基金(63720)
资助(59743)
成果(52887)
(46104)
重点(45234)
课题(45162)
(44867)
(43288)
(41986)
国家社会(40527)
(40052)
教育部(39593)
期刊
(158812)
经济(158812)
研究(95237)
中国(69473)
(67975)
(50469)
学报(45506)
农业(45403)
管理(42906)
科学(42496)
(38691)
金融(38691)
大学(36229)
学学(34478)
教育(33985)
业经(31458)
技术(26906)
财经(25167)
经济研究(22979)
(21928)
问题(21716)
(21481)
农村(16375)
(16375)
(16296)
世界(16028)
(15535)
农业经济(15355)
技术经济(14837)
经济问题(14804)
共检索到48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哲晰  高鸣  穆月英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特别是对脱贫人口较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地区,有效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商经营过程中联农带农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电商的机制原因、痛点难点及政策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贵州省剑河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访谈。研究表明,一是在参与电商的影响因素中,企业家精神、互联网经验积累、社会关系网络、特色产业基础、网络和物流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变化及政府政策扶持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商的重要因素;二是在农产品电商的作用机制上,通过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营收入、提高社会声誉,使农产品电商成为惠及脱贫地区的有效手段;三是农产品电商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如专业技术不足、资金积累薄弱、人才资源稀缺等个性问题,以及质量安全认证费用高、产品销售渠道窄、基础设施条件差、带动小农户难等共性问题,做好产品认证、促进产销衔接、优化营商环境是其迫切需求。为促进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应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服务体系;遵循经济规律,促进科学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生产托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哲晰  高鸣  穆月英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是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新动能,特别是对脱贫人口较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的地区,有效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商经营过程中联农带农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电商的机制原因、痛点难点及政策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贵州省剑河县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访谈。研究表明,一是在参与电商的影响因素中,企业家精神、互联网经验积累、社会关系网络、特色产业基础、网络和物流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变化及政府政策扶持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商的重要因素;二是在农产品电商的作用机制上,通过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营收入、提高社会声誉,使农产品电商成为惠及脱贫地区的有效手段;三是农产品电商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如专业技术不足、资金积累薄弱、人才资源稀缺等个性问题,以及质量安全认证费用高、产品销售渠道窄、基础设施条件差、带动小农户难等共性问题,做好产品认证、促进产销衔接、优化营商环境是其迫切需求。为促进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应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服务体系;遵循经济规律,促进科学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生产托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煌  任洋  
探究如何有效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各类农业生产主体与农村电商解决农副产品的产销困境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农村电商全链条型服务体系科学内涵的阐释基础之上,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该类型服务体系中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互动机制与形成逻辑,并利用以"黔货云仓"为核心载体的贵州农村电商全链条型服务体系案例素材,梳理了全链条型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实践效能。研究发现全链条型服务体系能有效促成农村电商形成集体行动,有效弥合各类相关主体的多重激励裂隙,进而破解乡镇农副产品的产销困境。这一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能够给予各级地方政府一定的政策启示和实践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照新  赵海  
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形成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玲燕  张端端  杜建国  
[目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 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 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民  薛启航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推进精准扶贫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需要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本文在讨论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缓解能力贫困、推进项目扶贫、促进资产扶贫中的优势作用,同时分析各类主体参与扶贫工作面临雇佣规模受限、精英俘获、小农户利益受损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从完善扶贫激励机制、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及保障小农户权益等方面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反贫困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中昱  林万龙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四化同步"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满足新型主体的金融需求是对其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通过在甘肃、贵州、安徽3省6县的调研得知: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以农信社为主要融资渠道,抵押担保类的贷款需求旺盛,融资金额规模化、用途多元化等特征。同时,无论在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还是融资金额上,新型主体满足程度都较低,需要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上加快调整步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名勇  龚丽娟  洪霓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契约选择机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如果一种契约安排的履约率是一定的,履约成本即交易成本将成为农户进行契约选择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方的信任越高,说明其违约的可能性越小,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大;(3)声誉是农户选择契约时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良好的声誉让对方能够放心与自己合作。研究结论:(1)交易成本越高,农户越趋于选择书面契约,交易成本越低,农户越趋于选择口头契约;(2)流转对方信任度越高,越趋向于选择口头契约;如果流转农地时对方的信任度越低,则越趋于选择书面契约;(3)自己的声誉越高,对方越趋于选择口头契约;声誉越低,对方越趋于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力量。针对不同类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基于对湖北省8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调研,实证分析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发现,不同类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不同,其中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强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且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电商认知行为受经营规模影响显著,不受产业种类影响,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力量。针对不同类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基于对湖北省8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调研,实证分析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发现,不同类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不同,其中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强于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且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电商认知行为受经营规模影响显著,不受产业种类影响,而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则恰恰相反。外部因素对农业经营主体电商认知行为影响较小,但差异较大。因此,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要着力开办农村电商技术讲坛,提升农民电商认知水平;而且要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技术推广环境;还要加快构建电商人才网络,拓展农业经营主体人脉交际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忠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不少家庭陷入困境,随之出现了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问题。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素质、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有效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在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创立之间的关系,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中国27个省份1845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创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结论在控制地区—时间交互固定效应、以“FIGI中国项目”试点构建DID模型等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通过提高农民正规信贷可得性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还可以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间接促进新型主体创立。(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对新型主体创立均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大中型新型主体,小微型新型主体更加受益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影响存在县域异质性,地形起伏度小的县强于地形起伏度大的县。本文为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主体创立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稳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恺  盛宇华  
采用直播电商模式可以缓解农产品网络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效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为揭示经营主体采纳直播电商模式的机制以有效扶持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直播电商模式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模型,基于问卷调查资料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影响其采纳直播电商模式的关键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知因素、主体因素、经营因素对其采纳直播电商模式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学历、电商经验、经营人数、经营面积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是否村干部对采纳意愿具有负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态度与电商经验、经营人数、经营面积对采纳意愿具有交互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带头开展直播电商,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广泛应用,应进一步规范直播电商技术培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对直播电商模式的正确认知;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质性,优先考虑那些年轻、学历高、经营面积大的经营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扶持;提升区域电商公共服务能力,重视平台运营与物流服务,提高农产品直播经营组织化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霄   赵登梅  
贵州,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地方,近年来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文章以贵州省生计脆弱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问卷深入贵州省多个典型县、乡、镇、村实地走访调研,并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职业院校管理者、社会培训企业管理者、就业创业培训导师、生计脆弱群体代表进行访谈,旨在全面深入了解其就业创业培训面临困境。调研结果显示,贵州省生计脆弱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面临培训政策实施效果待加强、培训市场开放程度待深化、培训成果与现实需求有差距三个方面困境,为更好提升该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其良好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林广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符合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农村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经营困境和异化风险。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变革,关键要建构内外联动的动力机制,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优化政策供给内容和支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