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4918)
- 2022(12499)
- 2021(11650)
- 2020(9457)
- 2019(21097)
- 2018(20978)
- 2017(39289)
- 2016(21552)
- 2015(24117)
- 2014(24423)
- 2013(24111)
- 2012(22877)
- 2011(21237)
- 2010(21643)
- 2009(19940)
- 2008(19300)
- 2007(17654)
- 2006(16189)
- 2005(14934)
- 学科
- 济(107224)
- 经济(107121)
- 业(55381)
- 管理(50265)
- 农(49452)
- 地方(33759)
- 农业(33301)
- 企(32164)
- 企业(32164)
- 中国(31976)
- 方法(29917)
- 数学(25734)
- 数学方法(25484)
- 业经(25291)
- 学(21340)
- 制(20154)
- 发(17766)
- 地方经济(17671)
- 财(17629)
- 银(17016)
- 银行(16990)
- 融(16664)
- 金融(16656)
- 行(16524)
- 环境(16047)
- 贸(14699)
- 贸易(14684)
- 体(14634)
- 易(13990)
- 和(13811)
- 机构
- 学院(307342)
- 大学(301116)
- 济(131113)
- 经济(128076)
- 研究(117599)
- 管理(109765)
- 理学(91634)
- 中国(91185)
- 理学院(90468)
- 管理学(88940)
- 管理学院(88379)
- 科学(71690)
- 农(69829)
- 京(66427)
- 所(61083)
- 财(57110)
- 研究所(54907)
- 中心(54383)
- 农业(53385)
- 江(52208)
- 业大(50251)
- 范(44794)
- 师范(44371)
- 财经(42963)
- 院(42307)
- 北京(42230)
- 省(41953)
- 州(40996)
- 经济学(38701)
- 经(38615)
- 基金
- 项目(196973)
- 科学(152834)
- 研究(149771)
- 基金(135852)
- 家(118537)
- 国家(117354)
- 科学基金(98199)
- 社会(93586)
- 社会科(88020)
- 社会科学(87993)
- 省(82691)
- 基金项目(71944)
- 划(66956)
- 教育(66690)
- 编号(63711)
- 自然(59292)
- 自然科(57708)
- 自然科学(57690)
- 自然科学基金(56571)
- 资助(53967)
- 成果(52015)
- 发(49989)
- 课题(45863)
- 重点(45058)
- 部(42076)
- 发展(40673)
- 创(40113)
- 展(40019)
- 国家社会(37865)
- 创新(37632)
- 期刊
- 济(170979)
- 经济(170979)
- 研究(98002)
- 中国(78615)
- 农(71394)
- 学报(48816)
- 农业(48026)
- 科学(45465)
- 财(42054)
- 教育(40351)
- 管理(39336)
- 大学(37257)
- 融(35281)
- 金融(35281)
- 学学(34859)
- 业经(31616)
- 技术(30307)
- 经济研究(24651)
- 业(23892)
- 问题(22912)
- 财经(21162)
- 经(18456)
- 资源(17290)
- 世界(16990)
- 技术经济(16559)
- 农村(16279)
- 村(16279)
- 版(16129)
- 图书(16097)
- 经济问题(15726)
共检索到50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珊 金兵兵 马小林
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缓解农村信息不对称和农村生产经营融资难,降低农业信贷风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辽宁省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为例,发现区域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支持和监管,以及信用信息采集相对困难、诚信意识缺失、政府和金融机构多部门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尽快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多部门合作联动机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虹 叶武君 孙成伸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金融与经济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具体到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对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服务 县域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娟 孙军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过去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等方面亟需专业人才。本文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农村 经营主体 人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欣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4年辽宁省63个县区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县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实证分析了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基础设施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华 张朔禹 魏来
当前,在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有效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探究了辽宁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况,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辽宁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诚 许文娟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全面贯彻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沈阳市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对当前沈阳市县域经济进步速度减慢,综合实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及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县域经济 沈阳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新型主体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促进辽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质量发展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吕萍 贾峤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兴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结合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本文从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协调普惠、绿色生态、开放共享5个方面构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间辽宁省农业经济集约高效水平和协调普惠水平增长最为显著,但发展水平较低;创新驱动水平和绿色生态水平保持缓慢正向增长,加上其较大的权重占比,成为近年来维持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开放共享水平对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但近两年得分断崖式下降。总之,辽宁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延续回稳向好势头。
关键词:
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熵值法 辽宁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东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针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志丹
采用2007-2010年的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对县域经济影响显著,县城科学支出、县域专业技术人才数、县域工业化程度、县域金融深化程度以及县域粮食产量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随机效应 辽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世亮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桂红 张艳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经济总量上看,全省77.6%的人口和97.9%的土地都在县域,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8.1%,全省的经济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2003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4.5%,县域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8%,县域为全省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高秀艳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足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2003年,辽宁省县域总人口3176.5万人(分布于27个县、17个县级市、30个郊区),占全省总人口的75.5%,县域GDP为34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7.9%,是辽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半壁江山”。但受历史、自然、气候、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印礼
本文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低迷状况的问题分析入手,认为区域性特有的二元结构和制度供给是县域经济水平差异的深刻原因。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低迷状况在于体制转换的偏移、市场化的偏移、产业关联的偏移和城镇化的偏移。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于激活体制、消除二元结构、推行省管县行政体制和全面建设新农村。
关键词:
辽宁省 县域经济 二元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支玲 李怒云 刘俊昌 许文强
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三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以原州区和朝阳县为例,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3方面对三北工程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工程 影响 评价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