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8)
2023(12004)
2022(10076)
2021(9466)
2020(7763)
2019(17959)
2018(18072)
2017(35099)
2016(19281)
2015(21702)
2014(21760)
2013(21332)
2012(19213)
2011(17177)
2010(16957)
2009(15475)
2008(14991)
2007(13184)
2006(11661)
2005(10028)
作者
(54770)
(45111)
(44891)
(42901)
(28782)
(21664)
(20485)
(17936)
(17230)
(16047)
(15508)
(15140)
(14270)
(14193)
(13899)
(13644)
(13471)
(13463)
(12965)
(12847)
(11151)
(11001)
(10827)
(10340)
(10123)
(10058)
(10041)
(9963)
(9037)
(8890)
学科
(76012)
经济(75832)
管理(56636)
(52964)
(45232)
企业(45232)
方法(34805)
数学(28184)
数学方法(27881)
(22118)
中国(21526)
业经(19918)
(17648)
(17390)
地方(15701)
理论(15066)
农业(14591)
(14467)
(13166)
(12043)
贸易(12035)
技术(11981)
(11649)
(11340)
环境(11296)
教育(11273)
财务(11273)
财务管理(11253)
(10954)
企业财务(10676)
机构
大学(271386)
学院(268466)
管理(110578)
(102322)
经济(99992)
理学(96494)
理学院(95444)
管理学(93816)
管理学院(93334)
研究(87506)
中国(63365)
(58017)
科学(55592)
(45876)
(43189)
(42051)
业大(40499)
研究所(39545)
中心(39190)
(38141)
财经(37507)
(36864)
师范(36532)
北京(36432)
(34125)
农业(32751)
(31799)
(31372)
师范大学(29644)
经济学(29580)
基金
项目(188438)
科学(148511)
研究(139277)
基金(136706)
(118304)
国家(117267)
科学基金(101427)
社会(88029)
社会科(82475)
社会科学(82450)
(73426)
基金项目(73384)
自然(65939)
自然科(64416)
自然科学(64403)
教育(63723)
自然科学基金(63237)
(61639)
编号(57740)
资助(55108)
成果(46974)
重点(41565)
(41164)
(39439)
课题(39069)
(39012)
创新(36223)
项目编号(35786)
科研(35755)
教育部(35465)
期刊
(112510)
经济(112510)
研究(78353)
中国(49747)
学报(42893)
管理(40704)
科学(40053)
(39423)
(33656)
教育(32699)
大学(32649)
学学(30389)
农业(27497)
技术(22746)
(19616)
金融(19616)
业经(19239)
财经(17692)
经济研究(17081)
图书(16246)
问题(15053)
(14975)
(13704)
科技(13691)
理论(13473)
现代(12717)
(12596)
技术经济(12577)
实践(12497)
(12497)
共检索到383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敏  李超平  
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员工初入组织时,容易因不适应而产生工作倦怠甚至离职行为,对组织发展有不利影响。组织社会化是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的重要途径,受到了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视。本文分别在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后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新员工的社会化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迷茫期、适应期与接受期;社会化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与企业的文化、战略等保持一致;工作内容的掌握被认为是组织社会化最为关键的学习部分;新员工主动寻求信息时,较多采用观察与询问的方式,并且观察行为先于询问行为发生。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企业可以构建包括导师在内的参与者体系,努力创造条件帮助新员工融入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梅  谢晋宇  刘宁  
加快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组织社会化实质是新员工的调整和适应过程,本文从学校、组织、个人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促进新员工顺利实现组织社会化的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苏晓艳  
以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以210位新员工为调查样本,分析了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离职意向影响的理论机制。研究显示,工作嵌入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组织社会化策略显著影响新员工的工作嵌入,但就影响的统计显著性与经济显著性而言,情境策略对匹配和牺牲维度、内容策略对牺牲维度、社会策略对联结维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工作嵌入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奕  
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会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以获得信息和尽快融入组织。本文介绍了新员工主动行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新员工主动行为的主要因素,简要地分析了主动行为对组织新员工管理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汇  张光磊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存。寻找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趋利避害的方法对引导新员工成功社会化,最终成为组织的有效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期。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在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A公司(猎头行业)的16名新生代新入职员工访谈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新生代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大致存在工作指导、心理咨询、调解和提拔四个阶段的递进,但四个阶段不是绝对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汇  张光磊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存。寻找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趋利避害的方法对引导新员工成功社会化,最终成为组织的有效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期。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在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A公司(猎头行业)的16名新生代新入职员工访谈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新生代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大致存在工作指导、心理咨询、调解和提拔四个阶段的递进,但四个阶段不是绝对割裂的。在某段时间,员工可能同时对人际交往、工作存在冲突,需要导师及时地给予咨询与调解。本研究为企业导师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劳动力市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联结和扩展了企业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在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劳动力市场更替及导师指导的阶段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辉  黄月  
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对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本文通过对北、上、广、深四城市的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深入研究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构成及其对组织社会化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情景下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包括信息与反馈搜寻、网络联系和开发人情关系等四个维度;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显著影响组织社会化的近端后果和远端后果,且近端后果在主动社会化行为和远端后果之间起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应该重视并鼓励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帮助新员工尽快实现从组织"外部人"向"内部人"的转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从容  宋晓阳  段兴民  
组织社会化能有效降低员工离职和提高员工满意度。本文采用追踪研究方法就知识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对组织承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知识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进行适合中国文化情境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对231名知识型新员工两个时点的组织社会化三要素和组织承诺两因素的测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知识型新员工人际融洽、文化融合与情感承诺和持续承诺正相关,工作胜任与情感承诺正相关,但与持续承诺负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照云  邢小明  
为了探索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影响组织承诺的过程,本文对来自企业的401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运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控制了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后,发现员工的搜寻信息和搜寻绩效反馈行为对组织承诺有直接的正面影响,同时,通过员工社会资本对员工组织承诺产生了间接的正面影响。社会资本在员工搜寻信息和搜寻绩效反馈行为影响组织承诺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关系构建行为对组织承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员工社会资本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正堂  金岚  刘颖  
传统的师徒制度经过完善,成为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现代导师制。导师制对于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合理组建师徒关系、完善组织机制和环境,可以使企业导师制度更为有效地促进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严鸣  邬金涛  王海波  
以往的组织社会化研究因为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导致对基本概念上的认识不足。本文试图基于认同理论,进一步探讨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组织社会化本质上是新员工在承担新的组织角色、参与团队活动中认同的相应发展过程,不同类型的组织社会化发展会对组织和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对127名新员工进行历时1年的配对跟踪调查,对组织社会化程度及相关结果变量均进行四次重复测量。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潜增长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可以分为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两维度结构,并且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会积极促进其任务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而他们的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则会积极促进其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他们的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可以降低其离职倾向。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认同理论在组织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合理性,弥补当前学习互动视角研究中的理论缺陷。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石金涛  王庆燕  
组织社会化作为组织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是旨在获得多种信息和行为以有效成为其组织成员的过程,信息寻找行为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以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式,探讨组织社会化中新员工的信息寻找行为。结果显示,新员工在进入企业组织时倾向于采用主动寻找信息的行为;新员工没有因为工作时间不同、工作经验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信息寻找行为反应和寻找不同的信息内容,但是却在信息寻找战术上有显著差异;公开战术和观察战术是新员工最为倾向采用的信息寻找战术,并且对于获取各类信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喻晓  李超平  
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了导师指导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新员工主动社会化在导师指导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导师指导对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相比于职业发展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新员工主动社会化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化行为在职业发展指导和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架构在社会心理指导和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马清栋  
教练型领导能够影响新员工角色社会化,在此过程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分别发挥着中介和调节作用。笔者基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理论,剖析了教练型领导影响新员工角色社会化的机理。通过对6家大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并采用层次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教练型领导与新员工角色社会化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教练型领导对新员工角色社会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其中发挥着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在教练型领导与新员工角色社会化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新员工处于高自我效能感状态时,可以强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效应。基于此,笔者建议企业应注重对新员工的指导和帮助,为其提供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从而提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水平;管理者还可根据新员工情况进行适度授权,增强新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通过揭示教练型领导影响新员工角色社会化机理,从角色社会化层次拓展了组织认同方面的学术性探讨,可为企业激发新员工潜能并增强其组织归属感提供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琦  乐国安  
工作期望是影响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重要心理变量。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期望落差领域,但是期望落差假设的有效性至今仍存在分歧。本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采用纵向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社会化早期(即新员工组织进入后三个月)新员工工作期望与近端适应结果(即角色清晰、任务掌握、组织理解和社会整合)的关系,重点探讨了领导—部属交换(LMX)对期望落差作用的调节效应,以期回答期望落差假设成立条件的问题。结果表明:①在同时考虑期望和经历的情况下,仅新员工实际工作经历与适应结果正相关,期望落差对适应的影响不显著。②LMX调节期望落差与适应的关系——当LMX关系质量低时,期望未实现对适应有破坏作用,与期望落差假设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