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7)
2023(12995)
2022(10923)
2021(10082)
2020(8423)
2019(19517)
2018(19535)
2017(38017)
2016(20621)
2015(23206)
2014(23187)
2013(22781)
2012(20593)
2011(18481)
2010(18519)
2009(16914)
2008(16078)
2007(14013)
2006(12302)
2005(10922)
作者
(58069)
(48164)
(47448)
(45457)
(30644)
(23054)
(21719)
(18912)
(18232)
(17043)
(16396)
(16090)
(15210)
(15119)
(14864)
(14653)
(14330)
(14180)
(13753)
(13741)
(11847)
(11790)
(11592)
(11042)
(10809)
(10616)
(10603)
(10581)
(9564)
(9335)
学科
(84256)
经济(84165)
管理(56004)
(53684)
(44104)
企业(44104)
方法(35291)
数学(29814)
数学方法(29427)
(23076)
中国(22839)
业经(19292)
(18373)
(17636)
地方(17502)
(16035)
贸易(16025)
(15536)
农业(15299)
(14580)
理论(14545)
(13260)
金融(13259)
(13254)
技术(12798)
(12387)
银行(12348)
环境(12159)
(11786)
教育(11451)
机构
大学(286764)
学院(283618)
管理(113514)
(112847)
经济(110363)
理学(98418)
研究(97617)
理学院(97341)
管理学(95586)
管理学院(95091)
中国(71156)
(61783)
科学(59837)
(49775)
(48355)
(45117)
研究所(44207)
中心(43146)
业大(42270)
(40556)
财经(40085)
北京(39180)
(38749)
师范(38425)
(36499)
(35928)
农业(34990)
(33427)
经济学(32937)
师范大学(31306)
基金
项目(196772)
科学(154583)
研究(146314)
基金(142264)
(123466)
国家(122436)
科学基金(105073)
社会(90919)
社会科(86063)
社会科学(86040)
(76142)
基金项目(75555)
自然(67746)
教育(66612)
自然科(66169)
自然科学(66155)
自然科学基金(64923)
(64133)
编号(60512)
资助(57935)
成果(49709)
重点(43840)
(43118)
(42145)
课题(41485)
(40779)
创新(37966)
项目编号(37278)
科研(37129)
国家社会(37089)
期刊
(123674)
经济(123674)
研究(85438)
中国(54119)
学报(44486)
(42025)
管理(41565)
科学(41121)
(35572)
教育(35444)
大学(34017)
学学(31478)
农业(29421)
技术(24813)
(24219)
金融(24219)
业经(20184)
经济研究(19503)
财经(18520)
图书(16944)
问题(16585)
(15726)
(15235)
理论(14271)
科技(14169)
国际(13972)
(13799)
技术经济(13263)
实践(13245)
(13245)
共检索到41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吴沁沁  王建润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逆全球化趋势和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化升级的载体,为新型全球化带来革新、联通、共赢、善治的战略意义,为新型全球化在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命运共同体、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提供的新机遇。本文指出,推进新型全球化需要有系统合理的架构,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加强战略对接,兼顾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以基础设施、贸易、产业投资、金融、能源和科技创新为发展支柱,不断完善全球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新型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吴沁沁  王建润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逆全球化趋势和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化升级的载体,为新型全球化带来革新、联通、共赢、善治的战略意义,为新型全球化在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命运共同体、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提供的新机遇。本文指出,推进新型全球化需要有系统合理的架构,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加强战略对接,兼顾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以基础设施、贸易、产业投资、金融、能源和科技创新为发展支柱,不断完善全球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新型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必亮  刘清杰  孙艳艳  王琛  孙苾蕙  
一段时间以来,继续坚持推进全球化发展还是从全球化中退出,不仅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还在一些国家开始了具体实施,譬如说英国脱欧、美国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等。全球化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考验。本研究在系统回顾全球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以及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全球化对于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投资增长、技术进步、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全球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从资源禀赋、市场力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驱动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动因,认为全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辉  易天  唐毓璇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建  马倩倩  倪晓杰  
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市的重要任务,上海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中占全国第五,与其经济规模和地位不相称。通过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上海不断增强科创能力,逐渐形成支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为了分析上海研发型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特点,从两个方面开展了调查:在大型企业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市有代表性的11家企业案例;在中小企业层面,分析了195家区级研发机构。借鉴供应链管理模型,建立了研发型企业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不同环节上,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在供应链所有环节上都具有走出去的特征,同时在行业和销售区域上呈现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上以销售走出去为主,在行业上以制造业为主;虽然有部分企业研发环节具有走出去特征,但是对于海外销售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如何利用研发能力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史昕  邢彬彬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的新的战略构想,对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将产生积极影响。油气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地位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油气国际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油气全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油气国际合作、保障油气安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应习文  
"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成为新版全球化的一种尝试,以试图解决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第九个年头,但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艰难曲折。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等多次冲击后,全球经济开始陷入深度结构调整中。以恐怖袭击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变之际,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正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继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2017年3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以"直面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广集全球政商学各界人士参与,而刚刚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融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全球化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阎沭杉  高晨宇  
当前,"逆全球化"风潮在世界范围内涌动,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黑天鹅"事件频发等方面。对造成"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本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能不足,深层次原因在于全球发展失衡、现有全球化缺乏包容性,直接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不同经济体增长分化加剧,另一重要诱因是全球治理滞后、国际经济秩序失衡。而作为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全球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可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包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搭建奠定了基调,突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点为新型全球化的落实提供了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应习文  
"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成为新版全球化的一种尝试,以试图解决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2017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第九个年头,但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仍艰难曲折。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等多次冲击后,全球经济开始陷入深度结构调整中。以恐怖袭击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变之际,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正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继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2017年3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以"直面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广集全球政商学各界人士参与,而刚刚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融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维护全球化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戚凯  
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区位优势,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地区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增进了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的政治互信,扩大了能源、商贸、金融、工程建设等多领域的合作,同时,仍面临认知偏差、安全风险巨大、国际局势复杂、宣传不足、机制建设滞后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应坚持不干涉内政与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强化与西方大国战略沟通,在能源、非能源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并且展开制度创新,提升宣传水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周明  田云华  王凌峰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呈现"逆全球化"抬头新趋势,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和国际信用机制已无法满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需要。中国可主导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引领区域金融治理,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具体而言,中国需要秉承促进金融合作、提高国际地位、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目标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从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三个方面落实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体制,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实现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磊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家间战略合作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设施联通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国际物流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设施联通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设施联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给,比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更能发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同时,文章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各国双边班轮网络和双边出口产品多样性网络,并测算了沿线国家网络中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班轮网络指数以及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证实了中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嵌入全球运输网络及增强其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蕴岭  陆南泉  李向阳  张树华  赵卫涛  郭连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到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不仅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规划写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新时代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重要方略,而且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五年来,"一带一路"已从倡议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取得的阶段性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今世界的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际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些纷繁的变化给"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与之相伴的国际合作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邀请几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发展环境和国际合作"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几位专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在当前形势下,国际发展环境出现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从构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机制化建设,深化"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强化中俄、中非、中国与中亚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真诚合作,并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