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0)
- 2023(8761)
- 2022(7302)
- 2021(7237)
- 2020(5903)
- 2019(13156)
- 2018(13512)
- 2017(24554)
- 2016(14498)
- 2015(16600)
- 2014(16979)
- 2013(16160)
- 2012(15346)
- 2011(13879)
- 2010(14501)
- 2009(13494)
- 2008(13693)
- 2007(12974)
- 2006(11861)
- 2005(10835)
- 学科
- 济(51871)
- 经济(51791)
- 农(46010)
- 业(42773)
- 管理(32912)
- 农业(30576)
- 企(22737)
- 企业(22737)
- 业经(17242)
- 中国(17206)
- 制(15707)
- 方法(14770)
- 学(13115)
- 财(12561)
- 理论(12387)
- 体(12056)
- 地方(11958)
- 数学(11868)
- 数学方法(11532)
- 教育(11331)
- 银(10730)
- 发(10717)
- 银行(10698)
- 策(10475)
- 农业经济(10392)
- 行(10241)
- 教学(9728)
- 村(9223)
- 农村(9214)
- 融(9048)
- 机构
- 学院(202227)
- 大学(195787)
- 济(75111)
- 研究(73879)
- 经济(73011)
- 管理(69050)
- 农(60127)
- 中国(59229)
- 理学(57041)
- 理学院(56390)
- 管理学(55088)
- 管理学院(54742)
- 科学(46794)
- 农业(46136)
- 京(43832)
- 所(40003)
- 业大(38856)
- 江(36529)
- 财(35889)
- 研究所(35608)
- 中心(35297)
- 省(29411)
- 范(29088)
- 师范(28711)
- 州(28385)
- 农业大学(28195)
- 北京(27842)
- 技术(26884)
- 财经(26149)
- 院(25504)
- 基金
- 项目(123634)
- 研究(95425)
- 科学(93399)
- 基金(82519)
- 家(72761)
- 国家(71894)
- 科学基金(58678)
- 社会(55027)
- 省(52822)
- 社会科(51172)
- 社会科学(51156)
- 教育(45187)
- 编号(43430)
- 基金项目(42769)
- 划(42522)
- 成果(37134)
- 自然(36277)
- 自然科(35348)
- 自然科学(35336)
- 自然科学基金(34636)
- 资助(34126)
- 农(32638)
- 课题(31254)
- 重点(28295)
- 发(27945)
- 部(26713)
- 年(25987)
- 性(25274)
- 创(25200)
- 创新(23388)
- 期刊
- 济(102350)
- 经济(102350)
- 农(64952)
- 研究(62462)
- 中国(57809)
- 农业(43481)
- 学报(37945)
- 教育(36907)
- 科学(32031)
- 大学(29072)
- 财(28313)
- 学学(27204)
- 管理(24605)
- 融(24299)
- 金融(24299)
- 业经(22737)
- 技术(21181)
- 业(20942)
- 农村(14846)
- 村(14846)
- 问题(14429)
- 农业经济(14255)
- 版(13810)
- 财经(13052)
- 经济研究(12112)
- 业大(12022)
- 职业(11982)
- 世界(11492)
- 经(11320)
- 图书(10723)
共检索到340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慧 龚春明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从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的必然选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的关注和国内外已开展的研究证实,这项工作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就实践中"培育何种类型的经营主体,谁来培育,如何培育"存在不同的声音,问题和回应也都林林总总,但均无法绕开几个关键性、根本性的追问和探讨,即:能否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仅当作一项政治口号;在培育过程中如何处理政策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政府、农户、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性知识和地域资源如何发挥作用;应最终走出一条什么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对以上问题的梳析和把握,有助于新型农业经...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研究现状 培育实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轶歆 霍学喜 孔荣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探寻政策演变与实践响应拟合程度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厘清政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位、要素供给和发展导向方面的变化;利用软件Citespace以文献计量分析法剖析主体培育的现实困境,识别、评价政策目标与实践响应偏差。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经历了发展摸索期和创新探究期两个阶段,政策供给呈现第一阶段要素匹配平衡和第二阶段要素匹配乏力的特点;两阶段内实践发展对政策演变追踪程度较高,实践反馈出主体培育多元化需求,并在主体发展路径讨论上有效补益于后续政策制定;在政策对主体实践矛盾性分析方面存在定位与定性不平衡、金融资源普适性与区域性不平衡以及经济诉求与治理诉求不平衡问题。本文深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与实践响应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下阶段性状态的研究,明确了宏观政策对培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期实践对政策倒逼的现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峰 刘菊 王海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也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农业大省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发展实践和成功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遵循规律、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服务指导是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成功特征,这对其他类似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政策设计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范围和内涵得以不断延伸,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整体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更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面对更多惠农政策、更先进农业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压力大,资金缺口大、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因此,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应该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和保障,通过制定专项政策,提升金融支持力度等手段,完善其外部发展环境。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小勇 张巍巍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工商资本农企、不重视在乡小农的新型农业职业化培育、对农民合作社扶持过度及对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定位不清等问题。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但一些研究结论有失偏颇,应予以矫正。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政府应恢复工商资本农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地位,积极培育在乡小农为新型农业职业农民,消减和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促进种养大户规模化经营和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以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充分发挥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正面带动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荣怀
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对本次论坛我谈四点感想:一是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提升。教师们对教学问题的研究,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已经开始由过去单纯的经验总结逐渐向教学理性方向发展,并对教学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广辉 方达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首先讨论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并明确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重要目标,其本质是在更大范围内为资金进入农村土地经营领域提供渠道,解决农业经营资金短缺与效率不足问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供制度支持。其次,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面临着"吃不下"的经营权、"分不清"的经营权和"拿不到"的经营权困境。最后指出要从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引入PPP模式等途径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君仪
面对市场日益多层次化的需求,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必然。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参与、专业酒店托管等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以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旅游合作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慧澜 任小龙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主抓手,也是提升粮食及肉蛋奶菜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助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整合优化农业农村各类资源,推动优质品种、先进农业技术、大型农机装备等优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服务进村入户,解决农村土地闲置和“撂荒”问题,为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因此,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完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农业品牌建设。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思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鲜明的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特征,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建设的主要群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力量。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逐步发展。截至2012年底,苏州市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共431家,累计3928家,持股农户所占比重高达96%,2013年新增240家,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
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困境,构建培育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前后对金融需求的变化路径,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技术创新 金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思冰
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说明中央对发展现代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15年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的意见》,该文件提出的三个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苏州现代农业上新台阶。文章在此背景下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苏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甫
市场是激励,法治是保障。因此,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都将法治和市场理念贯穿于政府建设、政策制定、贯彻落实以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相关的各个环节。一是坚持法治立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注重打造守法、诚信、高效、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营造相对宽松、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三是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防控非农化和非粮化倾向。四是既注重农业教育科技投入,也注重农业教育科技实效。在对其经验、做法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坤艳 蔚霖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程度,旨在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运用DEMATEL方法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 准则层中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主导因素。指标层中,原因因素以信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融资渠道3因素对其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结果因素以农村转移就业人数、特色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施肥技术等比较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属于中等水平,且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性为良好,社会服务体系、经营主体技术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效益均为中等水平。[结论]现阶段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社会服务体系贡献率相对较低,社会化和组织化水平、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依旧是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短板,因此,提升以信息、金融为主的农业社会服务水平,对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