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2)
- 2023(14731)
- 2022(11355)
- 2021(10073)
- 2020(8073)
- 2019(17579)
- 2018(17516)
- 2017(33738)
- 2016(17978)
- 2015(20165)
- 2014(20354)
- 2013(20004)
- 2012(18327)
- 2011(16461)
- 2010(16747)
- 2009(15798)
- 2008(15757)
- 2007(14593)
- 2006(13397)
- 2005(12801)
- 学科
- 济(89499)
- 经济(89400)
- 业(84639)
- 企(76638)
- 企业(76638)
- 管理(70549)
- 业经(34733)
- 方法(29317)
- 农(29063)
- 财(27369)
- 中国(27022)
- 地方(21843)
- 农业(21399)
- 数学(20667)
- 数学方法(20546)
- 务(20538)
- 财务(20504)
- 财务管理(20483)
- 企业财务(19474)
- 技术(18709)
- 制(18061)
- 和(16135)
- 策(15940)
- 理论(15595)
- 发(15041)
- 划(14956)
- 银(14289)
- 银行(14270)
- 贸(14221)
- 贸易(14207)
- 机构
- 学院(268630)
- 大学(260648)
- 济(115244)
- 经济(113102)
- 管理(108460)
- 理学(91098)
- 理学院(90221)
- 管理学(89195)
- 管理学院(88662)
- 研究(87875)
- 中国(71305)
- 京(55625)
- 财(55054)
- 科学(49848)
- 所(43579)
- 江(43502)
- 农(42921)
- 财经(42603)
- 中心(40742)
- 研究所(38597)
- 经(38452)
- 州(35229)
- 北京(35181)
- 业大(35149)
- 经济学(34165)
- 范(33633)
- 师范(33321)
- 农业(33028)
- 院(31590)
- 商学(31077)
- 基金
- 项目(166726)
- 科学(133940)
- 研究(127907)
- 基金(120629)
- 家(102534)
- 国家(101481)
- 科学基金(89826)
- 社会(84063)
- 社会科(79722)
- 社会科学(79708)
- 省(67422)
- 基金项目(62970)
- 教育(56355)
- 自然(54397)
- 划(53723)
- 编号(53523)
- 自然科(53200)
- 自然科学(53191)
- 自然科学基金(52323)
- 资助(47141)
- 成果(43213)
- 发(41325)
- 创(37860)
- 业(37253)
- 重点(36635)
- 课题(35768)
- 部(35588)
- 国家社会(35071)
- 创新(34409)
- 发展(34202)
- 期刊
- 济(143846)
- 经济(143846)
- 研究(81606)
- 中国(58592)
- 管理(46975)
- 财(45991)
- 农(41746)
- 学报(34207)
- 科学(34175)
- 融(28953)
- 金融(28953)
- 农业(28559)
- 教育(27489)
- 业经(27459)
- 大学(26843)
- 技术(25930)
- 学学(24969)
- 经济研究(22704)
- 财经(21597)
- 经(18742)
- 问题(17855)
- 业(17464)
- 图书(16162)
- 技术经济(15661)
- 商业(15358)
- 现代(14182)
- 世界(13649)
- 贸(13456)
- 财会(13071)
- 经济管理(12997)
共检索到428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静 宋玉禄 王纯净 唐雨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新型信息消费已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选取2011年至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以新型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的微观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信息消费试点政策显著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尤其在数据驱动、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政策通过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激发市场潜能及增强创新动力等途径,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不同类型企业间转型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所在地被评为社会信用城市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研究为理解新型信息消费的微观政策效应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促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振 田慧 李亚兵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员工资质过剩感—越轨创新行为”分析路径,构建数字化转型影响两类越轨创新行为的整合逻辑。对1 088份数字化转型相关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异质性资源,正向影响员工“私下”越轨创新;(2)数字化转型导致集权程度和管理者权威增强,负向影响员工“违命”越轨创新;(3)资质过剩感在上述两种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特性,但均能发挥部分中介效应;(4)本土差序化氛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致使数字化转型对“私下”越轨创新的影响更积极,对“违命”越轨创新的影响更消极。实践中,企业需充分考量数字化转型的两面性,面向两类不同越轨创新采取针对性管理举措,以促进更多创新成果的产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刘书利 王玥清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外贸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国际循环的关键抓手。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合并样本,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进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扩大了企业进口规模,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贸易方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渠道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企业进口增量提质,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渠道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拓展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性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进口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进口贸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政 越婷婷 贾妍妍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大数据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将宏观地区大数据发展与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以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大数据发展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且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治理能力、提高企业融资水平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该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既为地区大数据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企业高效合理地利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记元 赵博思
数字经济现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企业作为推行数字化的重要微观载体,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资行为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商业信用融资作为银行信贷的重要替代性渠道,具有便捷、低价等明显优势,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融资方式,在企业债务结构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现有关于商业信用融资的研究大多关注数字普惠金融,鲜有涉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填补该不足,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出发,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作用机理、异质性表现及二者对企业代理问题、投资效率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期为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亦为政府积极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做好顶层设计,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业信用融资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海涛
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才能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企业激发创新 ,要做好实施创新战略、组织结构有机化、塑造充满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才开发管理和知识的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时大红 蒋伏心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作为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决定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逐渐转为消费,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浪潮,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居民消费升级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是促进还是抑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是现阶段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采用2011—2019年微观企业数据,创新性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区域与消费群体的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且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2)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却存在抑制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立威 程泉
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探究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组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或者数字经济不构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数字经济水平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发挥着普适作用。产生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即数字经济支持下的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协同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下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协同驱动型;产生非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缺失、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缺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翼 司登奎 倪明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从微观层面提高其运营效率,而且能够在宏观层面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俨然已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选择兼具“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督”双重属性的ESG表现为锚定对象,重点分析其在促进企业有序数字化转型并进而实现创新型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基于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其创新绩效提升,且ESG表现有助于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该效应在融资约束较小、治理效率较高以及资源冗余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更利于促进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本研究有助于企业借力数字化转型、强化ESG表现以提升其创新绩效,进而为促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ESG表现 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於军 隋艮
基于双元理论,对302家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OCA),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工具性因素(数字平台、客户体验、员工体验、运营和商业模式)和道德性因素(企业数字责任)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1)工具性和道德性因素的组合可以改善数字化转型企业的可持续绩效,其中企业数字责任起到了关键作用;(2)存在不同的组态可以实现不同维度的企业可持续绩效,且不同因素可以相互替代;(3)数字平台、客户体验、运营、商业模式和企业数字责任的组合能够同时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创新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宁 白英杰 张迪
数字经济时代,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最优契约理论,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在运用Python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基础上,研究了股权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及情境条件。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动态性和冗余资源等内外部条件在股权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股权激励通过提升研发风险承担水平、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以及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等多重路径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揭示股权激励计划对数字化转型的助推作用及其机制,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因与股权激励治理效应的研究视阈,也为数字化战略导向的股权激励机制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苑泽明 于翔 李萌 刘冠辰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的热点,能够对微观企业产生全方位影响。文章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文本分析方法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上述关系在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渠道机制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提高股权融资、商业信用以及政府补助来达到显著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就东部地区以及行业竞争程度低的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更为显著。该研究不仅为上市公司有效利用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为政府出台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企业以往的运行模式被逐渐打破,为了降低数字化创新产生的动荡风险,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得不重构内部组织惯性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文通过对飞贷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嵌套式探索性案例分析,从组织警觉和组织学习的视角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组织惯性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是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组织惯性重构的关键要素,且需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惯性重构。在前向性组织警觉与嫁接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外围组织惯性的重构;在后向性组织警觉与传承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核心组织惯性的重构。(2)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双重漏斗”筛选机制实现组织惯性重构。(3)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组织惯性重构呈现“外围—核心”的规律步序,体现为一种由浅到深的动态进阶过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国富 李鼎
供应链话语权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数字时代背景,文章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传导机制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驱动作用在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竞争行业中效果更为明显,且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话语权的提升效应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