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1)
2023(15054)
2022(12662)
2021(11833)
2020(9763)
2019(21730)
2018(21719)
2017(41388)
2016(22761)
2015(25533)
2014(25441)
2013(25000)
2012(23454)
2011(21522)
2010(22217)
2009(21020)
2008(20534)
2007(18936)
2006(17494)
2005(16023)
作者
(65798)
(54787)
(54450)
(51679)
(34674)
(26094)
(24606)
(21151)
(20866)
(19813)
(18652)
(18171)
(17633)
(17435)
(17262)
(16616)
(16131)
(16070)
(15849)
(15761)
(14094)
(13817)
(13382)
(12759)
(12549)
(12486)
(12263)
(12139)
(11122)
(11011)
学科
(93836)
经济(93659)
(66195)
管理(58292)
(49321)
(42667)
企业(42667)
中国(33097)
农业(32762)
方法(28759)
地方(25019)
数学(24705)
业经(24516)
数学方法(24395)
(23325)
(22096)
(19693)
银行(19669)
(19110)
(18460)
贸易(18443)
(17889)
(17722)
金融(17714)
(17712)
(16876)
(16655)
(15816)
环境(14158)
技术(13847)
机构
学院(324029)
大学(317263)
(136210)
经济(133069)
管理(119329)
研究(116978)
理学(100074)
理学院(98949)
管理学(97268)
管理学院(96675)
中国(92926)
(68672)
(68638)
科学(68448)
(65753)
(59988)
中心(54281)
(53480)
研究所(53405)
农业(52542)
业大(49715)
财经(49364)
(45034)
师范(44612)
(44480)
北京(43908)
(42192)
(41264)
经济学(39590)
(38432)
基金
项目(200424)
科学(156689)
研究(155253)
基金(140643)
(121702)
国家(120203)
科学基金(101226)
社会(96959)
社会科(91362)
社会科学(91342)
(81083)
基金项目(72756)
教育(70655)
(66950)
编号(66858)
自然(60863)
自然科(59341)
自然科学(59324)
自然科学基金(58227)
资助(57362)
成果(56463)
(49013)
课题(47427)
重点(45061)
(44314)
(41528)
(40429)
发展(40102)
(39455)
国家社会(39137)
期刊
(171094)
经济(171094)
研究(104443)
中国(78358)
(70309)
(48126)
学报(47557)
农业(46983)
科学(44908)
管理(44500)
教育(43723)
(41366)
金融(41366)
大学(37106)
学学(34832)
业经(33324)
技术(29125)
经济研究(25451)
财经(24090)
问题(23406)
(23263)
(20803)
(17415)
世界(17218)
农村(16577)
(16577)
(16389)
农业经济(15792)
经济问题(15762)
国际(15592)
共检索到528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飞  
家庭农场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融资障碍、技术水平、物流运输、人员素质等方面障碍,并根据障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晓峰  
文章在对家庭农场内涵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当下国情和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强调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文章还从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农村土地市场监管和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伟峰  王海涛  刘菊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发展。目前,土地流转不畅、资金供给乏力、经营主体缺位且文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家庭农场规模经营。今后,政府应提供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形成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多方面支持家庭农场的规模经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蔺全录  包惠玲  
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家庭农场发展呈现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的趋势,在我国虽有家庭农场的成功试点,但家庭农场发展普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家庭农场出现的背景、概念、现状、发展趋势、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兰华  
一、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客观上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均分配土地的条件下,家庭农场所需土地只能是在不改变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承包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农村土地流转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速度、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的非农业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刘洋  
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转型和农业商品化的需要,由此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必要。相比于其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其劳动和资本的合一使得家庭能够在农业种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比和参照分析,不仅能对家庭农场本身的功能进行定位,也能获得对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功能的新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富  孙美美  韩苏  王玲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普通农户都是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本文以家庭农场为基点,阐述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土地经营规模、组织特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鹤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解决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农业生产问题,并对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趋势进行矫正。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家庭农场面临的土地流转问题,在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提供资金、技术等扶持政策,培训生产经营职业农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基础经济,因此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降低我国的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文章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入手,从培育制度、信贷支持、组织制度供给三方面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平生  
家庭农场是在我国农村现有基础上建立的,是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是实行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家庭农场的出现,既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即我国家庭农场呈现出经营规模不同、经营品种不同、经营效益较好、具有市场竞争力等明显特征。家庭农场的发展面临大好机遇,但是也存在土地产权认识不明晰、资金短缺、劳动力缺乏等瓶颈问题。并提出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农业保险、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等建议,旨在为各地区制定发展家庭农场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学书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是与当前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是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特点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农场适应当前的制度环境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杨凯波  
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载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需要深刻剖析世界和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理清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思路,营造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