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0)
2023(6765)
2022(5657)
2021(5156)
2020(4336)
2019(9321)
2018(9181)
2017(17497)
2016(9501)
2015(10542)
2014(9978)
2013(9612)
2012(8799)
2011(8048)
2010(8434)
2009(8354)
2008(8506)
2007(8095)
2006(7279)
2005(6856)
作者
(26179)
(21975)
(21848)
(20608)
(13897)
(10475)
(9727)
(8238)
(8197)
(7944)
(7576)
(7302)
(7286)
(7128)
(6893)
(6640)
(6398)
(6392)
(6391)
(6042)
(5651)
(5270)
(5129)
(5104)
(5025)
(4914)
(4877)
(4831)
(4299)
(4250)
学科
管理(40275)
(36851)
经济(36779)
(35982)
(35115)
企业(35115)
(14741)
(13995)
业经(12604)
技术(12574)
方法(11586)
中国(10787)
(10068)
技术管理(9782)
(8934)
银行(8924)
体制(8795)
数学(8643)
(8539)
数学方法(8531)
(8530)
(8492)
财务(8470)
财务管理(8448)
企业财务(8052)
(7991)
金融(7988)
理论(7701)
(7186)
(6841)
机构
大学(141004)
学院(139073)
(59636)
经济(58433)
管理(53219)
研究(45331)
理学(44432)
理学院(43971)
管理学(43476)
管理学院(43167)
中国(35966)
(33465)
(29140)
财经(25028)
科学(24148)
(22837)
(22418)
(21836)
中心(20208)
经济学(19097)
研究所(19012)
北京(18392)
财经大学(18385)
(18060)
师范(17948)
(17896)
经济学院(16898)
(16207)
(16188)
业大(15736)
基金
项目(84469)
科学(68451)
研究(66431)
基金(62142)
(52566)
国家(52087)
科学基金(45789)
社会(44816)
社会科(42536)
社会科学(42524)
(33062)
基金项目(32156)
教育(30533)
(27128)
自然(26592)
自然科(26007)
自然科学(26001)
编号(25843)
自然科学基金(25573)
资助(23748)
(23351)
成果(22955)
(20919)
创新(19830)
(19444)
重点(19157)
国家社会(19085)
课题(18904)
(17756)
(17715)
期刊
(73526)
经济(73526)
研究(48697)
中国(32401)
(29441)
管理(24380)
学报(18589)
科学(18026)
教育(17997)
(15975)
金融(15975)
(15641)
大学(15345)
财经(14701)
学学(14174)
(12714)
技术(12369)
业经(11161)
经济研究(11139)
农业(9573)
问题(9382)
科技(7629)
技术经济(7468)
(7423)
现代(6832)
财会(6789)
(6788)
论坛(6788)
会计(6773)
改革(6687)
共检索到225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宝均  
社会主义的改革者们决心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建立市场经济,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世纪性的挑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国内外的许多人都表示怀疑,有些人笃信只有私有制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世纪性挑战的回答,对于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的探索,必将给经济科学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在中国首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结合,必将给人类社会的进步树立起一座新的路标,带来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并将给那些致力于追求一种既有较高的社会公平,又有较高的效率的经济体制的人们以新的鼓舞和信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健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以及相关的争论中,是否在国有制下不触及产权改革,而依靠引入像相对业绩比较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国有制的效率,以往的产权理论尚未回答这类问题。本文论证了在纯国有制或者说集中所有权下,国家调控政策的巨大影响以及国家所有者和政策调控者身份的重合,加上国家无法准确把握政策的影响度,会造成这种判断信息的失真。这也说明,相对业绩比较无法取代产权改革,只能在国有经济比重不高的情况下才能起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杜莹芬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国有制和国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指出了现阶段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意义。本文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探索国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方面 ,研究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路 ,提出了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和改革建议。最后 ,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各种形式的国有制企业的运行效率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六单位10学者撰写的《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日前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3月)。常修泽教授的专著《产权人本共进论——谈国有制改革》被收入其中。这是一部用新的思维——产权人本共进论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国有制改革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这些年研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新成果。概括本书的思想框架,可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顶层"、"四个支柱"。"一个基础",以"产权人本共进论"作为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对国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革,以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本文的全部分析以下面两条作为前提假定:1.否定私有化选择,严格地在公有制前提下界定企业的产权结构;2.着重就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进行论证,这并不排斥其他权利的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延福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在国有制(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引入商品经济关系,以增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动力和效率.那么,国有制或公有制能否与商品经济相容呢?对此,理论界有以下三种观点:(1)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可以部分地或整个地是同一的东西,因此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建国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何状况,具有什么特点?唐后期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否有曲折变化?迄今,在这些方面还缺乏必要的专门研究。而这对于弄清唐宋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演变的脉络和整体面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建章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结构为基础的。这就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相容的传统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焕山  刘帆  
社会主义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它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所有制形式只有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部分成员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成员可多可少,但无大小之别,可以有若干实现形式。退出的国企将资产转让给部分社会成员所有,实际上是国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晓  
遵循现代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从国有制到股份制是一种必然。一、从资本的国有化到国有制尽管资产阶级口头上不承认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实际上,资本家及其总代表——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开始了寻找缓解这一矛盾的途径;资本的国有化。在封建专制束缚下,资本在自己强烈的扩张冲动中发出了自由竞争的呐喊。但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消除国家干预,相反,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资本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三权分离”是指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的分离.我国的国有制改革是按“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理论构筑的,在一定程度地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也不尽人意.其关键原因是:在寻求国有制的各种改革方式中,只停留在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框架内,而忽略了国有制关系中存在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并存的特殊性及其分离的必要.因此提出按照“三权分离”即所有权、经营权、调控权分离的原则,深化国有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卫  
意大利国有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演进刘卫编译最近,意大利银行研究部F·巴卡和S·特伦撰写(一篇介绍意大利国有制与公司治理结构演进的文章,读来对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国有持股公司问题的讨论不无参考价值。现将其主要观点摘介如下:一、意大利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特点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