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6)
- 2023(11530)
- 2022(10103)
- 2021(9659)
- 2020(8071)
- 2019(18578)
- 2018(18865)
- 2017(36104)
- 2016(19903)
- 2015(22697)
- 2014(22942)
- 2013(22201)
- 2012(20289)
- 2011(18181)
- 2010(18096)
- 2009(16534)
- 2008(15951)
- 2007(14015)
- 2006(12253)
- 2005(10618)
- 学科
- 济(71971)
- 经济(71877)
- 管理(58983)
- 业(52348)
- 企(44515)
- 企业(44515)
- 方法(33723)
- 数学(28480)
- 数学方法(28121)
- 财(19772)
- 农(19640)
- 中国(19311)
- 学(19078)
- 业经(17016)
- 地方(14921)
- 制(14919)
- 理论(14884)
- 和(13214)
- 务(13013)
- 财务(12941)
- 财务管理(12913)
- 农业(12730)
- 企业财务(12285)
- 技术(12267)
- 环境(12078)
- 贸(11881)
- 贸易(11877)
- 教育(11622)
- 银(11504)
- 易(11496)
- 机构
- 大学(277649)
- 学院(275982)
- 管理(111465)
- 济(99863)
- 经济(97338)
- 理学(96129)
- 理学院(95050)
- 管理学(93356)
- 管理学院(92858)
- 研究(90445)
- 中国(66128)
- 京(59925)
- 科学(59072)
- 财(47295)
- 农(45958)
- 所(45586)
- 业大(43522)
- 研究所(41766)
- 中心(41481)
- 江(40262)
- 财经(37839)
- 北京(37733)
- 范(37209)
- 师范(36819)
- 农业(36075)
- 经(34290)
- 院(33384)
- 州(33302)
- 技术(31594)
- 师范大学(29539)
- 基金
- 项目(193487)
- 科学(150349)
- 研究(142065)
- 基金(137858)
- 家(120434)
- 国家(119390)
- 科学基金(101854)
- 社会(85753)
- 社会科(80944)
- 社会科学(80921)
- 省(76812)
- 基金项目(73907)
- 自然(67414)
- 自然科(65762)
- 自然科学(65743)
- 教育(65182)
- 自然科学基金(64537)
- 划(64473)
- 编号(60093)
- 资助(56639)
- 成果(49643)
- 重点(42598)
- 部(41526)
- 课题(40958)
- 发(40151)
- 创(39819)
- 项目编号(37676)
- 创新(37044)
- 科研(36973)
- 大学(35806)
- 期刊
- 济(108794)
- 经济(108794)
- 研究(78053)
- 中国(53122)
- 学报(47775)
- 农(41448)
- 科学(41258)
- 管理(39416)
- 财(35776)
- 大学(34803)
- 教育(34778)
- 学学(32391)
- 农业(28923)
- 技术(24039)
- 融(20632)
- 金融(20632)
- 图书(20378)
- 业经(18841)
- 财经(17339)
- 经济研究(16643)
- 理论(14922)
- 情报(14602)
- 经(14602)
- 业(14477)
- 科技(14189)
- 实践(14045)
- 践(14045)
- 问题(13983)
- 书馆(13439)
- 图书馆(13439)
共检索到39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兆利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以"信息收集"规制为着力点的个人信息保护出现适法性困境,以"知情同意"为框架的机理失灵,个人信息的利用对象从直接个人信息逐渐向间接个人信息过渡,其财产价值凸显,新型个人信息财产权呼之欲出。立法应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合理新型个人信息体系。具体而言:纵向层面,以"宽进+删除权"为具体保护策略;横向层面,在信息主体和信息产业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利,即信息主体享有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息财产权,信息产业者享有信息资产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禹衡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有助于解决现有征信合规体系的处理模式运转不畅、监管制度存在纰漏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促使征信合规体系整体升级,首先是将个人信用信息归纳为个人敏感信息,并对其严格保护;其次是优化征信处理原则,相较之前参照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增添了合法诚信原则与公开透明原则;最后是针对自动化决策和公共场所采集个人信用信息两种场景,调整处理模式,利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来消弭新技术风险。在征信合规体系监管层面:一方面需要参照《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统筹兼顾的三级监管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专门监管扩展至统筹监管和基层监管;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跨境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监管,构建跨境征信合规实质监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沛智 贾振宇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占南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隐私威胁。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各国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已有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和行业标准进行梳理和综述,对个人信息概念和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结论/发现]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经历了个人信息保护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持续完善阶段和个人信息全方位保护阶段。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由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等共同组成,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体系较为分散的保护模式,未来我国应积极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探索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新路径。[创新/价值]结合信息时代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国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演化,积极探索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发展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法律保护缺乏已成为我国征信业长远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义务的约束,我国信用征信业的运营成本比征信法律较为完备国家的同行相对较低。而该低成本恰是以侵犯公民隐私权而导致的社会高成本换来的,这种外部不经济使个人信用征信业获得较大利益而社会为此付出了额外成本。而且,这种低成本对外资也更具吸引力,并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焕宇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享受着信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各种与个人信息有关的案例不断出现。在具体案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导致类似的案件有不同的裁判结论,使得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焦点。在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怎样理解个人信息保护并且如何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文章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属性 民法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王文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李彦如
[目的/意义] 建立健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框架,既是我国“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需要,也是保障我国公民享有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的需要。[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构建、分析、评价了我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结果/结论]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正沿着不同国家安全领域、不同权利主体、客体及范围展开,并逐渐形成了六大安全领域内,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线下线上共同治理以及“法律法规+标准”的联动保护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者鹏
未成年读者具有特殊的身份信息风险、痕迹信息风险、账户信息风险和服务信息风险,需要对其个人信息加以专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处理的规则层面。目前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多元主体不协调、相关实践缺乏等瓶颈,需要在相关政策中构建区分保护、协作保护的规则,并加强行业引导、开展系统教育、探索规范流程,以确立政策实践的基础。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冀志芳
各国征信立法都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重要的规范内容。在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和立法进展,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制度安排。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晓东 章亮明
本文从网络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界定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信息具有的人格和财产利益,结合消费者信息保护迫在眉睫的现实情势,论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通过对消费者信息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消费者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举步维艰的现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从专门信息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程序法上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消费者 个人信息 维权困境 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姬蕾蕾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是人格利益兼具财产利益。欧美都非常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如欧盟国家引入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美国与传统的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脱钩;俄罗斯将个人信息本土化等。我国应借鉴欧美最新立法改革,摒弃传统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构架,引进具体场景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具体场景为依托,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采用动态风险管理模式;对个人信息本土化,强化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设置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制,并设立独立于政府的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当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采取差异化的救济赔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