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6)
2023(1961)
2022(1645)
2021(1510)
2020(1166)
2019(2766)
2018(2654)
2017(5074)
2016(2604)
2015(2782)
2014(2686)
2013(2711)
2012(2505)
2011(2326)
2010(2332)
2009(2382)
2008(2401)
2007(2236)
2006(2021)
2005(1732)
作者
(7489)
(6234)
(6200)
(5953)
(3962)
(2997)
(2863)
(2423)
(2372)
(2319)
(2151)
(2064)
(1997)
(1935)
(1915)
(1840)
(1819)
(1795)
(1794)
(1764)
(1556)
(1517)
(1488)
(1452)
(1445)
(1366)
(1340)
(1331)
(1266)
(1238)
学科
(13595)
经济(13586)
(8187)
管理(7585)
(6979)
企业(6979)
地方(4889)
方法(4632)
数学(3622)
数学方法(3578)
(3470)
业经(3188)
(3170)
中国(2933)
(2864)
地方经济(2863)
农业(2679)
(2468)
理论(2295)
(2280)
财务(2280)
财务管理(2277)
企业财务(2170)
教育(2032)
环境(2018)
(1917)
(1916)
贸易(1915)
(1803)
(1666)
机构
学院(39894)
大学(39537)
(16477)
经济(16194)
管理(14131)
研究(13659)
理学(12368)
理学院(12159)
管理学(11976)
管理学院(11883)
中国(9647)
(8501)
科学(8386)
(7079)
(6836)
(6745)
师范(6709)
研究所(6249)
中心(5905)
财经(5854)
(5766)
经济学(5526)
师范大学(5490)
北京(5368)
(5279)
(5224)
(4965)
经济学院(4908)
业大(4872)
(4783)
基金
项目(26581)
科学(21032)
研究(20524)
基金(19181)
(16725)
国家(16578)
科学基金(13921)
社会(13786)
社会科(12820)
社会科学(12815)
基金项目(10211)
(9762)
教育(9462)
(8621)
编号(8441)
自然(8307)
自然科(8070)
自然科学(8067)
自然科学基金(7927)
成果(7198)
资助(7177)
(6297)
重点(6167)
(5993)
课题(5785)
国家社会(5769)
(5483)
(5337)
教育部(5224)
人文(5201)
期刊
(19793)
经济(19793)
研究(12448)
中国(6938)
(6316)
学报(5893)
科学(5673)
教育(5609)
管理(5236)
(5009)
大学(4509)
学学(4187)
财经(3327)
农业(3289)
经济研究(3227)
业经(3082)
技术(2921)
(2886)
问题(2550)
(2502)
金融(2502)
资源(2399)
(1988)
(1977)
(1951)
商业(1858)
(1843)
论坛(1843)
技术经济(1829)
(1761)
共检索到5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煜  
地区主义并不新鲜,其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但学术界对地区主义分出新旧来,却是针对本世纪出现的两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旧地区主义是指50~60年代盛行于全球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安排;而新地区主义①则指出现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的另一轮全球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煜  
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不仅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也引发了世人的忧虑,本文对新地区主义产生的国际环境和特点、新地主义产生的动因、新地区主义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地区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是既存在互补又存在竞争的关系,但竞争是主流,互补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剑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new and old regionalism are fac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models of new regionalism.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perfect multilateral free trade, the participation and reform of the less advanced countries and the increase o...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煜  
地区主义并不新鲜,学术界对其有新旧之分,主要是针对本世纪出现的两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旧地区主义是指50-60年代盛行于全球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安排;而新地区主义则是指出现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的另一轮全球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而这一次区域集团化的强劲发展伴随着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为标志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强,第一次出现了二者共存共荣的“共生现象”,说明新、旧地区主义的区别绝不只是发生的历史顺序不同,还有着更深刻的背景、动因及作用的差别。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儒南  
自东盟建立以来,以新加坡为首的东南亚经济体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签署区域伙伴贸易协定、促进国际间合作等方式,率先走上一条"新地区主义"道路,而中国长期倡导从国家层面出发,由地区层面过渡,最终完善到世界层面的具有规则一致性的开放型地区主义经济制度,以解决贸易自由化中的潜在问题。作为东南亚国家间最具代表性的合作关系,中国和新加坡的双边合作一直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进程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其进程的持续参与者,在处理与新加坡的合作方式上,为东南亚地区间合作做出了示范意义。202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随着"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地区的逐渐推进,地区间合作由贸易层面逐渐向更加深化的多领域延伸。在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中,地区合作的新理念、新平台、新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的积极接触和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区域合作框架中的"10+1"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核心的更多地区间机制得以建立。随着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关系层次的加深,两国将有更大的动力以维护一个有益且和平的东南亚合作秩序,这将使中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各国直接受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在一种新的意识即“东亚意识”上产生的,而其推动力量是新地区主义思维在东亚的出现。新地区主义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维,而且也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维方式和战略走向。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在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恒  
新地区主义的出现,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关注,并有大量研究成果出现。然而对于新地区主义与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争论。本文首先对新地区主义理论进行了一次梳理,综述了新地区主义的理论、背景、成因及其内涵,其次从体制上分析了新地区主义与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之间的碰撞与冲突,认为正是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法律层面上的“例外”导致地区主义的繁荣,而地区主义的深层次发展则更增加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困难。最后,作者提出了这方面尚待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于春海  雷达  
新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系的进展滞后于国际分工的变化,由此导致新一轮地区主义浪潮。美国转向新地区主义,既体现了实现比较优势利益和培育长期优势的经济动机,也体现了降低政策协调阻力和主导新国际规则构建过程的政治经济动机。在多哈回合陷于停滞的背景下,新地区主义成为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主导力量,同时也为构建新国际规则提供了另一条可行路径。目前新地区主义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如果不能实现地区主义的多边化,各种平行的地区主义就会导致国际间规则的多元化和不一致;另一方面,TPP和TTIP为实现地区主义的多边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模式,但是作为美国在竞争规则制定权的过程中取得领先优势的策略选择,这使得新国际规则的构建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耿协峰  
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中,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尚处于萌芽和兴起的阶段,理论上的探讨也刚刚兴起,大多数学者把研究的精力放在跟踪动态上,密切关注地区政治经济结构的实际变动,力争准确地把握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实际进展,精确地评价亚太政治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以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然而,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或者出于对地区长期福祉的考虑,来深入思考亚太新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道路或模式,则并不多见。本文不揣纰漏,提供一些讨论的资源,期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权  
新地区主义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新的一波区域一体化进程,与此相对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也发生了从维纳范式向新地区主义范式的转变。Ethier的一个分析框架指出,区域中的内部国家和(B,E)类型的外部国家是新地区主义进程中的关键因素。据此,东亚新地区主义进程将依循“3”→“3+5”→东亚经济共同体的路径顺次展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地区主义日益高涨,国际关系出现了体系结构意义上的转变,地区正成为国际关系中有着自主利益要求、独立的国际力量。世界上的问题已经大量地表现为地区性的问题,日益具有地区属性。由于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多边主义的复杂性及全球主义导致的不平等性,新地区主义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理想和必然的选择。本文试图在分析新地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开放性、安全地区化、目标的多层次性等方面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新的发展道路。新地区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新地区主义给了地中海南岸国家一个缓冲的空间,使自己的民族产业在进入全球竞争之前在地区内先进行稳健的调整,然后再逐步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